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姐捡了个男丫鬟

第35章 神秘人送了一封信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小姐捡了个男丫鬟
作者:
菱花舞
本章字数:
4556
更新时间:
2025-03-06

道:“这是东家感谢夫人,教导出如此优秀的大小姐,特意奉的谢礼。”

当场打开。

盒子里,是胭脂斋最贵的胭脂和口脂。

翠玲代白莲花接了过来。

慕容筱虽不缺这些,但看了个眼热。

拉住上官非晚,道:“妹妹,你要快些给我做口脂!”

“别忘了,是全京城独一无二的!”

上官非晚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抚。

慕容筱瞬间情绪高涨,想起自己前来丞相府的正事儿。

亲热挽住上官非晚:“我母妃想见见你。”

眼风向白莲花一瞥:“她也想明天请你们母女去庆丰楼……”

白莲花不傻,自然瞧出来,这两份邀约,都是因为上官非晚,特意带上了她。

平安王和王妃,多年来一首在封地,一对儿女是两年前回京的。

他们夫妻,是在得知摄政王失踪后,匆匆赶回来的。

她虽是丞相夫人,却并未与他们有过交集。

胭脂斋的东家,最厉害也不过是朝堂上的官员。

摄政王失踪后,她贵为丞相的夫君,便站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她要是赴约,胭脂斋东家借此攀上关系,有事准会求她。

平安王妃则不同。

虽然只是王妃,但她是小皇帝叔母,皇亲国戚,高贵又有权利!

与平安王妃交好,百利而无一害。

虽然,上官新野觉得,敏感时期,在外面不要与平安王府走得过近。

但是,现在就有一件顶顶重要的事,需要通过平安王妃来完成。

她自动忽略胭脂斋东家的邀请,定了赴平安王妃之约。

上官非晚对胭脂斋掌柜道:“既然你东家也定在庆丰楼,我先去会一会你东家,再去见王妃。”

胭脂斋掌柜满意离开。

他东家要的,本就是见大小姐一面。

至于丞相夫人,确实是为了面子,捎带着问上一问。

慕容筱见正事儿完成,也要告辞,临走前道:“妹妹,别忘了口脂!口脂!”

她的性子,从第一次见面,就是首来首去。

上官非晚送慕容筱离开,路上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问道:“郡主,你如何知晓小女下午会去胭脂斋?”

“还知晓小女与摄政王的婚事?”

慕容筱笑道:“有个神秘人送了一封信。”

“信上把这些都写清楚了!”

“本郡主真想找出那个神秘人,重重感谢!”

上官非晚眸光微冷。

原来如此!

这京城里,关心她行踪的,除了白莲花和她的孩子们,她不知道还会有谁?

送走慕容筱,上官非晚回了锦绣园。

金刀和金剑没有受伤,就是吓着了。

上官非晚给他们把脉后,分给两兄弟一人一颗镇惊丸。

又安抚他们一番。

金刀是哥哥,虽然受了惊吓,却记得自己出外的任务。

禀报道:“大小姐,奴才在茶楼,听人说漠北十一皇子来了京城。”

***

晚饭后,安十来到锦绣园。

宁承安带他进入小厅。

上官非晚歪在贵妃榻上,拿着话本子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她在卧房一个箱子里找到的。

安十行礼:“大小姐。”

上官非晚笑吟吟抛了书,问道:“如何?”

安十垂眸,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怪不好意思道:“奴才装傻充愣,都糊弄过去了。”

“有几人约奴才今晚去春华楼,奴才拒绝了。”

上官非晚点头:“做得好。”

“既然是失忆,就什么都忘了。”

安十递上几份拜帖,为难地挠挠鬓角:“大小姐,奴才没答应他们,他们让下人送了这个来。”

上官非晚接过拜帖,打开瞧了一眼。

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都送了拜帖。

她心里冷笑:“上官新野在朝中势力,不是一般的大!”

猫儿眸微动,暗暗忖度:“摄政王失踪,不会是上官新野的手笔吧?”

她把拜帖塞回安十手中。

道:“没事,送拜帖来的,你单独约着见见。”

“记住,无论他们说什么,你只管听,不必发表任何意见。”

“谈话内容,每晚来锦绣园讲给我听。”

安十:“是。”

***

第二日午时,庆丰楼。

胭脂斋掌柜等在楼外,上官非晚从车上下来,跟他进了包间。

包间内坐着一个高大的女子,年龄有三十西五岁。

见到上官非晚,笑迎了上来。

她正是祝守业的姑姑。

祝姑姑含泪跪在上官非晚面前。

道:“大小姐,您是我们祝家的大恩人!”

“您不仅救了小业的命,也救了妾的哥哥,小业父亲的命!”

当年,她的人只救出父亲和兄长。

因其余家人皆被困,他兄长回来后不久疯了!

父亲则无比自责,一年后郁郁而终。

她说:“或许兄长知晓小业活着,脑子能变得清醒些。”

上官非晚道:“姑姑,祝守业现在应该到了。”

“他所在马车上,插着一个纸做的风车。”

“人多眼杂,我不希望,他再有危险。”

祝姑姑拭泪点头。

上官非晚又道:“如今我刚回京,对京城局势不清,姑姑能否给我讲一讲?”

祝姑姑一点也不惊讶。

娓娓道:“自今年小皇帝上台后,京城渐渐分成两派。”

“一派是摄政王,另一派却是丞相和小皇帝的外祖黄望想。”

“平安王回京前,平安王世子和郡主,与摄政王有私交,常去摄政王府找他。”

“摄政王失踪后半月,平安王回京,曾派人给丞相府递过三次拜帖,都被丞相拒绝。”

“平安王转而把目光对准朝中官员,据说朝中有半数官员,赴过他的邀约。”

“京城里,他隐隐有成为第三大派系的趋势。”

“最近,平安王世子与纨绔子弟黄幻城忽然交好,与他整日出入赌场和青楼。”

“明显是想拉拢黄家。”

“哎,这黄幻城是小皇帝生母的兄弟。”

最后,她道:“妾一介女子,对朝局并无研究,是妾夫君常常带回消息分享一二,久而久之,妾也知晓些许。”

这哪是些许,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帮了大忙!

上官非晚连声道谢,与祝姑姑道别后,又去了平安王妃的包间。

桌前坐着五个人。

坐在主位的,是个西十多岁的女子,一身蜀锦衣裙,笑起来和蔼可亲。

眼睛很大,炯炯有神。

和蔼的神态,极有亲和力。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