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如鬼魅般迅速逼近,月光下,他们手中的利刃闪烁着森冷的光。玄夜将江挽歌护在身后,低声说道:“挽歌,一会儿找机会先走,不要管我。”江挽歌却坚定地握住他的手,“不,玄夜,我们生死与共,我不会离开你。”
黑衣人瞬间将他们包围,为首的黑衣人发出一阵冷笑:“哼,玄夜、江挽歌,你们坏了我们的好事,今天就是你们的死期!”言罢,一挥手,众黑衣人如饿狼般扑了上来。
玄夜抽出腰间长剑,身姿矫健地迎向敌人,剑花闪烁,每一招都凌厉无比,瞬间便有几个黑衣人倒下。江挽歌也不示弱,手中软剑如灵蛇般游动,专挑敌人破绽攻击。然而,黑衣人人数众多,且武艺不俗,两人逐渐陷入苦战。
激战中,玄夜为了替江挽歌挡下致命一击,手臂被利刃划伤,鲜血染红了衣袖。江挽歌见状,心急如焚,左眼角的朱红泪痣再次发烫,凤凰血脉的力量在体内涌动。她一声娇喝,软剑上泛起金色光芒,力量大增,一时间黑衣人竟被逼退数步。
“玄夜,你怎么样?”江挽歌边战边关切地问道。玄夜咬咬牙,“我没事,你小心!”此时,黑衣人再次发起攻击,两人背靠背,相互照应,拼死抵抗。
就在局势愈发危急之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附近巡逻的士兵听到动静赶来支援。黑衣人见势不妙,想要撤退。玄夜大喝一声:“想走?没那么容易!”他不顾伤痛,提剑追去,江挽歌紧随其后。
一番追逐后,大部分黑衣人被擒获,为首的黑衣人见逃脱无望,竟服毒自尽。玄夜看着死去的黑衣人,眉头紧皱:“这些人来无影去无踪,背后势力肯定不简单,看来我们要更加小心了。”江挽歌点点头,“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找出幕后黑手,彻底粉碎他们的阴谋。”
回到住处,江挽歌心疼地为玄夜处理伤口。她的动作轻柔,眼中满是担忧与自责:“都怪我,如果不是我,你也不会受伤。”玄夜轻轻抬起她的下巴,微笑着说:“傻丫头,这怎么能怪你呢?保护你是我心甘情愿的,只要你没事就好。”江挽歌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玄夜,你对我真好。”玄夜将她拥入怀中,“挽歌,我们之间不必说这些,只要我们能一首在一起,再大的困难我都不怕。”
经过这次袭击,江挽歌和玄夜意识到,和平的威胁远未消除,他们必须加快行动,揪出幕后黑手。两人开始西处走访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些黑衣人似乎与东陵和大周朝堂上的一些势力有关联。
一日,江挽歌在整理线索时,突然想到了一个关键信息。她兴奋地拉住玄夜的手,“玄夜,你记不记得,之前在慈宁宫,太后曾提到沈砚之,或许这一切都与他有关。”玄夜思索片刻,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沈砚之一首野心勃勃,说不定就是他在背后搞鬼。”
他们决定从沈砚之入手,展开深入调查。然而,沈砚之为人狡猾,行事谨慎,要找到他与黑衣人勾结的证据并非易事。但江挽歌和玄夜没有放弃,他们一边继续调查沈砚之的行踪,一边加强对边境地区的防范,防止类似的袭击再次发生。
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江挽歌和玄夜相互扶持,彼此鼓励。每一次遇到困难,玄夜总是坚定地站在江挽歌身边,给她力量和勇气;而江挽歌的智慧和细心,也为调查提供了许多关键思路。他们的感情在共同面对危机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东陵的一座废弃宅院里,他们找到了一些信件,信件内容证实了沈砚之与黑衣人勾结的事实。信中详细策划了如何破坏两国和平,以及他们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江挽歌看着信件,眼中充满了愤怒:“这个沈砚之,为了自己的野心,竟然不惜破坏两国的和平,绝不能让他得逞!”玄夜紧紧握住她的手,“挽歌,我们现在有了证据,是时候将他绳之以法了。”两人带着信件,立刻返回东陵都城,准备向皇帝揭露沈砚之的阴谋,彻底粉碎这个威胁和平的黑暗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