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之上

第 11 章・卫星图迷局

加入书架
书名:
潮头之上
作者:
先滨
本章字数:
3338
更新时间:
2025-06-04

镇政府值班室的空调发出老旧的嗡鸣,沈砚冰揉着酸涩的眼睛,将第 1987 张卫星图拖进比对系统。三名大学生村官围在窄小的办公桌前,屏幕蓝光在他们脸上投下青灰色的影,像极了青桐山被篡改的林地颜色。

“沈镇长,您看这里。” 小李的指尖戳着屏幕,2022 年的卫星图上,青桐山北麓还是一片深绿,“森林覆盖率 87%,代码 GL-03,代表重点生态林。” 他切换到 2023 年图,相同区域变成土黄色,代码赫然标注 “经济林 - JJ-17”。

沈砚冰的鼠标悬在 “GL-03 变更记录” 上,点击后跳出空白页面。他想起上周在林业局查到的档案,林满江的城投公司正是在 2023 年 3 月提交的 “林地转经济林” 申请,理由是 “乡村振兴产业需要”。

“再看这个。” 他输入青桐村古树群坐标,卫星图弹出 “普通樟树,树龄 30 年” 的标注。沈砚冰调出自己用测树仪记录的数据 ——213 年树龄的香樟王,胸径 87 厘米,树皮纹理与明代县志记载完全吻合。

“他们连古树都敢造假。” 大学生小王的声音带着颤抖,她去年曾跟着沈砚冰给古树挂牌,“这些树要是被砍了,青桐山就真的只剩‘项目’没有‘山’了。”

沈砚冰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调出林满江提交的《古树评估报告》。照片里的香樟王被 PS 成细弱的树苗,拍摄日期赫然是 2023 年 6 月 —— 而实际上,那棵树在 2022 年就被挂上了省级保护牌。

“伪造文件,篡改卫星数据,” 沈砚冰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重痕,“他们把生态红线当橡皮泥捏。” 他突然想起周明远的搪瓷缸缺口,那是对抗洪水时留下的勋章,而眼前的卫星图,正在被人用鼠标随意涂抹。

值班室的吊扇搅动着闷热的空气,沈砚冰起身用冷水拍脸,抬头看见墙上 “为人民服务” 的标语。红色油漆在岁月里斑驳,“民” 字的最后一笔裂成两半,像他此刻摇摇欲坠的理想。

“沈镇长,” 小李突然指着屏幕,“2024 年最新图上,这片林地己经变成建设用地了。” 她的鼠标划过云栖谷项目的别墅区,每栋房子都精准避开了真古树的位置,“他们用‘点状开发’的政策漏洞,把古树群分割成了盆景。”

沈砚冰的手机在桌面震动,是唐薇发来的女儿照片。小女孩举着放大镜观察茶树,配文:“妈妈说爸爸在看更大的放大镜。” 他望着卫星图上的像素点,想起女儿口中的 “放大镜”—— 这些由 0 和 1 组成的数字,正在决定着真实的树木生死。

“通知林业局执法队,” 沈砚冰关掉比对系统,“明天一早去青桐山北麓,就说……” 他顿了顿,看着墙上斑驳的标语,“就说卫星图上的‘经济林’,有老百姓说是古树群。”

小王开始收拾文件,不小心碰倒了沈砚冰的搪瓷杯 —— 那是周明远送的旧物,杯沿磕掉的瓷片像片小树叶。沈砚冰捡起杯子,突然想起李大爷的旱烟杆,想起茶农们按红手印时的颤抖指尖。

“沈镇长,” 小李欲言又止,“您说他们为什么这么胆大包天?”

“因为数据会说谎,” 沈砚冰望向窗外的夜空,星子稀疏得像被篡改的卫星图,“但星星不会。” 他摸出电子手环,今日步数 17890,其中 12000 步是在档案室查资料,“走,去把星星的位置,还给青桐山。”

值班室的灯光在凌晨三点依然亮着,沈砚冰团队的影子投射在走廊墙壁上,像群与数字怪兽搏斗的巨人。他知道,明天的林地巡查只是开始,那些在卫星图上消失的绿色,那些被代码杀死的古树,终将在阳光下显露出真相 —— 就像被隐形墨水掩盖的协议,终将在紫外线灯下现形。

电子手环显示凌晨 3:15,沈砚冰给周明远发去消息:“卫星图上的迷局,该破了。” 老书记的回复很快:“带把铁锹,土里埋着比数据更硬的证据。” 他握紧手机,想起周明远办公室里的 1998 年洪灾照片,突然明白,有些真相或许会被篡改,但土地和树木,永远记得一切。

窗外传来第一声鸟鸣,沈砚冰关掉电脑,卫星图的蓝光渐渐消散。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测树仪,那是祖父留下的工具,比任何卫星都更贴近土地。在这个数据编织的迷局里,他愿做那个拿着铁锹的人,在数字的荒漠里,挖出真实的春天。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