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使者趾高气扬的背影消失在宫门后,沈清梧脸上的笑意也随之褪去。 她转头看向萧景珩,眸中带着一丝凝重。 “看来,这次的事情没那么简单。” 萧景珩微微颔首,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林国使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偷技不成,便想在贸易上做文章。” 他们立刻着手调查林国与大胤的贸易往来。 王尚书呈上的卷宗堆满了书案,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两国近十年来的贸易数据。 沈清梧一目十行地扫过,眉心逐渐拧紧。 林国主要从大胤进口丝绸、茶叶、瓷器等物资,其中丝绸占了大头。 “看来,林国的纺织业严重依赖我们的丝绸。”萧景珩沉吟道。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情况,他们拜访了京城最大的丝绸商人,刘掌柜。 刘掌柜在丝绸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对林国市场了如指掌。“林国人就好咱们大胤的丝绸这一口,”刘掌柜捻着胡须,语气笃定,“他们自己的纺织技术不行,做出来的料子粗糙得很。尤其是高档丝绸,几乎全靠从咱们这儿进口。” 刘掌柜还透露,林国贵族尤其偏爱大胤的精美绣品,那些绣着龙凤祥云的丝绸,在林国能卖出天价。 沈清梧和萧景珩对视一眼,心中己有计较。 林国对大胤丝绸的依赖,正是他们的突破口。 接下来的日子,沈清梧和萧景珩动作频频。 他们暗中联络了京城各大丝绸商,控制丝绸的出口量和价格。 同时,沈清梧亲自走访各大绣坊,安排绣娘们设计新的绣品。 这些绣品既要体现大胤的特色,又不能涉及核心刺绣技法,以免再次被林国窃取。 消息传到林国使者耳中,他先是嗤之以鼻,认为大胤不敢真的在贸易上动手脚。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国国内的高档丝绸价格一路飙升,市面上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林国使者终于坐不住了。 他派人西处打探,却发现大胤的丝绸商们口径一致,说是今年蚕丝产量减少,所以丝绸价格上涨。 至于那些精美的新绣品,更是有钱也买不到,据说都被神秘的买家提前预定了。 林国使者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终于明白,大胤并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他开始后悔之前的轻率举动,也开始重新评估大胤的实力。 夜己深,沈清梧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闪烁的宫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手中一匹新设计的丝绸,触感光滑如水。 这匹丝绸上绣着的是大胤特有的山川河流,并没有龙凤等皇家象征,但却更加大气磅礴,更能展现大胤的文化底蕴。 萧景珩走到她身旁,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轻声问道:“在想什么?” 沈清梧转过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我在想,林国使者很快就会来找我们了。”她放下手中的丝绸,这场贸易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谈判结束,沈清梧揉了揉眉心。 林国使者,果然如传闻中那般难缠。 说是来谈合作,更像是来探底,言语间尽是傲慢与试探。 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宫墙外的天空,深吸一口气。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她想起谈判桌上,自己将一匹云锦缓缓展开,金丝银线在烛光下流转,栩栩如生的凤凰图案仿佛欲振翅高飞。 她指着那精妙的绣工,语气平静却坚定:“林国虽善织锦,却无我大胤这般技艺。这,便是底气。”使者脸色微变,却仍强硬地表示,大胤的丝绸价格过高,不利于两国长久贸易。 沈清梧轻笑一声,反问道:“使者大人可知,这一匹云锦,需耗费多少人力物力?绣娘需经年累月的练习,才能绣出如此精细的纹路。我大胤并非不愿合作,只是不愿贱卖我匠人的心血。”她语气缓和下来,“互通有无,方能长久。若林国真心实意,我大胤自然愿意以诚相待。” 使者最终没有松口,只说会将大胤的诚意转达给林国君主。
沈清梧知道,这不过是场面话。 林国狼子野心,绝非善类。 送走使者后,沈清梧回到书房,侍女奉上清茶,她却无心品茗。 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 林国使者此行,看似无功而返,却给她一种莫名的不安感。 她想起之前收到的密报,林国近几年在丝绸贸易上动作频频,似乎有意打破大胤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次前来谈判,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看似风平浪静。 宫里宫外,都沉浸在即将到来的新年气氛中。 沈清梧却丝毫不敢放松警惕,她暗中派人密切关注着林国使者的动向。 然而,她怎么也没想到,真正的危机,并非来自使者本人,而是来自大胤内部。 这天,沈清梧正在批阅奏折,忽然听到宫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她蹙眉,唤来侍卫询问情况。 侍卫回报说,是城中几家丝绸铺子突然涨价,百姓们不满,正在聚集抗议。 沈清梧心中一沉,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丝绸涨价,在这个节骨眼上。。。。。。 她立刻意识到,这恐怕不是普通的市场波动。 她想起那日谈判桌上,林国使者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以及他离开时,那意味深长的笑容。 难道。。。。。。 她猛地站起身,吩咐侍卫:“备马,去城中!” 一股寒意,从她的脚底蔓延至全身。 她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一步步走向一个巨大的陷阱。 而这陷阱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