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端坐在御案后,抬眼望向他:“这么早过来,所为何事?”
“给皇阿玛请安。”胤祾规规矩矩行了大礼,起身后声音清脆:“昨日听闻六弟之事,儿子一夜都没睡好。”
康熙放下朱笔,目光中闪过一丝兴味:“哦?”
“儿子想求皇阿玛个恩典,”胤祾机灵地凑上前,轻轻给康熙捶起肩膀,“儿子想提前搬去阿哥所。一来可以照顾六弟,二来......”
他仰起小脸,认真道:“儿子马上就六岁了,该好好读书,将来好帮皇阿玛分忧。”
感受到儿子的小手卖力地捶着肩,康熙眼中浮现笑意:“这事儿,跟你额娘商量过了?”
胤祾手上动作一顿,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还、还没跟额娘说......”
他眨巴着眼睛,拽着康熙的衣袖撒娇道:“皇阿玛,您帮儿子跟额娘说好不好?”
“再用点力。”康熙享受着儿子的孝心,既欣慰于他懂得兄友弟恭,却又不想轻易松口:“想搬去阿哥所?那得看你的表现了。”
胤祾的卖力表演让康熙颇为满意,也不打算失言。
小小年纪就有这般胆识,主动请求搬去阿哥所进学,总好过在后宫娇生惯养。
想到钟粹宫的九阿哥和承乾宫的十阿哥,都己两岁有余,走路还踉踉跄跄,稍有不顺便哭闹不休,被荣嫔和哲嫔娇惯得不成样子,康熙不禁暗自摇头。
董静姝听完康熙转述后立即斩钉截铁地拒绝:“皇上,祾儿尚不满六岁,怎能现在就搬去阿哥所?”
她眼眶微红地望向躲在康熙身后的胤祾,“你就这般急着离开额娘?”
胤祾被母亲伤心的目光刺痛,险些演不下去,小声嗫嚅道:“可是......六弟一个人在阿哥所太孤单了.....”
康熙细细观察董静姝震惊的神情,确认这确是胤祾自作主张,而非母子二人合谋演戏。
见胤祾快要招架不住,他适时解围道:“爱妃,雏鹰总要离巢。
祾儿聪明伶俐,既己开蒙,不如就让他提前进学,不然浪费了他的资质。与六阿哥作伴读书,岂不两全其美?”
圣意己决,董静姝只得幽幽叹道:“皇上要做严父,倒显得臣妾这个慈母耽误了孩子前程。”语气中难掩失落与埋怨。
董静姝为表不满,索性不再理会这对擅作主张的父子,转身便去安排胤祾的搬迁事宜。
康熙见她甩袖而去,有些讪讪地摸了摸鼻子:“你额娘这脾气倒是见长。”
胤祾听着外间的动静,忍不住为母亲辩解:“额娘只是嘴上厉害,心里最是柔软。”
这边董静姝己开始仔细筹划随行人员。
阿哥所不比长春宫,必须确保胤祾身边都是可靠之人。
她将夏至唤至跟前:“你明年就到出宫的年岁了,可有什么打算?”
夏至闻言以为主子要遣她出宫,急忙跪下:“奴婢不愿出宫,情愿自梳头做嬷嬷,一辈子伺候主子。”
董静姝见她这般忠心,温声道:“既如此,你可愿去五阿哥身边当差?他要去阿哥所了,本宫想找个妥帖的人照应他。”
董静姝对夏至始终存着几分戒心的。
毕竟这丫头是董家送进宫的人,难保不会受宫外董家人的指使。
大伯如今虽处事清明,不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糊涂事,但毕竟年事己高,恐时日无多。
待大伯百年之后,族中大权必将落入大堂哥手中。
自己膝下仅有一子,大堂哥难保不会为了双重保障,再送董家女子入宫争宠诞下皇子。
更何况自己父亲是二房出身,宫中的贵妃不是大房血脉,大堂哥当真能毫无芥蒂?
只是原先夏至并没有犯错,自己要是无缘无故遣她出宫,底下的人难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但若是派她去伺候胤祾,这层顾虑便可打消。
胤祾是董家未来的指望,整个董府上下定会倾尽全力护他周全。
更何况夏至自打入宫就跟着自己,行事细致周到,最能代表自己的心意。
有她在阿哥所坐镇,必能镇住那些不安分的奴才。
夏至闻言,脸上的愁绪顿时化作喜色:“奴婢愿意!多谢主子恩典!”
能去五阿哥身边当差,将来还有机会跟着出宫开府,这样的好差事,任谁都不会拒绝。
董静姝很快敲定了对外的人选——金砖。
胤祾身边的小太监们到底年轻,还需要个老练的掌事太监坐镇。
虽说金砖不如八角那般杀伐决断,但在宫里摸爬滚打这些年,手段也是相当老道的。
得知要去伺候小主子,金砖喜不自胜。
在长春宫时主子更倚重八角,他自认本事不及人,倒也心服口服。
如今能去阿哥所当差,总算能独当一面了。
金砖美滋滋地盘算着,若是小主子将来能更进一步,自己说不定也能像梁九功那样成为御前大太监。
到那时,看八角那小子还怎么得意!
五阿哥迁居阿哥所一事,在后宫掀起不小波澜。
荣嫔马佳氏与哲嫔那拉氏尤为在意。
她们膝下仅有一位皇子,原说好六岁才搬去阿哥所,如今五阿哥五岁便迁居,难保自家皇子不会也被提前送走。
其他无子却有野心的嫔妃更是心急如焚。
五阿哥这一搬,证明他己过了最易夭折的年纪。
若她们再不能诞下皇子,将来即便有幸得子,与五阿哥的年龄差距也太大,在争储路上必定处于劣势。
太祖时期,若非长子豪格主动让位,皇位怎会落到先帝手中?
便是当今圣上继位,不也因年长之故?
虽说其中二阿哥裕亲王未能登基的原由成谜,但先帝确实从未考虑过更年幼的阿哥。
由此可见,年长皇子在继位之争中,终究占着几分先天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