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房殿,大汉皇后的住处。
薄皇后看到昌平长公主带着女儿过来了,倒是很高兴。
因为无子无宠,薄皇后在这个未央宫里面,每天也是很寂寞的。
天子基本不上她这里来,也没有孩子需要她操心,再加上她这个皇后没什么地位,那些妃嫔都不屑于过来讨好她,毕竟讨好也没有什么用处。
每天也就椒房殿的那些奴才陪着她了,薄皇后的日子自然是很寂寞。
现在见到昌平公主带着女儿过来了 ,她先是招呼奴才拿一些适合小孩子吃的东西过来,让茉雅奇在一旁吃东西。
然后就忍不住对昌平公主抱怨起来了 ,“你还记得我这个阿姊啊?你说说看,你都多久没有来过我这个椒房殿了。”
昌平长公主对着薄皇后,就苦笑起来,“我自然是记得阿姊,只是阿姊和我是什么关系,就算我没有时间过来时常走动着,阿姊也不可能就和我不亲近了,其他人那里,我要是不时常走动着,能行吗?”
两个人是真亲近,昔日薄太后还在的时候,两人都是时常在薄太后那里尽孝的人。
说是表姐妹,但是在和亲姐妹因为有利益纠葛,关系不算十分亲近的时候,反而成为最亲近的姐妹关系了。
现在听到昌平长公主这样说,薄皇后也就不抱怨了,反而关心道:“你今天进宫 ,是因为栗姬的事情?”
“可不是嘛!”,昌平长公主对着薄皇后,也没有什么隐瞒,就把自己今天进宫的目的是什么,在栗姬那里又是怎么劝说的,栗姬又是个什么反应的事情,全部都说了。
然后不无后悔的说道:“也是我被馆陶和王夫人给气着了 ,本来我也没想着要让阿雅攀什么高枝,一首都是想着她能够嫁一个诸侯王,日后子孙后代都能安享尊荣就行了。”
“偏偏王夫人出尔反尔,看着馆陶示好,就改变主意,接受馆陶的示好了。馆陶这是故意跟我过不去,王夫人的做法也不地道,我心里面正生气,周亚夫过来说栗姬有意让阿雅做太子妃,我想着做太子妃也是好事,又能出一口气,挽回面子,没有多想就同意这个事情了。”
“却忽略掉栗姬的性子了,以栗姬这个性子,就算是太子再好,很多事情上都不好说。更何况听说陛下对太子,也并不算十分满意,觉得太子是子不肖父,为人处事太过于优柔寡断了。”
栗姬是拖后腿的存在 ,太子虽然没有什么大毛病,却也没有惊才绝艳到,天子无论如何都要护着太子地位这一步,昌平长公主是真有些不看好太子的前途了。
偏偏婚事又定下了,就算想着真出事了,也能想其他办法让女儿脱身,但是终究多了不少事,昌平长公主想起这个婚事,还是很后悔当初定下时的草率。
因为事情己经定下了,后悔也没什么用处,只能让自己不高兴,薄皇后倒是往好的劝。
“你也别老想着后悔了,其实栗姬也有栗姬的好,她有个什么事情都首来首去,虽然说和她站一边,把她当成自己人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堵心,觉得这个栗姬只会拖后腿。”
“但是等到阿雅真的嫁过去了,有栗姬这样的婆母,也未必不是好事!婆媳之间,难免会有些想法、立场不一样的地方,这种首来首去的人,可比什么事情都藏在心里面,暗中动手脚的人要好对付多了。”
“就说要说当初你想把阿雅嫁给胶东王的事情成了,面对王夫人这种对谁都一副好性子,但是实际上都是假的,真牵扯到利益的时候立马变脸,很多时候事情不闹出来都还不知道,还是栗姬这种什么都在脸上,一眼就能看出来好坏的人,更好对付?”
对于薄皇后来说,栗姬尽管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却也不是没有好处,她其实还真挺喜欢栗姬的。
至少因为栗姬的缺点很明显,是大家都能看出来的,天子对栗姬宠爱归宠爱,心里面也会有顾虑。
因此哪怕栗姬的儿子都成为太子了,她依旧是皇后,而不是被栗姬取而代之。
要是换一个人,看起来样样都好,再有一个好儿子的话,她的皇后之位,就未必坐得稳了。
终究还是嫡子做太子,更加名正言顺。
当初太后之所以能做皇后,不就是因为儿子是太子,并没有什么其他缘故。
放在昌平长公主的事情上面,薄皇后依旧是这样的观点。
不管栗姬有多少毛病,但是对于儿媳妇来说,一个能被人一眼看透的婆母,肯定比一个心机深沉的婆母要好对付。
昌平长公主一想,觉得也是这个道理,总算是能想得开一些了。
要是太子真被栗姬拖累坏事了,她想办法让女儿脱身,再谋一门亲事就行了。
如果情况没有这么糟,女儿嫁人以后,有这种心思浅显的婆婆,也未必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