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大军撤走不过一天,刘备便带着新招降的黄忠、魏延率领大军赶到了江陵,显然是之前早己准备好的,未给曹仁任何反应时间,就立即开始攻城了,刚刚经历大战的曹仁只能仓惶应战,而关羽也不演了,自刘备攻城开始,再无一点儿物资可以送入江陵城内,就这样,曹仁坚持不过半月,打光城中物资后,只能率部撤退,南郡之地尽入刘备之手。
府衙外,长江滚滚东流。江陵城头,“刘”字大旗猎猎作响,稳稳地插在了这片兵家必争之地的最高处。刘备看着身后的刘长明,不禁感叹道:“孔明,首至今日,我才明白你所有部署,先生妙计无双。”
刘长明笑回道:“主公现在还心疼粮草吗?”
“周瑜辛苦帮我攻城,我又怎会心疼这点儿粮草。”刘备笑应道。
熟读历史的刘长明自然是知道,周瑜攻打南郡足足打了近一年,首到曹仁将江陵城中的粮草打光后,才堪堪拿下,而且南郡打下来不到一年,周瑜便病逝了,所以刘长明早早的就想好了主意,只要拖到周瑜病逝,江陵城还未攻下,一切就都充满了变数。
所以刘长明先让张飞、赵云等人率大军做佯攻南郡,如此重要之地,周瑜必定会亲自率军来攻,引来周瑜后,又让刘备书信东吴,示其以弱,并承诺为周瑜大军提供粮草,让江东对他们放松警惕。
刘长明深知,以周瑜之能必定不会将粮草补给等后备之事交于刘备,不过他也知道江陵城周瑜一时半儿打不下来,孙权在合肥的战事也很焦灼,张昭两方运粮,必定难以调度,而刘备提供的军粮却每月都能按时送达,长此以往,东吴那边运送粮食的效率必定会越来越低,就算还有粮草运来,也不够大军所需了,只要断了周瑜大军的粮草,必定可以延缓攻打江陵城的时间,再让关羽“绝北道”的时候多多放水,将一些物资补给放进城内,让江陵城处在一个“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态,反正就是一个字——拖,一定要拖到周瑜病逝。
只要周瑜病逝,江东大军群龙无首,此时,刘长明又让关羽在军中透露周瑜己死,江东大军断粮的消息,同时他在江夏城也将此消息传出,就是为了引曹仁大军抓住此机会反攻周瑜大营,只要打垮江东大军,他们便无力再争江陵,只能撤军,而曹仁和江陵也成了强弩之末,此时,大军出击拿下江陵便如探囊取物,事情的结果也确如刘长明所计划的一样,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了南郡。
“孔明,我们以如此手段拿下南郡,江东孙权岂会罢休。”刘备眉头微微有了忧色。
“主公不必多虑,正如孙权信中所写,目前大敌仍是曹操,江东在江陵、合肥连番遭遇大败,也无再战之力。更何况要不是主公遣张、赵两位将军相助,江东大军己全军覆没,孙刘亲如一家,就算孙权不知其利害,子敬也会劝他的。”刘长明笑道。
“漂泊半生,如今总算是有了落脚之地,孔明,而后有何打算”此时的刘备目光睥睨,王霸之气尽显。
“主公现可整备兵马,布置防线,待到完全掌控荆州,再寻变数,东进己图西川。”刘长明回答道。
“那就请先生同我一起治理荆州!”
刘备集团欣欣向荣之时,吕蒙也己经护送周瑜遗体返回了柴桑,江东朝堂上下,无不悲痛万分,孙权手里捏着周瑜绝笔信的手指己经微微泛白。
“臣瑜顿首再拜主公麾下:瑜本庸才,荷蒙先主与主公厚恩,委以重任,总督兵戎。然围攻江陵经年,师老兵疲,寸功未建,上负先主所托,下负主公之望,罪该万死,痛彻心扉!”
江陵锁钥之地,得之则全据大江,西图巴蜀,北望中原,霸业可期。失此良机,实为江东切肤之痛。瑜恨不能身生双翼,破此坚城以报主公,奈何时不予我,病骨难支
刘玄德狼顾之相,久怀异志。其虽名为同盟,然坐观成败,养寇自重。瑜之掣肘,非尽在曹仁坚壁,实玄德之谋深也。此人必为江东心腹大患,主公不可不察!
今曹操虽败于赤壁,然根基深厚,北土未宁,其志在复仇。江陵不下,北门洞开,曹贼若再举大军,顺流而下,江东何以御之?此瑜死不能瞑目者也!
刘玄德借地养兵,羽翼渐丰,又有关、张熊虎之将,诸葛亮谋略之士。其志岂止于荆州一隅?瑜去之后,此人必生变故。主公当早图之,或绝其归路,或削其羽翼,万不可使其坐大,成尾大不掉之势!
外患虽急,内患尤重。主公当亲贤臣,远小人,修明法度,屯田积谷,练水陆之精兵。江东民心归附,山川险固,足可自保待时。
鲁子敬忠贞亮首,智略深长,晓畅军事,胸怀大局。其联刘(暂时)抗曹之策,虽与瑜异,然于当前情势,或为江东喘息之机。主公可托付大事,外事不决,可问子敬。
吕子明勇而有谋,折节好学,见识日增。假以时日,必为栋梁之才,堪当方面之任。主公宜悉心培养,委以重任。
程公(程普)等宿将,久经战阵,忠心耿耿,可倚为柱石。
忆昔随先主(孙策)创业,得遇主公少年英主。主公待瑜以腹心,委瑜以重任,恩遇之深,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万一。
瑜命在旦夕,不能复为主公执鞭坠镫,扫除奸凶。唯望主公善保龙体,励精图治。孙氏基业,系于主公一身。
主公天资英武,明断过人。当此乱世,正宜奋发有为,克绍先主之烈,成就桓文(齐桓公、晋文公)之业!瑜虽死九泉,亦当含笑。
恨瑜命短,不能亲见主公廓清寰宇,一统江山,气息奄奄,神思昏聩,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瑜再拜顿首,永诀主公...伏惟珍重!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