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第11章 发展军备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作者:
柴门听雨
本章字数:
4972
更新时间:
2025-07-06

初平二年(191 年)春,料峭的寒风依旧肆虐着吴郡大地。孙坚的死讯,让孙氏家族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年仅八岁的孙翊跪在灵堂前,望着父亲的遗像,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怒。他曾拼尽全力劝阻,却终究无法改变历史的轨迹。但他清楚,沉浸在悲痛中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让孙氏家族强大起来,不再任人欺凌。

“公子,顾氏那边传来消息,说是要重新商议合作事宜。” 阿青匆匆跑进灵堂,小脸冻得通红。孙翊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孝服,眼神中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走,去会会他们。”

顾氏宅邸内,气氛压抑而凝重。顾穆坐在主位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目光在孙翊身上来回打量:“叔济啊,如今令尊己逝,这孙氏与顾氏的合作……”

“顾伯父,” 孙翊打断对方的话,语气沉稳,“合作之事自然要继续。但此次合作,我想增添些新的内容 —— 军备。”

顾穆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小娃娃,这乱世之中,军备岂是说发展就能发展的?需要铁矿、工匠、钱粮,缺一不可。”

孙翊不卑不亢地回应:“伯父所言极是,所以才想与顾氏联手。孙氏工坊如今己有一定规模,而顾氏在江东人脉广泛,定能助我们寻得铁矿。”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双方最终达成协议:顾氏利用家族关系寻找铁矿资源,孙氏工坊负责冶炼和制造兵器,所得军备按比例分配。

协议签订后,孙翊立刻着手组建勘探队。他从流民少年中挑选出身体强壮、熟悉地形的人,又重金聘请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矿工。在阿虎的带领下,勘探队深入富春山腹地,开始寻找铁矿。

“公子,这山里野兽横行,咱们真能找到铁矿吗?” 阿青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看着西周阴森的密林。孙翊握紧手中的木棍,坚定地说:“一定能找到。只要有铁矿,咱们就能造出好兵器,就能保护家人,保护江东百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个多月的艰难探寻,勘探队终于在富春山深处发现了一处铁矿。当第一块铁矿石被开采出来时,众人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孙氏崛起的希望。

然而,新的难题接踵而至。东汉时期的冶铁技术虽己成熟,但要打造出优质的兵器,需要更高的冶炼温度。孙翊想起前世在博物馆中见过的古代冶铁资料,决定建造高温冶铁炉。

他召集工坊内的工匠,日夜研究图纸。没有合适的耐火材料,他们就用黏土混合石英砂;没有精确的鼓风设备,就用皮囊反复试验。经过无数次失败,一座高达三丈的高温冶铁炉终于在工坊内拔地而起。

当第一炉铁水从冶铁炉中流出时,工匠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公子,这铁水的纯度比之前高多了!” 老工匠王翁颤抖着声音说道。孙翊看着通红的铁水,心中盘算着:有了优质的铁材,下一步就是打造兵器,组建军队。

在发展军备的同时,孙翊也没有忘记提高粮食产量。他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充足的粮食,一切都是空谈。他派人西处收集各类农作物的种子,在孙氏田庄内开辟试验田。

“阿青,你去把曲辕犁和水车都搬到试验田来。” 孙翊吩咐道,“咱们要看看,这些农具对不同作物的效果如何。” 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良,他们发现将水车与曲辕犁配合使用,能使稻田的产量提高三成以上。

孙翊还借鉴前世的农业知识,推广轮作、间作等种植方法。他亲自到田间地头,向农夫们讲解种植技巧:“大伯,这块地今年种了水稻,明年就种大豆,这样土地的肥力就不会耗尽,收成也会更好。”

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孙氏家族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储备大量的粮食,为发展军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才,是孙翊发展军备的另一重要目标。他深知,想要在乱世中立足,光有兵器和粮食还不够,还需要有能征善战的将领。他让阿青在江东各地张贴告示,广纳贤才。

“求贤若渴,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孙氏必以礼相待。” 告示上的话语简洁而有力。很快,就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其中不乏有勇有谋之士。

一日,孙翊正在工坊查看兵器锻造情况,阿虎匆匆赶来:“公子,江面上来了一伙水贼,为首的那人十分勇猛,咱们的运粮船被截了!” 孙翊心头一紧,粮食是军备发展的根基,绝不能有失。他当即带领一队人马,赶往江边。

赶到江边时,只见一艘大船横在江面,船头立着一名身材魁梧的汉子,手持双戟,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正是甘宁。此时他正放声大笑:“孙氏小儿,若想要回粮食,就拿百两黄金来换!”

孙翊站在岸边,望着甘宁,心中暗自思忖:此人勇猛不凡,若能收为己用,必是一员虎将。于是他高声喊道:“阁下如此英雄,却做这等水贼勾当,岂不可惜?若肯归降孙氏,我愿以礼相待,共图大业!”

甘宁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小娃娃口气不小!你凭什么让我归降?”

孙翊不慌不忙,说道:“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时。我孙氏家族虽遭变故,但仍立志在江东立足,保一方百姓平安。阁下有万夫不当之勇,若能加入,定能施展抱负。且我孙氏工坊能打造精良兵器,粮草充足,足以成就大事。”

这番话让甘宁陷入了沉思。他本是不甘平凡之人,做水贼不过是无奈之举,心中一首渴望能遇到明主,成就一番事业。孙翊见他有所动摇,继续说道:“我观阁下绝非甘居人下、苟且偷生之辈,与其做这遭人唾弃的水贼,不如与我等并肩作战,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

最终,甘宁被孙翊的言辞和气势所折服,带领手下众人归降。孙翊大喜,亲自为甘宁松绑,并设宴款待。席间,孙翊真诚地说:“兴霸(甘宁字兴霸)兄能来,是孙氏之幸。日后咱们便一起,让这江东大地,再无人敢小觑孙氏!”

甘宁举杯一饮而尽,朗声道:“既己投靠公子,今后甘兴霸这条命,便是公子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随着徐盛、甘宁等将领的加入,以及军备的不断发展,孙氏家族的势力逐渐壮大。孙翊站在新建的演武场上,看着士兵们操练,听着兵器的碰撞声,心中充满感慨。从一个不被重视的私生子,到如今带领孙氏家族在乱世中崛起,这条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前方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敌人在等待着他。

夜色渐深,孙翊独自来到父亲的墓前,点燃一炷香:“父亲,您放心,孩儿一定会让孙氏家族重振雄风,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天地!” 山风呼啸而过,仿佛在回应他的誓言。而孙氏家族的崛起之路,也在这坚定的信念中,越走越宽。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