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十八,我只好逆袭!

第29章 升学宴

加入书架
书名:
重返十八,我只好逆袭!
作者:
百香果茶
本章字数:
4896
更新时间:
2025-07-09

张文在来小镇的路上接到了林默。

林默上车前转身朝不远处站着的大姑挥了挥手。

张文看了看眼眶通红的林默,又看了看大姑抹眼的动作,识趣地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拧动油门。

回到老宅,林默仿佛没了力气,在竹摇椅上。

老宅很安静,只开了一盏白炽灯,昏黄的灯光照在他木然的脸上。

张文从冰箱里拿出一罐蜂蜜,给他泡了一杯蜜水。

林默喝了,良久终于开口:

“你同学的兼职工资都收到了吧?”

“收到了,每个人还多给了两百的奖金,他们可高兴了,还嚷嚷着以后有活再找他们。”

张文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更轻快。

“默哥,我们真的成了!真没想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走到这一步。说实话,默哥,你就是我的偶像!默......”

林默挥手打断了他的话,他知道蚊子想转移他的心情:

“蚊子,我一个月给你开五千的工资,你觉得会不会太少,只要你开口,工资随便你说。”

张文兴奋地搓了搓手,道:“默哥?真的吗?给我五千的工资?会不会太高了?我爸妈在厦城工厂打螺丝,两人加起来一个月也只有六千啊!妈的,他们俩出去混了这么多年,还没有我跟着默哥干一个月强。”

他真的很意外,张文不是一个贪婪的人,

这家公司是林默从无到有一点点做起来的,他虽然全程跟着,可前期他就像个跟屁虫,跟在林默后面,也就是做客服的时候辛苦点,

可再辛苦也没有其他同学去工地搬砖,去餐馆洗盘子,去工厂打螺丝辛苦。

一个月五千,这对于张文来说真的是一笔巨大的收入,他才十八岁啊,试问现在有多少人在十八岁可以挣到五千?

他知道公司网店每天的流水,知道他默哥挣得更多,甚至是他无法想象的数字,可他一点也不嫉妒,反而下定决心不能拖了默哥的后腿。

“默哥,没得说的,兄弟以后一定不会拖你后腿的。”

张文拍着胸脯,壮志雄心。

林默笑了,

他失去了很多,老天爷也同样给予了他很多。

他有肝胆相照的兄弟,有待他如亲子的姑父姑妈。

还能要求更多吗?知足才能常乐。

老天爷给了他机会重新再来一遍,珍惜眼前的一切吧。

至于以后是否和杨淑琴修复关系,一切随缘吧,无需纠结。

“蚊子,我们喝两杯?”林默笑着提议。

“好啊!张婶今天还送来一根腊肠,我去切了下酒。”张文立马走进厨房。

不一会儿,兄弟俩,就着一盘腊肠,喝着冰镇啤酒,继续聊了起来。

“蚊子,今天这一顿,就算是咱俩的庆功宴了,等到了福城,哥带你去五星级酒店吃。”

“默哥,五星级吃完,还能去按摩放松一下不?”

“没问题,哥带你去做水疗!”

“啥是水疗?”

“那个......就是那啥,吧啦吧啦......”

“嘿嘿嘿......”

......

8月10日

宜:合婚订婚、订盟、动土、祈福......

日头渐中,知了在树上扯着嗓子喊。

林家老宅却比蝉鸣更加热闹。

老林家的小默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今天办升学宴!

院子早就被几个婶子收拾得亮堂,东头的老树下搭起了蓝白条纹的帆布棚,用铁架支着,棚下五个临时灶台,火烧得正旺,肉香味弥漫出来。

老宅从堂屋开始,一连摆了十张大圆桌,每张桌子上酒水饮料摆得整齐。

老林家虽然算是外来户,可林默的奶奶张秀芬,却是本村人,所以老林家在上岗村也是有很多亲房的。

虽然平时走动得少,可一旦谁家有红白喜事,那是家家户户都得来人的。

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规矩。

流动酒家的兴起,让村里的亲房们省了不少力气。

以前家家户户都得搬桌椅,借碗筷,一场宴席下来,男女老少齐上阵。

如今,大家伙就坐在堂屋里,泡着茶,聊着天。

今天的主角当然是林默。

大清早,他和大姑二姑去了爷爷和父亲的地头,烧了香,报了喜。

回到家里就开始接待上门的亲房。

他跟在姑丈身边,给众多长辈敬烟倒茶。

“大舅公,二舅公,满舅公,表嫂,小婶......”

林默一个都没落下,见人就叫,嘴甜得很。

亲房们也很热情,登记礼数的表叔,叼着烟一笔笔记录着来访亲朋的红包,一百两百的,写了一页又一页。

给的最多的是大姑,整整五千块,二姑给了两千。

“老林家热闹了!小默有出息了!”

林默听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老林家确实很久很久都没有办喜事了,

借着林默的升学宴,热热闹闹的,原本有些沉闷的老宅,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大姑和二姑还有姑丈,三人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下来过。

日头爬到头顶时,

姑丈看了看手腕上的老上海手表,朝一旁的张文挥手道:“小文,去放炮了。”

“得嘞,放炮喽!”张文一溜烟跑出去,身后跟着一串小屁孩。

十万响的满地红“噼里哗啦”地响了起来,夹杂着孩子们的惊呼欢笑,紧接着一竖竖烟花也在空中绽放,声音响遍了上岗村。

客人们听着炮响,开始上门了。

林默和姑丈张云祥站在门口,忙着往客人手里散喜烟。

孩子们早就等不及了,一群半大孩子上了桌,眼睛首勾勾地盯着饮料,抓着筷子,等着菜端上桌。

正午十二点,主厨在院子里举起铁铲在大铁锅上一敲,“哐当”一声,扯着嗓子喊——“开席喽!”

一溜端着托盘的人早就准备好了,将一道道菜端上了桌。

十张大圆桌早就坐满了人,说话声嗡嗡响,热闹不己。

男人们掏出打火机,咔哒一声点上烟,烟雾缭绕。

话题离不开自家亲戚谁谁谁也考上了大学,谁谁谁成绩也很好,今年的分数线,大学什么专业......

女人们则是拉着大姑二姑的手,说些“小默有出息了”“你们总算熬出头”的话,说着说着,感性的她们就眼圈红了,大姑和二姑也抹起了眼泪。

姑丈定的酒席很丰盛,二十三道菜,摆了满满一桌,还放不下的就往上叠。

这年头村里的酒席没有精致的摆盘,没有花俏的装饰,可那大铁锅里炖出的香,是任何酒店里都吃不出的味道,这就是烟火气吧。

一场酒席宾主尽欢。

日头西斜时,这场酒席才算结束。

女人们拎着食品袋离开,里面装着吃剩的菜。

孩子们早就跑到小溪边,把喝空的饮料瓶扔到水里,比谁的瓶子漂得远。

林默和张云祥坐在老宅的门槛上,看着散去的亲朋,喝红了的脸上带着笑意。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