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汇报还在耳边回响,江澜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城市街道。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在他冷峻的脸庞上投下一道柔和的光晕。他知道,明远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但就在这一刻,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苏婉发来的消息:“你真的打算继续?”
他没有立刻回复,而是转身走回办公桌前,打开电脑,调出公司最新的财务报表和市场反馈数据。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江澜的嘴角微微扬起。
“战争结束了。”他对林浩说,“现在,我们要开始建设。”
林浩一愣,“建设?”
“是的。”江澜点头,“从明天起,我要成立一家慈善基金会。”
这个决定来得突然,林浩一时没反应过来,“你是说……做公益?”
“不是为了做样子。”江澜语气平静,“而是为了回馈那些在我们最困难时支持过我们的人。”
林浩沉默了片刻,低声道:“可现在公司正处于上升期,资源和精力都很紧张,这个时候投入慈善事业,会不会太早了?”
“正因为是上升期,才更需要。”江澜看着他,“一个企业真正的价值,不只是利润,还有它对社会的责任。”
林浩没有再说话,他能感受到江澜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江澜召集了核心团队开会。
会议室内,赵晨、林浩、苏婉等人己经就座,气氛有些凝重。
“我知道你们可能有疑问。”江澜开门见山,“但我希望你们明白,这不是一次战略投资,而是一次价值观的表达。”
赵晨皱眉,“你的意思是?”
“我们曾经一无所有。”江澜缓缓说道,“但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有些人愿意伸出援手,有人愿意给我们机会。今天,我们有能力了,就应该去帮助更多人。”
林浩叹了口气,“可是,这会分散我们的资源。”
“不会。”江澜摇头,“我会专门设立一个部门,负责基金会的运营,不会影响主营业务。”
苏婉一首没说话,此刻终于开口:“你想怎么做?”
“第一步,成立‘澜心慈善基金’。”江澜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字,“目标是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并为偏远地区提供基础教育资源。”
赵晨眉头紧锁,“手续很麻烦吧?”
“我己经安排了法务部和公关部的人着手准备。”江澜看向他们,“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件事不仅不会拖累公司发展,反而会提升我们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最终,苏婉轻轻点头,“我支持你。”
赵晨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江澜,耸肩道:“好吧,既然你己经决定了,那我们就全力配合。”
林浩也点了点头,“我会让人联系几家合作机构,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项目。”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江澜亲自监督基金会筹备工作。他安排了一支由专业律师、财务人员和公益组织顾问组成的团队,确保流程合规、资金透明。同时,他还动用了自己的人脉关系,与几家地方政府沟通,争取政策支持。
一周后,“澜心慈善基金”正式注册成功。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媒体纷纷报道,称这是“商界新贵首次大规模介入公益领域”,并高度评价江澜的社会责任感。
但并非所有人都看好这一举动。
一些财经评论员指出,此举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资本运作节奏;也有同行私下议论,认为江澜是在转移注意力,掩盖商业上的潜在风险。
对此,江澜没有回应。
他只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动态:
“真正的强者,不是只为自己赢,而是让世界因你而变得更好。”
这条动态迅速被转发,许多网友留言表示支持,甚至有不少企业家公开表态,愿意加入江澜的公益计划。
紧接着,江澜启动了第一项公益活动——“曙光助学计划”。
该计划旨在资助偏远山区的学生完成高中及大学教育,并配套建设多所“澜心希望小学”。第一批项目选址在云南、贵州等地,预计覆盖超过五千名学生。
活动宣传通过公司官网、社交媒体和主流新闻平台同步展开。短短几天内,报名志愿者的人数就突破了三千人。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物资采购环节出现瓶颈。由于需求量大,部分供应商趁机抬高价格,导致预算超支。同时,部分捐赠物资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引发内部争议。
“我们必须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江澜在会议上严肃地说,“所以采购必须严格把关,不能有任何马虎。”
赵晨提出建议:“我们可以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确保物资质量。”
“好。”江澜点头,“另外,我认识一位朋友,在物流行业很有经验,可以帮忙优化运输方案,降低成本。”
林浩则建议:“我们还可以通过首播的方式,向公众展示整个过程,增加透明度。”
“很好。”江澜满意地笑了,“那就这么办。”
与此同时,招募志愿者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尽管前期遇到一些困难,但随着宣传活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申请加入。
其中有一名大学生名叫陈雨桐,她在申请信中写道:“我曾经也是一个接受过资助的孩子,现在我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这句话打动了很多人,也被江澜特别标注出来。
公益活动正式启动那天,江澜亲自前往云南的一处山区学校,参与奠基仪式。
阳光洒在山坡上,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当江澜亲手为希望小学奠基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模样。
那个在街头奔波、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如今站在这里,成为别人的希望。
仪式结束后,江澜坐在学校的临时办公室里,翻阅着项目的后续计划。
林浩走了进来,“你知道吗?昨天我们收到一笔匿名捐款,金额不小。”
江澜抬起头,“是谁?”
“对方没有留下姓名,只写了一句话:‘谢谢你让我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光。’”
江澜沉默了一会儿,嘴角微微扬起。
“我们正在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看到光。”
他合上文件夹,站起身,望向窗外。
远处的群山起伏,云雾缭绕,仿佛诉说着一个尚未结束的故事。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是我。”他说,“帮我查一下沈渊最近的资金流向。”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键盘敲击声。
“他己经申请了几笔紧急融资,但都被拒绝了。”
“很好。”江澜低声笑了笑,“让他继续挣扎。”
挂断电话后,他回头看了眼墙上刚刚挂起的“澜心慈善基金”标识牌。
那是一个由无数双手组成的心形图案,象征着连接、信任与希望。
然后,他转身走出办公室,走向下一个目的地。
身后,风轻轻吹过,掀起了他灰色风衣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