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穿越年代的温馨生活

第203章 收到通知书

加入书架
书名:
知青:穿越年代的温馨生活
作者:
司马竹子
本章字数:
4402
更新时间:
2025-04-28

众人又说笑了一阵,便各自散去回家。

晚上,叶梓晨和吴晓琴回到卧房。回想起白天吴晓琴开的玩笑,叶梓晨心中醋意仍未消散,他突然将吴晓琴轻轻拥入怀中,眼神中带着几分嗔怪。

吴晓琴起初还不明所以,下一秒,叶梓晨便用行动“惩罚”起她来。

这一夜,月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屋内,床榻上的二人交织在一起。

叶梓晨的动作带着些许急切与占有欲,似乎要将吴晓琴紧紧烙印在自己的世界里。

吴晓琴这才明白,自己那个无心的玩笑竟让叶梓晨如此在意。她在叶梓晨的怀抱中辗转反侧,连连,想要讨饶却又被一次次淹没在热烈的氛围中。

首到天边泛起鱼肚白,这场爱的“惩罚”才渐渐落下帷幕。

吴晓琴娇弱地瘫倒在叶梓晨怀中,发丝凌乱,面色绯红,轻声呢喃:“我知道错啦,以后再也不开这种玩笑了。”

叶梓晨轻轻抚着她的秀发,在她额头落下一吻,低声说道:“不许再有下次。”

他其实刚听到吴晓琴那样说也紧张了一下,只是看到她揶揄的眼神才知道她是开玩笑的。

吴晓琴心里己经拿定了主意,一旦考上首都的大学,她便要带着一家人奔赴那里开启全新生活。

如今,她有豆豆和包包两个宝贝孩子,虽说小哥俩己经五岁多,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可日常生活依旧离不开大人的悉心照料。

她盘算着,等前往首都的时候,就把孩子托付给姥爷和姥姥。

老两口向来疼爱外孙,有他们帮忙照顾,吴晓琴便能安心在学校。

在果店大队,第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是村里的一名高中生,他报考的是本省的院校。

一个月后,大队迎来了录取通知书送达的高峰,公社人员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合不拢嘴。这一次,竟一下子来了好几份通知书,村里瞬间热闹起来。

吴晓琴和叶云瑶顺利被首都医科大学录取,叶梓涵则收到了首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叶云山考入了首都大学。

叶三嫂也如愿以偿,被首都师范大学录取。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故事主角的谢莲莲和马刚同样不负众望,双双考上了首都大学。

吴晓琴心里清楚,等自己从大学毕业后,便能顺理成章地进入医院工作,工作算是有了着落。

只是一想到自家的梓晨,她便陷入沉思,看来得和梓晨好好商量商量,到时候他做些什么才好。

当下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百废待兴,到处都潜藏着机遇,宛如遍地是黄金,只要肯吃苦、肯努力,就不至于过得太差。

吴晓琴暗自盘算,除了为梓晨规划未来,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便是多购置房产。

如今她还有系统给予的楼房,若能再抓住时机多置产业,往后一家人的生活,便可高枕无忧,吃喝不愁了。

一个小小的村子,竟一下子出了这么多大学生,其中更是诞生了文理科状元,这一消息如平地惊雷,迅速传开,甚至惊动了省里的领导。

领导们听闻此事,大为震惊,亲自赶来,想要一探究竟,为这些优秀的学子送上祝福与鼓励。

叶家在这场“高考盛宴”中大放异彩,叶家子弟纷纷考入理想学府,叶梓涵更是凭借优异成绩斩获理科状元的殊荣。

省里领导特意为叶梓涵颁发了奖金,以表彰他的卓越成就。

领导们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学子们寄予厚望,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为家乡争光,为国家做贡献。

待领导们离去,村民们也渐渐散去,各自回家。叶家的辉煌事迹,在村子里掀起了一阵波澜。

许多村民深受触动,开始重新审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心里琢磨着,往后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送他们去上学,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为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吃过晚饭,天色渐暗,村里的灯火星星点点地亮起来。

吴晓琴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叶梓涵、叶云瑶和叶云山,这三个孩子都乖巧懂事,带起弟弟妹妹来有模有样。

回到自己和叶梓晨的屋子,吴晓琴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一脸惬意地说道:“这段时间,我可得好好睡睡懒觉了。”

以往那些日子,为了照顾孩子,每天天还没亮就得爬起来,给孩子们准备早饭,忙得像个陀螺,根本没时间好好休息。

如今可不一样了,弟弟妹妹长大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也懂事不少,再加上自己考上了大学,紧绷许久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下来,她打从心底里渴望能美美地睡上几天好觉,把之前缺失的睡眠都补回来。

叶梓晨温柔地看着吴晓琴,轻声应道:“好,你就踏踏实实地休息。”

他心里清楚,媳妇自嫁给自己后,一路满是艰辛,从未有过一天清闲日子。

刚结婚那会儿,便全身心投入照顾弟妹,而后又无微不至地照料自己。

有了孩子后,更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日夜操劳,风里来雨里去,忙得不可开交。

如今终于有机会喘口气,确实该好好睡个懒觉,放松放松紧绷许久的神经了。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屋内,唤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吴晓琴。

她睡了个好觉,精神,伸了个懒腰后,便决定去找赵爷爷和赵奶奶。出门前,她叮嘱叶梓晨在家好好照看孩子们,叶梓晨点头应允。

吴晓琴来到赵爷爷家,与二老围坐在一起,诚恳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赵爷爷、赵奶奶,我考上首都的大学了,想带你们一起去那边生活,也好有个照应。”

二老听后,脸上瞬间洋溢出喜悦的笑容,可喜悦之余,又隐隐透露出一丝担忧。

赵爷爷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晓琴啊,我和你赵奶奶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不去了。我俩这把年纪,身子骨大不如前,早己习惯了在这村子里的生活,实在不想再到外面奔波折腾。”

赵奶奶在一旁轻轻点头,补充道:“是啊,晓琴,你有这份心,我们打心底里高兴、感激。但去那么远的地方,人生地不熟,我们怕给你添麻烦。在这儿,邻里乡亲都熟悉,心里踏实。”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