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批货物从两国各地启程运往边境集市,整个边境地区都沉浸在一种兴奋与期待的氛围中。江挽歌和玄夜每天都穿梭在集市的建设工地,监督工程进度,确保一切都能按时完工,以迎接即将到来的盛大开市。
然而,就在开市前几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破了这份宁静。一群自称是东陵传统手工艺人的团体,在集市门口聚集抗议。他们举着牌子,上面写着诸如“抵制大周商品入侵,守护东陵传统”之类的话语。这一情况迅速引起了江挽歌和玄夜的注意,他们急忙赶到现场。
玄夜走上前,试图与带头的老者沟通:“老人家,我们理解您对东陵传统的热爱与守护之心,但这集市的建立本意并非要冲击传统,而是促进交流与发展。”老者却愤怒地瞪着玄夜:“哼,说得好听!一旦大周的商品大量涌入,我们这些手艺人的活路就没了!我们靠手艺吃饭,以后可怎么办?”
江挽歌见状,也轻声劝解道:“老人家,集市建立后,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包括大周的商人。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商品,还有更多的商机。您想想,若是能将东陵的传统手工艺品卖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知晓,这对咱们东陵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岂不是好事?”
这时,阿福也从人群中挤了过来,他诚恳地对老者说:“爷爷,我家以前也是做手艺的,我明白您的担忧。但您看,现在江姑娘和玄夜公子为了咱们两国的和平与发展付出了多少心血。这集市是个难得的机会,咱们可以借此机会让东陵的手艺发扬光大啊。”
老者听了阿福的话,神色稍有缓和,但仍有些犹豫。就在这时,一首默默站在一旁的老乳母走上前,她看着老者,眼中满是沧桑与诚恳:“老哥,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你看看这一路走来,江姑娘和玄夜公子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才换来今天的和平。这集市若是办好了,对咱们老百姓只有好处。我这把老骨头,信得过他们。”
老者看着老乳母,又看看江挽歌和玄夜,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他长叹一口气:“罢了罢了,就信你们一次。但若是这集市真的坏了咱们东陵的传统,我们这些人可不会善罢甘休。”
江挽歌和玄夜相视一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玄夜感激地看着老乳母和阿福:“多亏了你们,不然这事儿还真不好解决。”江挽歌也点头:“是啊,有你们在,我们更有信心了。”
经过这场风波,集市终于如期开市。开市当天,热闹非凡。两国的商人们带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从西面八方赶来。东陵的丝绸、瓷器,大周的茶叶、香料,摆满了各个摊位。百姓们穿梭其中,欢声笑语不断。
江挽歌和玄夜手牵着手,漫步在集市中,看着眼前繁荣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玄夜转头看着江挽歌,眼中满是爱意:“挽歌,这一切都多亏了你。若不是你一首坚持,我们不会看到这样美好的场景。”江挽歌微笑着回应:“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还有这么多支持我们的百姓。”
突然,江挽歌看到一个摊位前围了很多人,她好奇地拉着玄夜走过去。原来是一位东陵的手艺人正在展示传统的木雕技艺,而旁边一位大周的商人正饶有兴趣地与他交谈,似乎在商讨合作将这木雕推广到更广阔的市场。江挽歌和玄夜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喜悦。
就在这时,老乳母和阿福也走了过来。阿福兴奋地说:“二位大人,你们看这集市多热闹,以后咱们两国肯定会越来越好的!”老乳母也笑着点头:“是啊,看到这样的场景,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江挽歌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未来,我们还要一起努力,让两国的和平与繁荣持续下去。”玄夜握紧江挽歌的手,坚定地说:“没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携手共进。”
在这个热闹非凡的集市中,江挽歌、玄夜与他们身边的众人,共同见证着两国和平交流的美好开端,也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