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贾母倒是真的有些好奇了。
“你们家老太太 ,也是带着家里面的姑娘和小哥儿?”
贾母自已就是把家里面的几个姑娘,和孙子贾宝玉养在跟前。
听到甄家老太太也是这个情况,觉得两家情况这么像,自然而然就想多问一些。
这些话也没有什么不好答的 ,甄家大太太便笑道:“正是!家里面的姑娘一直是跟着老太太的,想着能在老太太跟前接受教诲,也是她们这些丫头的福气!至于哥儿,本来是不该养在内帷,只是老太太疼这个孩子,舍不得这个孩子,便也一直跟着老太太。”
听到这里,贾母就更加觉得巧了。
她养孙子贾宝玉,不也是这个缘故?
本来这么大的男孩子了,是不该养在祖母跟前,和姐姐妹妹一块儿玩。
可是这孩子是她的心头肉,不想在跟前天天看着,她哪里放心?
就算是这样,王夫人也几次提出想要把贾宝玉挪出来,觉得男孩子不能这么养。
一直养在后院,身边不是姐姐、妹妹就是丫头,怎么能成才,天天担心孩子学坏都来不及 。
只是贾母不愿意,王夫人也不能硬来,事情才僵在那里了。
但是贾母也知道王夫人心里面很不满意,现在听到甄家也是这个情况,就有心多问几句,表明并不是她这个老婆子糊涂了,而是富贵人家这样养孩子的多了去了。
于是贾母就又问道:“你们家哥儿几岁了,上学不曾?一直养在你们老太太跟前,你们老爷也不说什么,不觉得你们老太太太娇惯孩子了?”
甄家大太太有些不明白贾母为什么问的这么仔细,又有些担心贾家想要结亲,所以回答起来就有些含糊了。
“那孩子今年十三,上学是上学,却十分淘气,每天都是想方设法逃学,老爷和我倒是气的不行,只是因为这孩子长得齐整,老太太十分疼爱他,我和老爷也不好让老太太伤心,不敢过于管教,反正我们这样人家的孩子,也不图他有多少本事,能够让老太太高兴,也算是这孩子有功了。”
贾母听了这话,就更加满意了,便继续道:“还真和我们家宝玉听起来差不多了,不过也是,像我们这些大家子弟的孩子们,不都是这么在养,反正有着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日子还能差了?何必逼孩子。”
闻言,甄家大太太不由得觉得也有些巧了 。
“你们家哥儿也叫宝玉?我们家老太太把那孩子当成宝贝一样,那孩子又生的好,就取了个宝玉的小名。名字取了以后,我也恍惚记得有哪位世交家的哥儿好像也叫这个名字,只是多年没进京了,又记不清楚是哪家了,没想到是您家呀!”
贾母听了,都有些不敢置信了,“真的?就这么巧,也叫宝玉?”
陪着贾母款待甄家母女的李纨,就开口笑道:“从古至今,重名重姓的人一向不少,倒也算不上十分巧了。只是听起来这个宝玉和我们家宝玉性子也相像,就真的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