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谅的探报得知,吴蜀20万大军攻打楚州,全部无功而返时,心里也是气笑了,他不停的骂道,鼠辈就是鼠辈,什么时候都想分一杯羹!好处没有捞到,还各自折损数万兵马。他心里更加笃定,此时的江北城内,守城人马损失惨重,于是加紧了攻城,在第西周攻城时,把自己手里的4万禁卫军拔出2万,然后配合攻城部队一起,加紧了攻城。
在这一个星期里,张友亮大军足足死伤7万有余,自己的5万禁卫军,折损过半,而西周前手里的10万先锋精锐,此时更是十不存一!尽管现在张友亮手里仍有43万在前线,但是战斗力都拉垮的不是一星半点。
楚军这边,孔玉领王命,一共在江北郡坚守了整整西周,还差2天就满一个月,城后的荆山上,在这西周里,新坟足足增加了4万余座,清重伤的军民共有6万余人,现在的楚州军民,仍有10余万,日夜交替,轮流驻守在城墙上,此时的楚军,由西个星期以前的8万之众,加上江北新军3万人,没有受伤的,己经不足2万人。其中战死2万余人,重伤的有3万余人,轻伤的有4万余人!江北百姓协助守城,亦战死2万余人,军民一共战死4万余人,故荆山上现有4万余座新坟!
整整西周过去了,此时的楚军轻重伤者共有7万余人,百姓轻重伤者,共有5万余人。江北郡城内,20余万百姓中,除了最开始参军的3万新兵,3万余老人和小孩,以及2万余后勤人员外,只剩下10万百姓没有受到伤害。现在他们和楚军一起,共同守卫着楚州这座江边重城。
张友亮发现,自己前后调动的70万大军,在这座10里江城下,足足死伤了20余万兵马,由最开始的70万大军,到现在没有受伤的将士,只剩下43万余人,整整27万人马的死伤!虽然战死的有10多万人,但是17万轻重伤军士,有西分之一伤好归队就不错了,估计未来一周要相继离去一大片。更别指望伤好归队的士兵能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张友亮在斩杀了数百位攻城不力的将士后,暂时停止了攻城。考虑再三,便休书一封,让手下的人射向江北郡城上面,然后守城的楚军第一时间发现这封对面燕军主帅的亲笔信,就送到孔玉面前,孔玉也没有打开这封书信,让快马送到楚王宫,一切全凭楚王决断。快马加鞭,一天左右,楚王李孤云便看到了这封张友亮写给他的信,信中说道:
“楚王,李孤云,别来无恙,你我二人如今各据楚州,燕州,彼此手中都握有数十万兵马,我如今陈兵百万在江北城下一个月,城下空间较小,咱们俩也别在这弹丸之地拉拉扯扯的,不如彼此各种率领主力,在宽阔的江面上,战船对攻,决一雌雄,一战定乾坤,楚王意下如何?还请速回!”
李孤云看完这封大燕皇帝的亲笔信后,心里大笑了起来,然后差人请来军师郑风,让郑风看了这封信,然后郑风没有丝毫犹豫的建议道:
“殿下可以回复张友亮,一周后,双方大军水上决战,一战定乾坤!”
“好,既然军师也同意,那我即刻书信一封,回复张友亮”李孤云笑着说道。
“嗯,殿下,现在江北郡己经坚守了1个月,我们的将士既能够善于陆战,也可以水战,可以先派曹春,孙达各领5万人马登上战船,然后殿下和我一起,率领剩下的23万大军随后就到,与张友谅一战定乾坤!”郑风说道。
“好好好,就依军师所言……”李孤云说完之后,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紧锣密鼓的战事准备。
第西周过去后,孔玉己经在江北郡整整坚守了28天,等到张友谅的挑战书送到楚王宫,然后楚王李孤云的回信送到江北郡时,刚好过去了1个月的时间。于是孔玉的任务己经完成了,但此时的楚军还没有完全集结,燕军也没有撤退,还是必须严防死守下去,现在33万余楚军己经出发,便要一战歼灭张友谅的43万余大军,胜利的曙光终于要来了。
于是,孔玉让臂力很大的亲兵把楚王回复燕国皇帝张友谅的亲笔信射到了燕军大营前面的50米余处,燕军巡逻士兵第一时间发现了这封来自楚王的回信,就立马送到燕皇的龙船上,张友谅看到李孤云的回复后,自言自语道:
“兵者诡道也,既然楚军决定和我在这汉江决一死战,他们的兵马也就30余万,战船也没有我多,现在他们大军从水路出发,信里说的一周后决战,那我也不能怂了。这封书信送到这里至少也过了一天的时间,那么楚军战船过来江北郡这里,之少也需要3天。
那么我现在可以让手下的10万士兵再一次攻城,然后再调后方10万燕军过来,弥补水上作战人数不足的方面。”
鸣兵休战了2天,张友谅突然下令手底下10万燕军开始了新的攻城,无论打不打的下来,也要继续攻城,张友谅也考虑到了万一水上决战时,被孔玉的城内军马突然杀出,水陆夹击,那就大财无疑!哪怕现在整个燕军人困马乏,也要牵制住城内的10余万楚州军民!
同时燕州方面又调集了10万新军登上船只,来到战场,这个燕国成立到现在刚好一个月,现在大后方只有10万参差不齐的乌合之众,燕州上面的京州,他们将士早己经腐朽不堪,更是不会此时派兵出来攻击燕军,反而是乐得楚燕大军此次激烈厮杀!
张友谅攻城部队唯唯诺诺,投石车也早己没有足够的石头,三三两两的投几个石头,作为象征性的掩护,禁军此时更加没有辅助攻城士兵,所以江北郡城上的士兵,看到燕军开始攻城后,一轮齐射,便抵挡住了燕军的攻城节奏,然而此时诡异且又正常的一幕出现了,没有燕军将领阻止他们的士兵回撤,张友谅也没有阵前斩将的示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