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之康熙端嫔的升职加薪日常

第23章 封妃

加入书架
书名:
清宫之康熙端嫔的升职加薪日常
作者:
苍苍森八桂
本章字数:
5506
更新时间:
2025-06-03

董得启见兄长眉宇间凝着疑云,便引他至书房密谈。

将偶然间发现牛痘、朝堂上力排众议、康熙决断封爵的经过细细说了,却独独隐去额娘托梦给董静姝的事。

毕竟这爵位沾了额娘的光,按理也有兄长的一份,兄长若知道后,定会觉得他自私凉薄,那这份兄弟情分可就真淡了。

见董得贵端着茶盏沉默不语,他连忙凑上前去,像幼时闯祸般蹭到兄长身后,伸手捏着对方肩头笑道:“哥,阿弟不是有意瞒你——”

指手掌触到兄长微僵的肌肉,他刻意放柔了声线,“只是这事儿过于重要,若不小心泄露出去恐被人摘桃子,连你弟妹我都没敢透露半句。”

这话半真半假,让董得贵心里泛起一阵涩意。

他看着镜中弟弟故作亲昵的模样,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这小子偷藏点心被阿玛训斥,也是这样躲在自己身后求情。

可如今他身着麒麟补服,己是一等公爷,终究是长大了。

“你自有你的道理。”董得贵故作嫌弃推开他的手,“既是为了稳妥,不说也罢。”

虽然可以理解,但感情上觉得被辜负了,弟弟终究是不信任他。

“主子,皇上遣正使来长春宫了。”碧玉匆匆忙忙跑进来说。

董静姝听闻前院传诏,心头一喜,定是册封旨意己至。

她忙凑到西洋镜前仔细打量,见珠翠端正、旗装妥帖,才领着宫人匆匆往正厅去。

行至穿堂,见宣旨正使竟是和硕康亲王杰书,她不由微怔。

宗室亲王亲自来宣旨,足见康熙对此次册封的看重。

杰书含笑颔首,目光温和:“祝贺娘娘大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宫闱翊化,端赖柔嘉;坤德凝庥,必资淑慎。

咨尔董氏,祥钟华阀,秀毓名门。

......

今奉太皇太后懿旨,以董氏德协坤仪,宜加位号。特晋封为蘅妃,锡之金册。

尔其益懋温恭,钦承象服之荣;弥彰淑慎,式荷纶綍之宠。钦哉!”

将内侍递来的卷轴递给董静姝时,杰书动作微顿,他抬眼望向董静姝,笑意里藏着几分深意,轻声道,“我大清入关后,中宫福泽向来微妙……”

话未说尽,却意有所指地瞥向她的小腹,“倒是执掌一宫的主位,往往更得天意眷顾。”

董静姝对上康亲王杰书含笑的表情,立时敛了神色,双手交叠垂于腹前,声线平稳如静水深流:“王爷失言了,本宫惶恐。”

嘴上说惶恐,但却不见她反驳,杰书就知道对方收到他的示好了。

董静姝接过圣旨、金册、金印、朝服并送走正使后,嘴角压了又压才没让笑意漫出来,没想到康熙这么大方,她还以为区区一个嫔位就打发走了。

蘅妃,《九歌》中有云“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蘅草象征高洁与远谋,兼具香草美人意象。

董静姝十分满意这个封号,清冷孤高也就算了,她希望自己如香草隐士般不媚流俗却能掌控全局。

长春宫的廊下瞬间跪了一片,夏至嗓门最大:“恭贺主子晋封大喜!”

其他人就是单纯地给人道喜,讨个喜钱,但掌事宫女何氏和首领太监此刻却惴惴不安。

之前他们俩待价而沽,不曾向对方靠拢,这会蘅妃成为了名正言顺的长春宫掌权人,不知会如何安排他们。

董静姝大手一挥,慷慨道,“赏,全都有赏,每人赏三个月月钱。”

众人喜不自禁,将头磕得邦邦响,“奴才谢主子。”

因正殿还未打扫,董静姝返回偏殿,又单独赏了贴身伺候西人两个月的月钱。

在碧玉和夏至的伺候下换上朝服,依次去乾清宫、慈宁宫、宁寿宫谢恩。

“臣妾董氏谢皇上隆恩。”

康熙亲自扶起董静姝,“爱妃请起,方才遣正使出宫,封你阿玛为一等公,并将董家阖族抬入满洲镶黄旗,爱妃日后可要改姓董佳氏了。”

一个牛痘竟让董家脱胎换骨,多了一个异姓爵位和妃主妃娘娘,世代包衣的旗籍也换成镶黄旗金册。

董静姝抚着朝服上的翟纹,从前在她身上留下的包衣烙印,如今终于被去掉。

她最后一个短板也被补齐了,再也没有人能用身份来攻讦她。

想到这,她凝睇含情望着对方,“臣妾多谢皇上厚爱。”

康熙端倪着眼前女子的新妆容,虽然还有许多话要讲,却也知这会不是时候,只道,“让人打扫长春宫正殿搬进去,绥寿殿还是太小了,今晚朕再去看你。”

董静姝应下后便前往慈宁宫和宁寿宫,可惜圣旨来得太突然,所需的轿辇都还未备好,加上朝服又重,她实在遭罪。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没有为难敲打,只行礼流程过后便和颜悦色便认下这位蘅妃娘娘。

最后一站便是坤宁宫,董静姝行六肃三跪三叩礼,朝赫舍里·芳华跪拜,“臣妾董佳氏,拜见主子娘娘。”

赫舍里·芳华看着下面短短不到三个月便成为一宫主位的人,心里五味杂陈,面无表情道,“蘅妃起来吧,赐茶。”

“谢主子娘娘。”

董静姝只端起茶来假抿了一口,便放下。

两人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赫舍里·芳华只意思意思说了几句开枝散叶、侍奉得宜的话,便让她离开了。

等董静姝走后,赫舍里·芳华蓦然将手上的茶杯掷在案上,怒气冲冲中满含委屈,“嬷嬷,册封后妃这么大的事情,皇上竟都没有告知本宫一声。

这置本宫于何地?你瞧董氏那嚣张样,她自称董佳氏,皇上何时给董家抬旗了?

你去打听打听前朝发生了何事,本宫不相信皇上会为了区区美色来打本宫的脸。”

李嬷嬷期期艾艾道,“方才老太爷让人来告知,董家解决了天花,被授一等公,董氏一族被抬入镶黄旗。

老太爷还说,董家崛起势不可挡,有此功劳在,蘅妃断不会失宠,让娘娘您试着拉拢蘅妃。”

赫舍里·芳华冷笑,“董家可真好运,但一日为奴终身为奴,本宫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主子娘娘,何需自降身价拉拢妾室。”

“可是.....”李嬷嬷是知道主子的高傲的,但皇家的妾室和其他妾室可不一样,大清是有过废后的先例的。

“嬷嬷不必多言。”赫舍里·芳华想起之前安插在长春宫的探子,“长春宫的眼线被董氏身边的太监冲撞后生病挪出去,这可太巧了。

这董氏心思聪慧细腻,不能不防。

嬷嬷,想办法再安插几个人到长春宫里面。”

“是,主子。”

等董静姝回到长春宫,正殿己经被宫人火急火燎地打扫干净了,其他庶妃正好到此处拜见新的蘅妃娘娘。

因后宫接触不到前朝,对前朝的消息有滞后性,所以至今多数人还以为董静姝是凭皇上的喜爱封妃的。

她们可看不懂里面是否有政治因素,只知道爱新觉罗家的皇帝惯出情种。

清太宗皇太极的宠妃海兰珠以二嫁之身入宫,短短一年内便被封为仅次中宫的宸妃。

而先帝的董鄂妃更是离谱,还是有妇之夫时便与皇上有所牵扯,丈夫去世后迅速被皇上以贤妃之位迎进宫,不到一个月便被册封为皇贵妃,死后皇上更是不顾中宫的脸面追封其为皇后。

想来皇上也是如此,董静姝入宫才不到三个月便被捧上妃位,这不是真爱是什么。

“奴才参见蘅妃娘娘。”

博尔济吉特氏面无表情,李氏扭扭捏捏地带领众人朝董静姝行礼。

董静姝头戴朝冠、身着霞帔、朝裙,享受着众人表情各异地,心不甘情不愿朝她行礼。

但因朝服加上朝珠、朝冠重达20多斤,加上今天谢恩太过劳累,董静姝赐茶后没到一炷香便将人打发走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