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直觉得眼熟,但是王夫人也没有想起在哪里见到过。
不过在见到身边的丫头以后,王夫人脑子里面灵光一现,想起似乎家里面有一个丫头长得有些像刚才那个格格。
好像是怡红院里面的丫头,是林之孝家的女儿。
当时老太太要给凤丫头过生日,把府里面的主子、奴才都凑在一块儿凑份子,这个丫头是跟着林之孝家的一起过来的。
本来她是注意不到这样一个丫头的,只是听说是宝玉身边的丫头,她难免要多用心一些,看看老不老实,省得好好的宝玉,让这些不懂事的贱蹄子勾引坏了。
蠢蠢笨笨的那些丫头也就罢了,这些看起来聪明伶俐的 ,心思向来用不到正处,就得多注意了。
看着那个丫头长得俏丽,说话也伶俐,她心里面是有些不喜的。
好在那个丫头平时并不在宝玉跟前服侍,又是家里面求恩典,要放出去嫁人了,她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只是因为当时多看了几眼,王夫人脑子里面也有几分印象 。
没有想起的时候也就罢了,现在想起了,她倒是越来越觉得像了 ,便开口对着身边的丫头打听起来。
毕竟林红玉在荣国府的时候,压根儿就没在主子跟前服侍,也就更没有什么机会到王夫人跟前了。
也就最后要放出去求恩典的时候,才在贾母那里见到王夫人了。
就这么见过一面,又不是特意见人,哪怕脑子里面觉得有几分像,王夫人也不敢肯定。
玉钏儿不知道王夫人为什么问起这个话了,却肯定不敢不回答。
在脑子里面想了一下,就开口说道:“叫红玉,因为重了宝二爷和林姑娘的名,府里面上下只叫小红,太太怎么问起她来了?”
玉钏儿也是荣国府的家生子 ,和林红玉也是自幼就认识,哪怕后面进府没有分到一处,也还是知道林红玉的情况。
王夫人点点头,“是了!就是叫这个名字,那个叫小红的丫头我记得长得还很好,只是没想到求恩典出去嫁人了,反倒一家子遇到劫匪都没了,倒是可惜了。”
林红玉一家明面上在送嫁的途中遇到劫匪没了的事情,自然是早就传回荣国府了。
玉钏儿也跟着附和,“可不是可惜了!在府里面好好的,非要求恩典出去嫁人,反倒遭到这种祸事,要是好好的留在府里面,也就没有这些事情了 。”
王夫人叹了一口气,又想着刚才见到的那个格格,心里面就更觉得蹊跷了。
原本听到林之孝一家的事情,她也是觉得可惜了。
在府里面的好日子不过,非要求恩典放出去,倒是连累的性命都没了。
但是现在王夫人又不这样想了。
林之孝一家在府里面也是得用的,怎么会不知道留在府里面更好,放出去哪有在府里面风光。
而且这个林之孝还不同于一般管事,还管着账上的事情,经常出去收账,并不是不怎么出门。
平时出门收账都没事,怎么这一次就出事了?
虽然说这一次有嫁妆,可是一个奴才的嫁妆有多少,平时收账的银子也不少啊!
越想,王夫人就越觉得蹊跷。
便又问道:“我记得那丫头长得挺好,容长脸面,细巧身材,看起来十分俏丽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