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暗室藏玄机
周慕云的枪抵在老赵后背上时,苏挽棠的瞳孔先于理智缩成针尖。
枪管上缠着的深褐色防滑布条刺得她眼眶发酸——那是墨痕斋专门给修复师刻刀缠的,用的是爷爷亲手种的苎麻,染过松烟墨,每根布条边缘都有他用微雕刀挑出的细密锁边。
"交出玉佩,或看着他变成'沈氏墓碑'的第37号陪葬品。"周慕云的声音像浸了冰碴子,墨镜滑到鼻尖,露出眼尾一道淡白的疤,"沈先生说,苏家的丫头该懂,活人比破石头金贵。"
苏挽棠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望着老赵佝偻的背影——老人后颈的皱纹里还沾着今早给她熬的小米粥,昨天修明代瓷片时被釉料染蓝的指节正微微发颤。
柜顶的老座钟"滴答"响了八下,她突然扬起手,将玉佩往窗外抛去。
金属坠地的脆响在晨光里炸开。
周慕云的枪口跟着偏移半寸,苏挽棠却借着转身的力道,用修复刀刀柄接住下坠的玉佩——刀鞘里那枚微型摄像头在接触瞬间亮起小红点,正对着周慕云手腕内侧的静脉。
"你耍我?"周慕云的太阳穴突突首跳,枪管重重磕在老赵肩胛骨上。
老赵突然发出一声闷吼,佝偻的身子像被抽了弹簧般弹起来,后背狠狠撞向周慕云胸口。
枪响的同时,窗玻璃"哗啦"碎成星子,苏挽棠被气浪掀得踉跄,却在倒地前抓住暗格的铜把手——爷爷临终前用血指节抠出的"秘"字还在,她颤抖着翻开《墨痕秘录》,一张泛黄照片"啪"地掉在地上。
照片里两个穿工装的年轻人并肩站着,左边是年轻时的爷爷,右边那个西装笔挺的男人,分明是昨天还笑着说要替她垫修复款的沈墨卿!
背后的匾额"苏沈联璧"西个金漆字刺得她眼疼,翻到背面,铅笔字歪歪扭扭:"1985.7.15,苏父坠崖案,沈氏收买证人。"
"找死!"周慕云的子弹擦着她耳际钻进墙里,石灰簌簌落在照片上。
苏挽棠就地翻滚到修复台下,摸到脚边盛硝酸银的烧杯——这是爷爷教她对付伪造者的招,硝酸银遇光会析出银粒子,刺得人睁不开眼。
她咬着牙泼向天花板的顶灯,刺目白光瞬间填满整个房间。
强光里,周慕云的轮廓变成模糊的黑影。
苏挽棠眯起眼,看见他抬起的右臂上有道新月形疤痕——和爷爷笔记里写的"伪造者总在作品右下角留疤"分毫不差!
她摸出袖中微雕刀,手腕一抖,刀刃精准割向对方枪带。
"咔嚓"一声,枪带断裂的瞬间,老赵己经扑过去夺枪。
苏挽棠听见子弹破空的尖啸,老人的闷哼混着瓷器碎裂声炸响——他大腿绽开的血花溅在明代瓷片上,红得刺眼。
"赵叔!"苏挽棠冲过去按住他伤口,鲜血透过指缝渗出来,烫得她心慌。
老赵却往她手里塞玉佩,声音像破风箱:"去...南山公墓...沈氏墓碑..."
警笛声由远及近。
苏挽棠把老赵推进洗手间反锁,转身冲进暗室。
墙上的激光红点在砖缝间跳动,组成一串数字——正是今早检测《寒江图》时,绢本夹层里显示的经纬度!
她打开显微镜,画中渔翁斗笠的阴影走向在镜头下扭曲成诡异的弧线,与宋代"斧劈皴"技法的刚劲利落截然不同。
"原来这赝品,是坐标。"她喃喃着,将《寒江图》塞进防震箱。
X射线扫描仪突然发出蜂鸣,画芯夹层里竟嵌着枚微型芯片——打开的瞬间,走私清单上"墨痕斋"三个字刺得她几乎站不稳。
救护车的鸣笛近在咫尺。
苏挽棠抱着箱子往外跑,余光瞥见窗外那辆黑色轿车——沈墨卿的车牌在晨光里泛着冷光,而老赵中枪时,子弹分明是从那个方向射来的。
"苏小姐以为带着假画来就能翻盘?"
低沉的男声从手机里炸开。
苏挽棠猛地抬头,拍卖厅的电子屏正在滚动"今晚八点,盛唐遗珍专场"的字样。
她望着屏幕里沈墨卿的笑脸,他腕间的翡翠表闪着幽光,像某种蓄势待发的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