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冷哼一声,眼中满是寒意,“本宫的事也敢算计,那靖亲王世子好大的胆子。”他一挥衣袖,“来人,将这婆子拖下去关进地牢,等候发落。”采买嬷嬷一听,顿时在地,被侍卫架着拖走了。
太子转身回了书房,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知道这绝不仅仅是一个丫鬟的主意,背后必然有着靖亲王世子的授意。他坐在书桌后,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思考着应对之策。这时,皇帝身边的李海公公迈着小碎步跟着东宫侍卫走进来
只见那侍卫一脸肃穆,恭恭敬敬地抱拳行礼,朗声道:“回太子殿下,李海公公已至。”
闻得此言,原本正陷入沉思之中的太子缓缓停下了思绪,他慢慢抬起头来,目光投向了那位站在门口的李海公公。此刻的太子心中满是疑惑,不禁开口问道:“公公此时匆匆赶来,可是父皇有要紧之事需要召见本宫不成?”
李海公公见状,赶忙向前微微行了一礼,然后不疾不徐地回答道:“太子殿下,老奴此次乃是奉圣上之命前来传口谕的。皇上吩咐说,请您即刻前往御书房,圣上有要事相商。不知太子殿下现下可有空暇?若此时无事,不如就即刻随老奴一同前往御书房吧。”
太子殿下微微颔首,接着缓缓站起身来,动作优雅地整理了一下身上略显褶皱的衣物。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
随后,太子迈开步伐,稳稳当当地朝着书房门走去。一旁的李海亦步亦趋,紧紧跟随在太子身后。两人脚步轻快,不多时便抵达了御书房门前。
太子先是停下脚步,略微迟疑片刻,而后抬手轻叩房门。只听屋内传出一声低沉而威严的声音:“进来吧!”得到允许之后,太子轻轻推开房门,迈步走进御书房。李海公公则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守候着,并未随太子一同入内。
太子踏入御书房,目光迅速扫视一圈。只见宽敞明亮的房间里,皇上正端坐在主位之上,身前摆放着满满当当的一桌子奏折,仿佛一座小山一般。然而令太子感到意外的是,除了父皇之外,九弟竟然也在此处。
太子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但还是赶忙上前几步,向着皇上弯腰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礼毕之后,他直起身来,面带不解之色开口问道:“父皇,不知九弟为何会在此?莫非是发生了何事不成?”
皇上听闻太子所言,缓缓放下手中正在翻阅的奏折,抬起头来,目光如炬地凝视着太子,缓声说道:“今日叫你们二人此时前来,乃是因朕身边的暗卫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已然查明此前欲行刺于你的那伙歹人,正是出自蜀地巴山知府之手。”
太子听后眉头紧皱,满脸皆是疑惑之色,不禁开口说道:“这也说不通啊?!儿臣与那巴山知府素未谋面、毫无瓜葛,他怎会无端派人前来行刺于我呢?难道其中另有隐情不成?”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萧钰突然插话进来:“大哥有所不知,据我所知,那巴山知府不过是受人指使罢了,并非此次事件的真正主谋。其幕后黑手乃是另有其人,正是此人欲取大哥性命,所以才下达这般指令。而那碰巧路过此地的苏公子无意间洞悉了他们的阴谋,结果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苏公子在仓皇逃命之际,竟机缘巧合地撞见了刚从宫中出来的允允,也亏得允允出手相助,才能将其救下。听允允说了事情经过后,我察觉到此事非同小可,定有蹊跷之处,于是果断留下了活口,并对其施以严刑拷打。经过一番审讯之后,终于从那人口中撬出实情——原来他们最初的目标竟是大哥您呐!”
说到此处,萧钰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继续讲述道:“待我理清来龙去脉之后,立即派遣暗卫中的暗五前去向父皇以及大哥您通风报信。此外,根据近来我手下被派去蜀地那边的那些侍卫们在巴山一带所搜集到的情报综合分析判断,那巴山知府背后的神秘人物极有可能便是靖亲王府的世子堂哥无疑了!”
“此事竟也与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