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初刻,虎娃将辨才珠置于烛火之上,珍珠表面的灵识光突然凝成笔锋形状,轻轻落在被替换的真卷首页。泛黄的宣纸发出蜂鸣,原本被朱砂盖着的 "文理不通" 黜落印竟如蜡般融化,显形出三个朱笔小字:"甲等才"。
"每卷都标着灵脉资质!" 虎娃的墨笔在袖中震颤,笔尖自动指向卷尾的细楷 —— 那里用密文写着考生的灵脉测评:"扬州生员王贤,灵脉清越如松涛,可织护苗咒第三重";"徽州举子李墨,灵脉沉厚似砚田,宜为灵脉缎经纬"。这些字迹在辨才珠的光芒中泛着微光,正是《灵脉虫经》中记载的 "才魂鉴"。
胡大的醒木敲在卷首的黜落印上,印泥崩裂处露出底下的蚕形暗纹,与织金局税官的佩饰完全一致。"剥灵司专挑灵脉资质甲等的
寒门士子手。" 他的声音里带着怒意,"他们要把这些才魂炼成灵脉缎的上品丝线。"
当虎娃翻动到第三十七号真卷时,一片三寸长的宣纸残片突然飘落,墨色在辨才珠下显形出半座青山,山径上隐约可见 "破茧" 二字 —— 正是唐寅未完成的《灵脉山水图》残片。李焕之接过残片,发现画中山石的皴法里藏着细小的咒文,笔锋在 "茧" 字的绞丝旁突然中断,墨色中凝着未散的灵脉血。
"是唐解元的真迹!" 虎娃的辨才珠与残片共鸣,珠中显形出弘治十二年的秋闱场景:唐寅身着青衫,狼毫笔在《时务策》上写至 "剥灵司以税为名,实夺灵脉",窗外突然飞进鹤形邪影,笔尖应声而断,溅出的墨点在卷面上染出鹤爪痕,正是考生暴毙现场的同款印记。
李焕之将残片贴在河伯鳞碎片上,碎片表面的星轨图腾突然与画中咒文共振,显形出完整的护苗咒雏形:"才魂归桑,灵脉归田,剥灵必破,寒门必兴。" 可惜最后两句被邪术撕去,残片边缘的焦痕,正是夺魂鹤趾骨灼烧所致。
"唐解元当年就发现了剥灵司的阴谋。" 虎娃指着残片上的断笔处,见那里显形出半枚蚕形印,正是青云印的雏形,"他想在试卷中暗藏护苗咒,却被邪术打断,灵识也被抽走。"
胡大的醒木震出《灵脉虫经》的 "才魂篇",新显形的图谱上,每个甲等才魂都对应着灵脉缎的一道关键纹路:清越灵脉可织 "镇澜纹",沉厚灵脉可铸 "定锚纹",而唐寅的 "破茧纹",正是破解剥灵阵的核心。
"看这些真卷的收藏方式!" 李焕之翻开柏木匣,见每卷都用桑皮纸包裹,纸上印着与蟹背河铁犀相同的星轨图腾,"初代护苗者曾试图保护这些才魂,却被剥灵司用夺魂鹤骸骨破了护脉阵。"
虎娃突然指着残片上的山径,见那里显形出泉州港的经纬度 —— 正是宝船残骸的位置。河伯鳞碎片同时发出蜂鸣,显形出深海中的灵脉缎:缎面己织就三十六道邪纹,每道都对应着贡院收集的三十六片甲等才魂,而唐寅的 "破茧纹" 位置,正空着最后一道缺口。
"他们要用唐解元的才魂补上关键邪纹!" 李焕之急令虎娃用辨才珠封印残片,"剥灵司的灵脉缎若成,天下寒门再无灵脉根基。"
当辨才珠的光芒笼罩残片,贡院地底的才魂池突然掀起巨浪,无数才魂虚影捧着真卷浮出水面,共同吟唱起唐寅未竟的护苗咒。胡大的醒木此刻刻满了从残片提取的 "破茧诀",每道咒文都像唐寅的笔锋,锐利如刀,首指青云印的阵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