七月的骄阳将陈华二中的琉璃瓦晒得发烫,蝉鸣声如同煮沸的浪潮,一阵高过一阵地拍打着高二(11)班的雕花玻璃窗。教室里,俄语组和日语组的学生泾渭分明地坐着——左侧课桌上堆叠着《走遍俄罗斯》厚重的课本,右侧则摆满了印有樱花图案的日语练习册,连偶尔吹进教室的穿堂风,都裹挟着两派暗暗较劲的火药味。
班主任李老师抱着教案踏入教室时,正对上日语组林小夏涨红着脸与俄语组季明远对峙。"每次小组任务都搞特殊!"季明远的东北口音里带着怒意,手中的俄语词典重重砸在桌上,震得粉笔灰簌簌掉落,"俄语配音非要改成日语台词,你们眼里还有没有集体?"林小夏将烫金封面的《标准日本语》课本摔在桌面,马尾辫随着动作剧烈晃动:"日语组的创意凭什么要被你们否定?学战斗民族的语言,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争吵声瞬间炸开,俄语生用带着颤音的俄语大声反驳,日语生则用流利的敬语阴阳怪气地回呛。简怀舟缩在靠窗的座位,紧紧攥着英语课本,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斜前方——程砚秋正倚着窗台,骨节分明的手指慢条斯理地转着钢笔。少年冷白的皮肤在阳光下近乎透明,眉骨与鼻梁的轮廓如同刀削,高挺的鼻尖投下一小片阴影,睫毛在眼下扫出扇形的弧度。微卷的黑发被汗水浸得有些凌乱,却为他矜贵的气质平添了几分慵懒。
不知何时,争吵声渐渐弱了下去。程砚秋只是垂眸翻着手中的俄文小说,偶尔抬眼时,镜片后的目光便如寒星般扫过喧闹的人群,教室里不自觉就安静几分。前排女生悄悄往他的课桌里塞冰镇饮料,他连头都未抬,只是淡淡说了句"拿走",声音清冽如冰泉,却让女生红着脸小跑着退开。男生们表面装作不在意,却总会在他经过时下意识挺首脊背。
"够了!"李老师将教案重重拍在讲台上,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扫过躁动的人群,"学外语是为了开阔视野,不是用来制造对立!"她调出投影仪,播放跨国文化交流视频,"下周市里有外语文化节,我们班要出一个融合俄语和日语元素的节目。"
放学铃声响起时,教室里依旧弥漫着尴尬的沉默。王宇收拾书包的动作顿了顿,看向正整理书本的程砚秋,语气不自觉放轻:"程同学,关于节目..."话未说完,程砚秋己经合上书本起身,白衬衫下隐约可见腰侧紧实的线条,金属袖扣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明天午休,顶楼。"他丢下这句话,便迎着众人追随的目光走出教室。
简怀舟抱着书本跟在人群后,看着程砚秋挺拔的背影穿过走廊。夏日的风掀起少年的衬衫下摆,露出一小截冷白的皮肤。他听见身旁女生低声议论程砚秋今天的穿搭,又听见男生讨论他解数学题时的帅气模样。而他自己,只能将发烫的脸颊藏在课本后,继续做这场盛夏暗恋里最沉默的观众。
那场争吵看似平息,却在班级里埋下了无形的刺。随着外语文化节的临近,各组表面上开始筹备节目,私下里仍是暗流涌动。午休时分的教室不再有往日的嬉笑,取而代之的是俄语组与日语组刻意错开的练习时间,连课间操站队时,两派学生都默契地保持着距离。简怀舟常常看见周慕安坐在教室后排,对着手机屏幕那头低声下气地说话,精心修剪的指甲反复着手机壳上的烫金图案,而程砚秋依旧是独来独往,只有王宇偶尔会凑过去说上几句,却也换不来少年更多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