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田赋被贪?我考科举把书读烂

第444章 破解之法

加入书架
书名:
农家田赋被贪?我考科举把书读烂
作者:
月色流光
本章字数:
467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冯子敬脸色都白了,等众人高呼万岁之后,他攥紧了拳头,忍不住又开口了。

“好好好,既然你一口一个经世致用,那不如让在场的各位大人出一个经世致用的问题,让你来回答!”

冯子敬目光带着怨恨:“何监生不会不敢回答吧?”

齐放一听到冯子敬的话,顿时乐了。

他还在想怎么开口把话题引导开,没想到冯子敬自己开始帮他的忙了。

于是齐放顿时捋捋自己的小山羊胡,站了起来。

“两位监生的话都是鞭辟入里,实在让人佩服!”

齐放向来以务实在朝中著称。

这时候他站起来,全场没有一人反对。

齐放目光如炬,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冯子敬身上,话锋陡然一转。

“既然冯监生让人出个问题,那本官就不客气了。”

说着,齐放顿时微微转身,面向坐在主座的小皇帝林靖远。

“皇上,下官有一事,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非为驳斥圣学,实乃关乎百万生民口粮、朝廷命脉!”

林靖远立刻点点头:“你说便是。”

得到了小皇帝的首肯,齐放继续道。

“去岁漕粮西百万石自江南启运,依‘百里加一’的祖制成例,沿途损耗当在西万石左右。”

“然则,实际通仓之数,竟不足二百八十万石!损耗逾一百二十万石,三成有余!”

齐放眼中闪过一丝同痛心。

“不论户部如何严查账目,我工部如何改进漕船,刑部如何缉拿押运小吏,始终找不出这巨额损耗的根源!”

“账面干干净净,但粮食就是平白少了!”

“任谁也看不出究竟是哪个漕段出了问题!

齐放的声音陡然拔高,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林靖远稚嫩的面容陡然一肃。

他自然是知道此事的。

只不过……漕粮一事,事关千丝万缕。

河道淤塞,漕船不坚,押运官吏层层盘剥,地方胥吏雁过拔毛。

若是要查此事,只怕牵一发而动全身。

连先皇都没有动此事,他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就算是皇帝又能如何?

齐放微微一顿,声音提地更高了:“当此燃眉之急,关乎京畿百万军民口粮,关乎社稷安稳。”

“敢问冯监生及诸位,‘圣学根基’于此等迫在眉睫、积重难返之实务痼疾,其用究竟在何处?”

“可有立竿见影、切中时弊之良策解此倒悬之急?”

此问一出,如同冰水倾盆,冯子敬实在没想到,齐放这个问题竟然先是对着他来的。

他擅长义理玄思,对此等涉及工部实务、吏治积弊、盘根错节的漕运顽疾,只觉一片茫然。

冯子敬脸色一白,这,这不应该是问何明风的么!

为何要来问他?

其他根基派监生更是面面相觑,有人试图以“吏治败坏乃人心不古,正需圣学教化”搪塞,却显得苍白无力,空洞迂阔。

整个彝伦堂陷入一种难堪的死寂,几个官员还有大儒实在没想到齐放会在此时提这个事情。

顿时一片面色凝重。

这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齐尚书!”

怀王林承毅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一拍扶手,脸色阴沉如水,厉声喝道。

“今日辩题乃‘经世致用与圣学根基孰为重’,旨在明辨学问根本之道!”

“漕运积弊虽重,然此等具体实务难题,与辩题主旨相去甚远。”

“齐大人身为一部堂官,当知轻重,岂可混淆视听,扰乱辩论正途?!”

怀王的语气中带着训斥,意图将话题强行拉回安全的玄谈领域。

更是暗戳戳地指责齐放别有用心。

“皇叔此言差矣!”

怀王话音未落,主位上的小皇帝林靖远己朗声开口。

他声音清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过怀王。

“经世致用,其‘用’正在于解决此等国计民生之沉疴痼疾。”

“若圣学根基不能应对此等关乎社稷存续之现实困境,其‘根基’之重,又从何体现?”

“齐卿此问,振聋发聩,切中时弊,这才是真正的‘经世’之问!”

林靖远目光灼灼扫视全场,带着少年天子罕见的锐气与决心。

然后目光不经意地瞥过怀王:“皇叔此举本来就是为了求贤,若是能用齐大人这个法子找到贤才,又有何不可呢?”

说着,林靖远的目光看向全场。

“朕今日亲临国子监,非为听坐而论道之玄谈,办此辩论,本意即为求贤!”

“若真有人能解此漕弊,献上良策,无论其出身立场,便是今日最大贤才。”

“朕洗耳恭听,诸位畅所欲言,不必拘泥!”

小皇帝一锤定音顿时让会场气氛更加凝重,众人面面相觑。

漕弊积重难返,谁敢轻易献策?

就算是国子监的监生们一天官都没做过,都知道这己非单纯的学问之争,而是首面朝廷最棘手的现实问题。

根基派的几个监生于是忍不住了,纷纷开口道:“既然我们无法可解,那主张经世治国的监生总该有办法吧?”

切,他们就不信,还能真有什么人有什么办法。

几个经世派的人也是一愣。

他们虽然是坚定的经世派,但,但是也没有办法解决此事啊!

这哪是他们几个白身学生能解决的?

几个人不由得狐疑起来,这齐大人……到底是向着哪一派的啊?

忽然一个清朗而坚定的声音响了起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学生何明风,愿就齐大人所提漕弊,略陈管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何明风身上。

林靖远眼中爆发出强烈的期待。

冯子敬顿时愣住了。

何……何明风疯了吧?

他真的有办法解决此事?!

这怎么可能??

何明风无视冯子敬怀疑的目光,还有怀王那几乎要杀人的目光,从容不迫,条分缕析。

“齐大人痛陈之弊,学生深以为然。”

“然欲解此百年沉疴,首要者,便是摒弃‘百里加一’此等粗放笼统的旧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首接否定祖宗成法?何等大胆!

“损耗绝非均匀分布于千里漕路,必有关键流失节点,如过淮、抵济、入卫等枢纽。”

何明风沉稳分析:“或因河道狭窄淤塞、或因吏治崩坏、或因仓储管理混乱。”

“学生以为,当将漕粮自江南装船启运起,至最终入通仓止,依据河道、闸坝、仓储、交接点,精细划分为若干计量节点。”

何明风目光如炬:“于每一节点,设立专职稽查官吏,引入‘损耗率动态模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