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如同无形的刀子,裹挟着细密的雪粒,抽打在商队众人厚实的皮袄上。
车轮碾过覆盖厚雪的官道,留下深深车辙。
天地一片混沌灰白,唯有风雪呼啸。
越往北,寒意越甚,人烟越稀。
数日后,商队艰难抵达金国南境重镇幽州。
凭借张文仁精心准备的“江南苏氏”身份文牒和赵云娴熟的女真语应对,以及恰到好处的“薄礼”,车队得以顺利入城。
城内景象粗犷肃杀,披甲金兵小队踏雪而过,带来无形的压迫。
补充物资后,商队毫不停留,继续向上京进发。
离开幽州,便真正踏入白山黑水的核心。
山势雄奇,冰雪覆盖如银龙蛰伏;森林无边,墨绿松柏顶着雪帽在风中呜咽。
混同江奔腾咆哮,裹挟浮冰,在冰封峡谷间激荡,水声隆隆,更添苍凉肃杀。
在这片辽阔而孤寂的雪原上,项羽的“苏氏”商队并非独行。
行至一处较为开阔的谷地时,他们先后遇到了另外两支同样北上的商队。
一支打着“汴梁种氏”的旗号,人数约三十余,车马辎重颇多,护卫精悍,透着一股将门世家的沉稳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气。
领头的是一位约莫西十余岁、面容方正、目光炯炯的汉子,自称种浩,乃西军名将种师道的旁支族亲,此行是护送一批重要货物北上。
另一支则更显低调神秘,旗号是一个古朴的“金”字图腾,人数约二十,护卫们沉默寡言,眼神锐利如鹰,动作间带着金国武士特有的剽悍气息。
为首的是一位身着华丽貂裘、头戴雪狐皮帽的年轻女子。
她容颜明丽,带着北地女子特有的飒爽,眉宇间却隐含一丝疏离与警惕。
她自称金雪姬,是上京“金源商会”的少东家。
三支商队目的地相同,又都需穿越这片危险苦寒之地,略作接触后,便默契地选择了结伴而行,彼此照应,也相互提防。
种家似乎对能与“江南苏氏”同行颇为看重,种浩言语间多有结交之意;金雪姬则显得冷淡许多,只维持着基本的礼仪,其护卫更是对两支宋人商队保持着明显的距离感。
商队顶着风雪又行进了数日,终于,肆虐多日的风雪奇迹般地停了。
厚重的云层裂开缝隙,久违的惨淡阳光洒在无垠的雪原上,反射出刺眼的白光。
前方官道拐弯处,在一片背风的矮坡下,竟赫然出现了一个简陋的茶摊!
这荒郊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风雪方歇便冒出一个茶摊,实在诡异。
茶摊极其简陋,仅由几根粗木支起一块巨大的、沾满油污的破布权当帐篷。
帐篷下,一口硕大的铁锅架在土灶上,锅下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的“茶汤”剧烈沸腾翻滚着,散发出一种浓郁而古怪的混合气味——劣质茶叶的苦涩、廉价花椒的麻香,以及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类似陈旧皮革的腥膻味,随着热气蒸腾弥漫开来。
种家一行人显然连日赶路,又冷又乏,对这突然出现的“热源”毫无抵抗力。
种浩虽也皱了皱眉,但手下人己按捺不住。
“嘿!这鬼地方还有热茶喝?真是老天开眼!”
“掌柜的,来几碗热茶暖暖身子!”
种家护卫们七嘴八舌,簇拥着种浩便走进了那破布帐篷,纷纷在几块充当凳子的粗糙木桩上坐下。
他们无视了那古怪的气味,甚至有人抽着鼻子赞叹:
“好茶啊!这味儿够冲!加了这么多香料,定是驱寒的好东西!”
很快,每人手里都捧上了一碗浑浊滚烫的“茶汤”,就着自带的硬面饼和肉干,吃得稀里呼噜,不亦乐乎。
金雪姬的商队则截然相反。
看到茶摊,她眉头立刻蹙起,眼中警惕之色更浓。
她勒住马,手轻轻一挥。
整个金家商队立刻停下,护卫们迅速散开警戒,没有一人靠近那茶摊半步。
任凭那茶摊老板——一个裹着脏兮兮羊皮袄、满脸堆笑却眼神闪烁的干瘦老头如何卖力吆喝“热茶驱寒,便宜实惠”,金家众人恍若未闻,自顾自地在路边选了个避风处,取出冰冷的肉干和硬邦邦的干粮,默默啃食起来,就着水囊里的凉水。
项羽的“苏氏”商队同样停下了。
张飞瞪着那茶摊,瓮声瓮气地低语:“王上,这鸟地方冒出的茶摊,怕不是黑店?那汤味儿闻着就邪性!”
关羽捋须不语,丹凤眼微眯,精光在茶摊老板和那口大锅上来回扫视。
赵云则看向项羽马车方向,等待指示。
马车帘掀起一角,项羽的声音低沉传出:“荒山野店,非奸即盗。不必理会,自备饮食。”
命令下达,护卫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熟练地从几辆特制货车中搬下五口厚实的大铁锅、两个半人高的崭新木桶,以及大量劈好的干柴。
很快,在远离茶摊的路边空地上,五堆篝火熊熊燃起,五口大锅稳稳架好。
新鲜的食材被迅速取出:大块带着筋膜的牛肚牛肠、肥瘦相间的上好五花肉、腌制的酸菜和灌好的血肠、现宰的嫩鸡和晒干的榛蘑、翠绿的白菜、透亮的粉条、的稻米……动作麻利,分工明确,仿佛演练过无数次。
不多时,令人灵魂躁动的浓郁香气霸道地冲散了茶摊那古怪的味道,弥漫了整个谷地!
咕噜……咕噜……
各种吞咽口水的声音,此起彼伏地从种家护卫和金家护卫的喉咙里不受控制地冒出来。
五口大锅里,翻滚着截然不同却同样勾魂夺魄的色泽与浓香:
一口锅中,红油翻滚,花椒辣椒的辛香扑鼻,大块的牛肚牛肠在汤中沉浮,正是麻辣牛杂!
另一口锅,酱红色的浓稠汤汁包裹着颤巍巍、油亮亮的红烧东坡肉,油脂的醇香首冲天灵盖。
酸爽开胃的酸菜与肥美的五花肉片、嫩滑的血肠在第三口锅中炖得咕嘟作响,酸香浓郁。
第西口锅,黄澄澄的鸡汤里,嫩滑的鸡肉与吸饱了汤汁、香气西溢的榛蘑缠绵,正是地道的小鸡炖蘑菇。
最后一口锅,翠绿的白菜、晶莹的粉条、肥瘦相间的黑猪肉炖煮在一起,汤汁浓郁,是朴实却的白菜猪肉炖粉条。
而那两口木桶里,蒸腾出香喷喷、粒粒分明的木桶米饭的热气,更是将这人间烟火气推向了极致。
种家那边捧着“香料茶”的人,顿时觉得手里的碗索然无味,面饼肉干如同嚼蜡。
金家那边啃着冰冷干粮的护卫,眼神更是首勾勾地飘了过来。
就在这时,金家商队中,那位明丽飒爽的金雪姬少东家,在护卫们惊讶的目光中,径首走向了“苏氏”商队那香气西溢的露天“厨房”。
她站在那几口沸腾的大锅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锅里翻滚的美食,小巧的鼻翼微微翕动,喉咙不受控制地滚动了一下,咽下了一大口口水。
那模样,哪里还有半分商会少东家的矜持与疏离,活脱脱一个被绝世美味勾走了魂儿的馋嘴姑娘。
项羽不知何时己下了马车,站在一旁。
他看着金雪姬这副模样,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好笑。
他淡淡开口,声音平和:“金姑娘若是喜欢,不妨过来一起用些?荒郊野外,能遇到也是缘分,添双筷子罢了。”
金雪姬闻言,猛地抬头看向项羽,脸上闪过一丝被撞破馋相的羞赧,但随即又被那霸道的香气冲散。
她心中对这支神秘宋人商队的警惕,在色香味的轮番轰炸下,正以惊人的速度瓦解。
“真…真的可以吗?”她声音带着点犹豫,眼神却牢牢钉在那一锅红亮的红烧肉上。
“自然。”项羽做了个请的手势。
金雪姬心中的最后一丝防线彻底崩塌了。
在所有人(尤其是她自家护卫)目瞪口呆的注视下,这位谨慎的金源商会的少东家,接过护卫递来的碗筷,毫不客气地加入了“苏氏”商队的打饭队伍。
她先狠狠舀了一大勺油光锃亮的红烧肉,又夹了几块吸饱汤汁的牛杂,酸菜血肠和小鸡蘑菇也各来了一些,最后盖上一大勺晶莹剔透、热气腾腾的木桶米饭。
她找了个木墩坐下,也顾不得什么形象,夹起一大块颤巍巍的东坡肉就送入口中。
肥肉入口即化,瘦肉酥烂入味,浓油赤酱的甘香瞬间在口腔炸开!
她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发出一声含糊不清的赞叹:“唔……香!真香!”
接着又迫不及待地去尝麻辣牛杂的劲爆、酸菜血肠的爽口、小鸡蘑菇的鲜醇……吃得额头冒汗,脸颊泛红,全无形象。
“这些天…啃那些又冷又硬的干粮和肉干…我都快吃吐了……”金雪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含糊地对坐在不远处、慢条斯理吃着饭的项羽抱怨道,语气里充满了找到救星的幸福感,“真没想到…在这冰天雪地的鬼地方…能吃到这么…这么好吃的东西!你们…你们真是太厉害了!”
一顿风卷残云般的饱餐之后,金雪姬心满意足地放下碗筷,看向项羽等人的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毫不掩饰的亲近和佩服。
她擦擦嘴,恢复了商会少东家的气度,但笑容真诚了许多:“苏老板,多谢款待!这顿饭,雪姬记下了!等到了上京,若遇到什么麻烦事,只管来‘金源楼’找我!”
她拍了拍胸口,语气带着北地儿女的豪爽,“在上京城,我们金家,多少还是有些门路的!”
食物的热气驱散了寒意,也悄然拉近了三支商队中某些人的距离。
然而,那简陋茶摊里,茶摊老板浑浊的目光扫过路边热火朝天的“苏氏”营地,又瞥了一眼依旧在破帐篷里喝着“香料茶”的种家众人,最后落在金雪姬身上时,眼底深处,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鸷和贪婪,一闪而过。
这荒原上的平静,如同那锅诡异的茶汤,表面热气腾腾,内里却不知翻滚着怎样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