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荆山上的楚魂有3万,整个攻防战也过了3个星期,整个楚军的伤亡来到了7万余人。轻重伤的有4万余人,但是,此刻不再是8万楚军,也不再是3万新军的加入,而是全城10万百姓的加入,共有20余万把利剑!现在的江北郡,几乎家家都是烈属,户户都有亡魂!但是整个城池仍然牢牢的掌握在楚军的手里,共同的掌握在10余万的军民手里。
此时,整个江北军政听从孔玉的调遣,虽然他的在交战第4天就受伤了,左手按理说也好的差不多了,但是连日的指挥,操劳,没有休息好,加上敌军的投石车没有目标的胡乱投放,虽然有200余人手持盾牌日夜的护卫着他,但是在第三周的守城战中,仍有几个乱石滚落下来砸中他的大腿,顿时他的双腿骨折,整个人都战不起来了!
郡守孔玉以及众多将领士兵,甚至百姓都劝他下城治疗休息,但是,孔玉却一一拒绝了众人的好意,他简单的让随军大夫给他的大腿上点药,然后让自己的亲兵把自己的身躯绑在椅子上,一开始,没有人敢这么做,但是随着孔玉的怒吼:
“武将不惜死,郡守不贪财,吾命有何惧之?”也许就是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感染了一众守城军民,也许是看到了孔玉坚守的决心,于是众人不再劝了,按照孔玉的将令,把他的整个身躯牢牢的绑在了椅子上,孔玉整个人时时刻刻的坐在江北郡正门的城墙上,犹如一个守护神,在守卫着整个城墙,守卫着整个江北郡,守卫着整个楚州!
就在这3个星期里,整个楚军也在时刻的动员着,操练着,江上的30余万人马时刻在1万余艘大小战船上操练着,进攻,撤退,射箭,夹击,潜水,火烧,近战,远战,均以形成了战斗力。当楚州所有军民听到前线的孔玉将军受伤不下城池,双腿和一只手骨折仍然守在城墙,并且让人把他的身躯绑在了椅子上,顿时,众多操练的将士泪流满面,心里都憋着一团火,包括楚王李孤云在内,背着众人,独自在寝宫里掩面痛苦。各个楚州郡守也是被孔玉和廖仓的这种大无畏精神感染了,全部自发的动员起来了,手里的三万兵马,夜不卸甲,日夜轮流,严防死守!
同时,就在第三个星期江北攻防战时,吴王的太子刘富贵率领10万人马攻打楚州荆西郡边城,10万吴军被荆西郡郡守二虎率领守城的将士,在一个星期内全部打退。整个吴军死伤5万余人后,吴王太子感受到了楚军的厉害,心里产生了极度的恐惧,原本想着楚军和燕军己经互相交战了十多天,双方元气大伤,可以趁虚攻入楚州,没想到,守城的郡守二虎这么勇猛,自己这边付出了5万余伤亡,而仅仅3万兵力的楚军,伤亡还不到1万人!这仗还怎么打?赶紧撤吧。
于是,整个吴军在荆西郡留下来2万余尸体后,狼狈的返回吴州!
同样的是在江北郡攻防战进入到第三周,也同样的是在10万吴军进攻楚州荆西郡时。蜀王的太子陈喜顺,率领10万蜀军进攻楚州的江南郡治下的巴县。蜀军和吴军几乎商量好了似的,同时进攻楚州,估计也是看到了楚军和燕军互相激烈的交战十多天,双方己经彻底打红了眼,脱不开身,于是就趁此机会,攻打楚州!
殊不知,江南郡郡守,钱三早己率领1万人马驻守在巴县,巴县是楚州和蜀州交界的一座小县城,这里地势没有江南郡城墙那么长,这里的城墙只有300余米长,巴县两边都是崇山峻岭,地势非常的险要,巴县外面的地势也非标窄,因为两边都是海拔达到千米的高山,所以城墙正面空地,也是300余米宽的狭长地带。平时这里只需要1000人马,便可抵挡住10万人马的进攻。因为地形太窄,兵力进攻兵力施展不开,只能是一波又一波的小股充分,形成了舔油战术,而舔油战术,则是兵家大忌,但江边的崇山峻岭又无法绕过,即使小股人马侥形攀登上去,在山顶的隘口处,楚军只需100人马便可牢牢的呃守住山脉!任何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楚军没有派兵拒守巴县江边的高山隘口呢?那样不就可以绕后,突袭进入巴县城内,配合城下攻城部队,一起夹击,楚军不就溃败,巴县不就可以攻破,兵锋不就可以首指江南郡,威胁整个楚王宫了吗?
于是10万蜀军在正面进攻时,同时蜀王太子陈喜顺,安排了2万蜀军进入巴县左右两边的高山之中,企图登山绕后。殊不知蜀军这样的军事行动,早己被郡守钱三洞察,他在进入巴县的第一天起,就在县城两边高山的隘口处,各自安排了1000士兵,带足了弓箭和箭支拒守,防止蜀军的绕后,两边高山隘口各自拥有1000士兵,正面城墙有8000人马,足够抵挡住10万蜀军,甚至是几十万蜀军的进攻偷袭。
就这样,整个10万蜀军在楚燕大军互相交战正酣时,在10万吴军正式进打楚州荆西郡时,他们兵分三路同时进攻巴县!在一个星期内,整个蜀军正面战场死伤了3万余人,2万登山绕后的士兵死伤1万余人后。楚军拒守隘口的2000士兵,整体伤亡不到200,正面的8000守城将士伤亡不到800,总体伤亡不到1000!
而蜀军看到自己的10万大军伤亡4万余人后,连巴县的城皮都没攻破,两边的隘口各自有着1000士兵拒守,自己在付出了1万人马的伤亡后,对方居然死伤不到200,这样的战损比,是蜀军无法接受的,但也不得不接受!这样打下去,楚军占尽了地级优势,即使把10万大军用于登山,短时间也拿不下来这个隘口。于是蜀军整体的军心,开始动摇,觉得打不过楚军,于是陈喜顺不得不放弃了攻城,带领着蜀军无奈退回来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