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年饭后,太阳已经晒到余家院子,院子上方的天也蓝得像染了一样
晴空万里
过年和好天气结合,幸福感在余家众人心里直接拉满
余家院子里的鞭炮纸壳撒了一地,杨秀萍也没有安排人来扫
老一辈的人比较传统,认为鞭炮响的是过年的福气,要在家里多留一段时间,寓意福气长存
所以大年初八之前都不能扫地
沈兰几人也就没敢扫,毕竟对于这种好的习俗,即使是年轻人也愿意遵守,谁不想多一点福气呢
忙村家家户户也一直保持着这项传统
院子里,杨秀萍作为家里老太太,独享余家唯一的躺椅,杨秀萍腿上还盖着张毛毯,是作为女儿的余庆芳心细,特意拿的
杨秀萍看着闺女的贴心行为,又把老伴和三个儿子阴阳了一通,心想果然还是女儿贴心
杨秀萍也再次为自已当初让老伴把工作给女儿的行为感到明智
这个年代,没有学历的女人找工作本来就难,女儿因为有了好工作,找到了一个好婆家,过的幸福,有多余的精力自然会记挂父母,待父母好
杨秀萍坐好后,余安然和余庆芳几个儿女都拿着小板凳,围在老太太身边坐着
因为椅子不够,余老爷子还特意把家里的席子也拿了出来,铺在地上
余子月和胡乔乔几个小孩就躺着席子上晒太阳
担心孙女坐的不舒服,余老爷子还特意拿了张棉絮垫在席子上面
席子外面还放着一盘橘子、一盘瓜子和吃饭剩的橘子汽水,专门放着给余子月几个小孩吃
余家没有电视也没有麻将,没有特别的娱乐活动,几个大人就在旁边坐着聊天
余庆芳手里抓着一把瓜子,一边嗑一边说:“妈,什么时候去二塘岭啊”,说完呸了一声,吐了一个瓜子壳
杨秀萍听到这,头往旁边坐着的余老爷子那一抬:“问你爸,那是你们余家的事”
余老爷子听到这话也不恼,笑着说:“到时候跟你二伯商量一下,还得联系一下你三伯和你姑妈他们,估计年初五或者初六去”
余家除了余老爷子和弟弟余正则外,当初一起迁过来的余家人都在凤县往外的二塘岭处定居
余老爷子父母都去世的早,除了余正则这一个弟弟外,还有一个姐姐余生花和弟弟余正国,两人都在二塘岭安了家
每年过年,余老爷子都会带着子女回去拜访余家尚在世的老人和亲戚朋友
“妈,说得你不是二塘岭的一样,姥姥和舅舅不也在二塘岭吗,哪年过年我们没回去?”余安能一脸奇怪的问
心想老太太这话说得,还余家的事,好像每年过年不去杨家走亲戚一样
杨秀萍听到这话,一下子坐直身子,把手里拿着的橘子往小儿子头上一扔,瞪着眼睛说:“就你话多,不得先去余家啊,回我这边还不是顺带的”
杨秀萍本来这会被太阳晒得正舒服,说话也就随口一说,哪想小儿子是个杠精,说什么话都要挑两句
余安能被橘子敲到头,立马站了起来,伸手挡在胸前说:“哎,您动口不动手啊,咋还拿橘子打人呢”
看着杨秀萍还要扔橘子,余安能立马跑到院子门口,回过头说:“老太太不讲武德,我出去玩一会啊”
说完直接跑了
余安能觉得让他这样光在院子里坐着聊天简直能憋死自已,压根不适合自已爱玩的性子,还不如出去溜溜呢
“哎,臭小子,你跑哪去啊”
余正章看到老伴被小儿子怼,本来就准备抽人了,这会看到小儿子溜出门,直接开口吼
哪想余安能头也不回,说也是对着空气说
听到老爷子的吼声,余安能的声音从院子外传来:“我就出去溜溜啊”,然后没音了
杨秀萍看着小儿子直接跑了,也有点懵,心想大年三十,你跑别人家去干什么
忙村这边大年三十都是不拜年的,得在自家过,因为晚上还要守岁
除非有事确实要上别人家的门,否则一般都是待在自个屋子里
这也是为什么余家众人都在院子里窝着的原因
余庆芳看到老两口动气,忙安抚说:“小弟就是个傻的,爸,妈别动气”
余安然也笑着说:“妈,小弟就那样,生气不值当”
杨秀萍和余正章还能不知道小儿子性子,只是有时候这个儿子真是跳脱得很,有时候不直接上手压根管不住
等到晌午一刻,沈兰又去煮了一锅糍粑,糍粑放上一把豌豆尖,配上辣椒油和蒜油,香的不行
沈兰也没有煮太多,就刚好一人一小碗的分量,当作小食来吃,毕竟一会还有晚饭
等吃完响午的小食,沈兰,余庆芳还有刘淑仪就去厨房准备晚饭
晚上的饭主要就是把上午的菜再重新弄一下,比如糖醋鱼上午吃完了,但是炸的鱼还有,再重新调个料就行
所以杨秀萍就放手不参与了,在院子里陪几个孩子
“姐姐,这是船吗”
余子月正跟余子倩一起趴在席子上,看着余子倩手里的绘本,好奇的问
余子倩看着妹妹好奇的眼神,笑着说:“这是轮船,在海里航行的,你看这是大海”,说着指了指画里的蓝色区域
“那姐姐你坐过船吗”旁边的余子云插嘴
余子倩摇了摇头:“没有,我们云省是内陆城市,没有大海,大海得去沿海那边才可以坐”
“啊,要出省啊,我还没有去过市里呢,更别说出省了”余子云惊讶的说
余安然看着几人对话,笑着道:“云云,你要是考上大学,也可以出省去沿海城市坐船”
“哇哦,是吗,那我要考去沿海的城市读大学”余子云一听,立马激动了
正半眯着眼睛的杨秀萍听到这话,心里一慌,插嘴道:“云云,你要读大学可以读省内的,你要是去省外,就见不到奶奶了”
说完老太太警告的撇了一眼大儿子
自已岁数大了,就想看着孙子将来成家立业,对孙子最大的期盼就是能考上省会昆市的大学,在昆市安家,这样自已还能时不时去看看孙子
要是去省外,自已不识字,年纪也大了,听说出省都要坐火车,估计也去不了几次,想想就觉得心慌
余安然接收到老太太的眼睛警告,也是无奈一笑,不敢再说什么
旁边的余安益突然开口:“虽然我们这没有海,但是有河,等过两天,爸爸带你们去河边玩,我们去河边捞鱼吃烤肉”
本来在席子上趴着的余子月一听,立马站起来,激动的说:“真的吗,爸爸,我要去,我要去”
旁边的余子云也立马跟着说:“还有我,我也要去,我要去捞鱼,爸爸”
胡乔乔也举手:“还有我,还有我”
看着几个孩子激动坏了,余正章一拍腿:“去!到时候我们大家一起去玩”
“哇哦~去玩,要去河边了”
听到余老爷子拍板定音,余子月几人瞬间开心得不行
吃完晚饭,杨秀萍把买的守岁蜡烛拿了出来,到堂屋点燃
蜡烛不是平时短的那种,而是很长的红烛,特意买的
守岁,守岁,守的是万家灯火下的寄愿
在余家,大年三十夜晚的堂屋蜡烛不息,则守岁完成
忙村家家户户亦如此
余正章半夜起来路过堂屋时,看着堂屋蜡烛还在燃烧,对着余家排位拜了拜
心里默默许愿,希望儿女,孙子孙女平平安安
希望我的孙女月月一世无忧
如有所有灾厄苦难,都向着我这个半截身子入土的人来吧
拜完后,余正章拉了拉身上披着的外套,走出了堂屋
有些佝偻的身影随着手电筒隐隐的微光,渐渐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父母之爱子,愿为之抵挡一切风雨,甘之付出一切
余家代代传承的,无非是这一夙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