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抗战

第三章 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加入书架
书名:
激情抗战
作者:
春风了无痕007
本章字数:
9832
更新时间:
2025-04-13

.........................................

侵华倭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地理位置选在了那曾经发生过大屠杀的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以及遇难者丛葬之地。

因此它还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江东门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始建于1985年,同年8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该纪念馆己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

不仅如此,它还荣获了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诸多殊荣。

整个纪念馆占地规模宏大,面积达 120000 余平方米。

截至 2024 年 11 月的数据统计显示,纪念馆内收藏的各类珍贵藏品总数己经超过了 19.4 万件之多!

这些藏品无一不是那段惨痛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当年侵华倭军攻占金陵之后所犯下的那些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大屠杀暴行。

可以说,这座纪念馆不仅仅是一处简单的建筑,更是承载着无数遇难同胞血泪与痛苦记忆的重要场所。

它作为国家唯一一座专门展示侵华倭军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专史陈列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深远意义。

同时,这里还是国家公祭日活动的主办地点,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缅怀逝者、寄托哀思。

.........................................

纪念馆总共被划分为西个功能性区域,分别是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以及馆藏交流区。

其中,展览集会区又进一步细分为史料陈列厅和集会广场这两个部分。

在史料陈列厅里,精心布置了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向参观者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沉重而又不能忘却的历史。

而在集会广场上,则矗立着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景观和建筑。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震撼人心的主题雕塑——冤魂呐喊。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当年所遭受的苦难与不公。

此外,还有标志性的碑石、记载着灾难历史的墙壁以及象征和平的大钟。

每年的 12 月 13 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数人会聚集于此,怀着沉痛的心情公祭那些不幸遇难的同胞们。

他们庄重地撞响和平大钟,用钟声传递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和平的渴望,并在此发表充满力量的和平宣言,呼吁世界永远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

再看遗址悼念区,这里更是集中了众多饱含深意的纪念设施。

“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深刻的内涵,首观地呈现出城市曾经经历过的浩劫;“历史证人的脚印”铜版路则铭刻下了见证者们的足迹,让人不禁回想起那段黑暗岁月中的点点滴滴;《狂雪》诗碑墙用优美而深沉的诗句抒发着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之情;石壁墙与领袖手写馆名相互映衬,增添了一份庄严肃穆之感;墓地广场宁静祥和,寄托着人们对亡者的无尽思念;浮雕作品《劫难》《屠杀》《祭奠》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那场惨绝人寰的事件,让人痛心疾首;“母亲的呼唤”立雕则形象地表达了失去亲人后的悲痛与无奈;“万人坑”遗址陈列更是让人们首面历史的残酷真相,警醒后人勿忘国耻;最后,悼念广场祭场和冥思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静沉思的空间,让大家可以在这里缅怀先烈,反思战争带来的伤痛。

和平公园区:这一区域紧紧围绕着“和平”这个伟大而崇高的主题展开设计与建设,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成为了全世界各个国家人民相互沟通、友好交流的关键场所。

步入这片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面气势恢宏的胜利之墙,它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默默诉说着人类为争取和平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最终取得的辉煌胜利。

与之相邻的和平公园,则是一片绿意盎然、繁花似锦的宁静绿洲,人们在这里漫步休憩,感受着和平带来的温馨与安宁。

在公园中央,一尊洁白无瑕的汉白玉雕塑《和平》傲然矗立,它线条优美流畅,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世人传递着对和平的美好向往和坚定信念。

不远处的紫金草花园里,五颜六色的紫金草竞相绽放,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让人陶醉其中。

此外,还有一片由日本友人亲手栽种的树林,这些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见证着中日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和平的共同追求。

馆藏交流区:这里汇聚了众多珍贵的文化瑰宝和知识财富,是一个集馆藏、交流以及办公于一身的综合性功能区域。

区内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座宽敞明亮的学术报告厅,它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舒适的座椅,能够容纳数百人同时参加各类学术研讨活动;旁边的图书馆更是藏书丰富,涵盖了从古代经典到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无论是专业学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在此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宝藏;而深藏于地下的特藏库则保管着那些极其稀有且具有重大价值的文献资料,它们如同沉睡的珍宝,等待着有缘人的唤醒与探索。

.........................................

纪念馆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该馆正大门左侧镌刻着“侵华倭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

陈列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

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等3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

其中悼念广场内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大屠杀事件发生的时间的标志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及和平鸽等部分组成。

祭奠广场有刻有馆名的纪念石壁、郁郁葱葱的松柏和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遇难者300000”的石壁。

在那庄严肃穆的墓地广场之上,地面铺陈着一颗颗圆润光滑的鹅卵石,它们宛如历史长河中的记忆碎片,静静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一旁,几棵枯树突兀地矗立着,干枯的枝干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生机盎然己消逝无踪。

而沿着院子那断垣残壁之处,则分布着三组气势恢宏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每一组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出那段黑暗历史的某个片段。

走进院子内部,可以看到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着 17 块小巧精致的碑雕。

这些碑雕虽然规模不大,但却详细地记录着大屠杀时期的一些重要遗址以及相关史实。

可以说,这里不仅仅是对那些惨痛经历的简单铭刻,更是全市各处集体屠杀所立遇难者纪念碑的一个缩影和集中展示之地。

此外,广场内还设有一座高大雄伟的大型石雕母亲像。

她低垂着头,面容满是哀伤与痛苦,似乎在默默哀悼着逝去的孩子们。

不远处,一面长长的遇难者名单墙高高耸立,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一个个无辜受害者的名字,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一块显眼的赎罪碑,它沉重地伫立在那里,仿佛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西周,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枝叶随风摇曳;脚下,嫩绿的草坪如茵似毯,给整个墓地增添了一抹难得的生机。

然而,即便有着如此美景相伴,也无法掩盖住这里弥漫着的那种生与死交织、悲与愤共鸣的凄惨氛围。

这一切的景观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这座以纪念大屠杀遇难者为主题的墓地,让每一个来到此地的人都能深刻感受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带来的沉痛冲击。

.........................................

在那庄严肃穆的遗骨陈列室内,摆放着一具具外形宛如棺椁般的展柜。

这些展柜里陈列着的,正是该纪念馆于 1985 年建馆之际,从其所在的江东门“万人坑”中挖掘而出的一部分遇难者遗骨。

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黑暗历史。

时间来到了 1998 年 4 月之后,令人震惊的发现再次出现。

工作人员们又一次从这座江东门“万人坑”内新发掘出多达 208 具遇难者遗骨!

这些遗骨深埋在表层土层之中,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保存完好。

为了确保这些遗骨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得到充分认定,一批来自法医学、医学、考古学以及历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对这批万人坑遗骨展开了极其严格的鉴定工作。

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专业知识,仔细研究每一块骨头的特征、损伤情况以及周围环境所留下的痕迹。

经过漫长而细致的调查与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 208 具遗骨毫无疑问地属于当年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的遇难者。

它们成为了侵华倭军暴行无可辩驳的铁证,向世人揭示了那段充满血腥与罪恶的历史真相。

.........................................

就在此刻,一阵尖锐刺耳、震耳欲聋的警报声突然“呜——”地响了起来。那声音仿佛穿越时空,带着无尽的悲凉和哀伤,一遍又一遍地回荡在空中,整整重复了三遍。

听到这声音的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年金陵城中弥漫的恐怖与绝望氛围。

我和同学们一起缓缓地走着,脚步沉重而缓慢。

前方是一幅巨大的黑白照片,那张照片上,十几名手持长枪的倭国士兵,他们面容狰狞,凶神恶煞般地分散开来,押解着 2000 多名身着统一旧式制服的警察,正朝着刑场缓缓走去。

旁边的文字注释清楚地写明:这 2000 多人竟然没有做出丝毫的反抗,就这样默默地接受命运的安排,首至最后被残忍地全部杀害。

我紧紧地握着拳头,由于过度用力,指关节都开始泛白。

我的双眼变得通红,眼眶中隐隐有泪光闪烁。

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这些人明明长年手握枪支,而且还身负着保护人民的神圣责任啊!

人数如此众多,只要稍微抵抗,或者你只是逃跑,结局也不会这般凄惨。

我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就盯着这张照片,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

我沉浸在深深的悲愤之中,难以释怀。

这时,站在一旁的古丽轻轻地拉了一下我的衣角。

我如梦初醒,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

我下意识地抬起手,抹了一把脸庞,却发现满手都是湿漉漉的泪水。

“你刚才的样子真的太可怕了!”古丽轻声说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关切和担忧。

“没什么……”我倔强地仰起头,努力想要掩饰住自己眼中的泪水,不让它流出来。

在我的心中,流泪被视为一种无能的表现。

我当时还不知道流泪是最首白的情感宣泄。

.........................................

在众多战犯当中,若要论起谁的面容最为“丑陋”可憎,那朝香斑鸠绝对能位居榜首。

此人乃是倭国华东派遣军司令官,更是日本裕仁天皇的叔父,妥妥的“亲王”。

当年,金陵城沦陷之后,就是这个丧心病狂的家伙下达了那条令人发指的命令——“杀掉全部俘获人员”。

不仅如此,他还肆意纵容自己的部下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一场惨绝人寰、毫无人性的大屠杀。

俘虏与平民,谁能分的清楚?这是一个倭国兵的答复。

在随后的短短几个星期里,原本繁华热闹的城市瞬间沦为可怕的人间炼狱。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惨遭杀害的无辜同胞就多达三十万人之众,而被烧伤、劫掠以及遭受其他种种暴行的人数更是难以计数。

然而,当这个恶魔般的朝香斑鸠回国之时,却出人意料地受到了偻国社会各界如同迎接英雄一般的热烈欢迎。

更让人愤怒和痛心的是,在 1948 年那场举世瞩目的国际法庭审判中,A国出于地缘政治考虑,扶持倭国皇室。

恶魔斑鸠由因为他那所谓的皇族身份,竟然成功逃脱了应有的法律制裁与惩罚。

我们必须永远铭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因为它不仅仅是对那些曾经饱受苦难的受害者及其子孙后代的一种告诫,更是提醒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所谓的珍爱和平也只能去约束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头子们。

像朝香斑鸠这样穷凶极恶之人,如果未能得到正义的裁决和惩处,那无疑将成为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无法抹去的奇耻大辱!

想到这里,我紧紧攥起拳头,心中暗自立下誓言:无论如何,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定要将此贼斩杀,以告慰无数死难同胞的在天之灵!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刺耳的“呜—”声骤然响起,警报声一遍又一遍地回荡在空中,,,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