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撕开七月的热浪时,林小满正对着黑板上方的倒计时发呆。粉笔灰簌簌落在她的课桌上,数学老师洪亮的嗓音穿透蒸腾的暑气:“距离高考还有三十天,大家再咬咬牙!”
后排突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林小满不用回头也知道,是陆野又在偷吃冰棍。这个总是踩着早读铃声冲进教室,校服永远皱巴巴的男生,此刻正把融化的糖水顺着课桌缝隙往下滴。前排的班长沈知夏忍无可忍,转身时马尾辫扫过林小满的侧脸:“陆野,你能不能别影响别人?”
陆野挑了挑眉,冰棍棍在齿间咬得咯吱响:“影响谁了?小满吗?”他突然把还剩半截的冰棍举到林小满面前,“分你一口?”
全班瞬间安静得能听见电风扇的嗡鸣。林小满的脸“腾”地红透,抓起课本朝他砸过去:“谁要吃你的冰棍!”纸页翻飞间,夹在数学书里的银杏叶书签飘落,那是去年秋天她在老槐树下捡到的。
陆野弯腰去捡,指尖触到书签背面的字迹时,瞳孔微微一缩。泛黄的叶片上,工整的钢笔字写着:“希望考上C大,成为漫画家。”
午休时,林小满抱着画本躲进美术教室。阳光穿过彩绘玻璃,在她的稿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正在画连载漫画的最新画,主角是个总爱耍帅的篮球少年。笔尖沙沙游走间,身后突然响起熟悉的声音:“原来我们班的学霸,私下是个漫画家啊。”
陆野斜倚在门框上,手里还晃着从小卖部顺来的橘子汽水。林小满慌乱地合上本子,却被他眼疾手快按住:“别藏啊,我保证不告诉沈知夏那个老古董。”他翻开画本,目光扫过画面上的人物,突然笑出声,“这男主,怎么越看越像我?”
“才不像!”林小满急得去抢,两人拉扯间,画本“啪”地掉在地上。散落的草稿里,夹着一张未完成的素描——戴着篮球护腕的少年逆光奔跑,汗水在发梢凝成细碎的光。
陆野捡起画纸,喉结滚动了一下。他突然把汽水塞进林小满手里,转身时耳朵尖泛红:“画得真烂,下次我当模特,好好教教你。”
日子在试卷与蝉鸣中流逝。填报志愿那天,林小满盯着电脑屏幕上的C大艺术系,鼠标悬在确认键上迟迟不敢按下。母亲的话在耳边回响:“学画画能有什么前途?报师范专业,将来当老师才安稳。”
“发什么呆呢?”陆野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伸手关掉她的志愿页面,“走,带你去个地方。”他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载着林小满穿过半个城区,停在一栋老居民楼前。
斑驳的墙面上,巨幅涂鸦在夕阳下熠熠生辉。穿着涂鸦服的青年正在创作新作品,看见陆野,笑着扔下喷枪:“野哥,你介绍的新人?”
“这是小满,”陆野拍了拍她的肩膀,“超厉害的漫画家。”他转头对青年说:“把你们工作室招人的消息告诉她,别埋没了人才。”
林小满震惊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
“你以为我天天上课睡觉?”陆野弯腰捡起地上的颜料罐,往她手里塞了支画笔,“我啊,早就把某人的梦想,看得比数学公式还清楚。”
夜风卷起巷口的落叶,林小满忽然觉得,眼前这片绚烂的涂鸦墙,比任何志愿填报指南都更清晰地指明了方向。她握紧画笔,在空白的墙面上落下第一笔。远处传来放学的铃声,混着篮球撞击地面的声响,那是青春最鲜活的注脚。
高考前最后一个晚自习,林小满在课桌里发现一个包装简陋的笔记本。翻开扉页,是陆野潦草的字迹:“虽然看不懂你画的东西,但觉得你认真画画的样子,比沈知夏解数学题还帅。”后面贴满了他偷偷拍的照片——趴在课桌上画漫画的她,踮脚够图书馆顶层书架的她,被夕阳染成金色的她。
最后一页夹着两张C大艺术系的宣传单,旁边写着:“一起去这里当校友吧,大漫画家。”窗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温柔地洒在少年炽热的心意上。
考试结束那天,暴雨倾盆。林小满站在校门口犹豫要不要冲进雨幕,一把黑色的伞突然罩住头顶。陆野浑身湿透,怀里却紧紧护着一个防水袋:“给你的。”
袋子里是他收集的所有漫画稿,还有一本崭新的素描本。扉页上,用马克笔写着:“致未来最牛的漫画家——林小满收。”雨滴砸在伞面上噼啪作响,陆野突然凑近,声音混着雨水的清凉:“等录取通知书到了,我请你吃冰棍,这次是草莓味的。”
蝉鸣声渐弱,老槐树的叶子开始泛黄。三个月后的C大校园里,林小满抱着画具走在林荫道上,手机突然震动。陆野发来一张照片,画面里,他举着篮球站在涂鸦墙前,背后的墙上新添了巨大的涂鸦——穿着校服的少女,正在画纸上勾勒梦想的轮廓。
“快来给我当模特,”消息框里弹出新消息,“这次画真人,稿费是一辈子的冰棍。”
林小满笑着抬头,初秋的风裹着桂花香拂过发梢。远处篮球场传来熟悉的欢呼声,她握紧画本,朝着那个方向跑去。青春的故事从未真正结束,它只是换了个模样,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踏入C大艺术系的林小满,仿佛一头扎进了创作的海洋。宽敞明亮的画室、堆满艺术典籍的图书馆,还有来自五湖西海同样热爱绘画的同学,都让她兴奋不己。但最让她期待的,还是每周三下午和陆野的“约会”——说是约会,其实是陆野雷打不动地跑来当她的绘画模特。
这天,陆野又像往常一样懒洋洋地倚在画架前,看着林小满专注作画的样子。阳光透过画室的大窗户,将她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喂,”陆野突然开口,“你说等你漫画火了,我这个专属模特能不能跟着沾光?”
林小满头也不抬,笔尖在画纸上流畅地滑动:“就你这吊儿郎当的样子,人家还以为我画的是街头混混呢。”话虽这么说,她笔下的少年却神采飞扬,眉眼间尽是肆意洒脱。
正在这时,系里的学长推门而入:“小满,校动漫社要办作品展,你要不要参加?”林小满有些犹豫,她虽然一首坚持创作,但还从未公开展示过自己的作品。陆野却一把揽过她的肩膀:“去!我家小满的作品,不拿个金奖都对不起这些画纸。”
在陆野的鼓励下,林小满精心挑选了几幅作品送去参展。开展那天,她紧张得手心冒汗,躲在角落观察参观者的反应。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她挤过去一看,只见自己那幅以陆野为原型创作的《逆光少年》前围满了人,大家纷纷拍照讨论,赞叹声不绝于耳。
“怎么样?我说什么来着!”陆野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脸上挂着比自己获奖还骄傲的笑容,“走,我请你去吃草莓冰棍庆祝!”
然而,创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林小满的漫画在网络平台连载后,虽然收获了不少粉丝,但也引来了许多质疑声。有人说她的画风不够成熟,有人批评故事缺乏深度。深夜的画室里,她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评论,眼眶渐渐泛红。
陆野发现她情绪不对,二话不说拉着她跑到学校的天台上。夜风吹乱两人的头发,陆野变魔术般掏出一根草莓冰棍:“喏,治愈系美食来了。”他咬了一口冰棍,认真地说,“那些人懂什么?我可是看着你从画火柴人都歪歪扭扭,到现在能画出这么动人的故事。你只管按自己的想法画,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粉丝。”
在陆野的陪伴和鼓励下,林小满渐渐调整好心态。她开始尝试新的绘画技巧,深入生活寻找灵感。陆野则化身“移动素材库”,陪她去街头写生,给她讲自己听到的有趣故事,甚至还拉着篮球队的兄弟们当她的免费模特。
大二那年,林小满的漫画《青春方程式》入围了全国漫画大赛。颁奖典礼当天,陆野比她还激动,早早地坐在观众席第一排,手里举着写有“小满最棒”的灯牌。当主持人念出她的名字时,陆野跳起来欢呼,声音大到全场侧目。
领奖台上,林小满握着奖杯,目光穿过聚光灯,落在台下笑得灿烂的陆野身上:“我要感谢一个人,是他让我相信,只要坚持热爱,梦想终会发光。”
时光流转,毕业季悄然来临。林小满和陆野一起成立了工作室,继续追逐他们的梦想。工作室的墙上,挂着那片银杏叶书签,还有那张画着逆光少年的素描。每当遇到困难,林小满就会看看这些承载着青春记忆的物件,然后和陆野相视一笑——那些在高中教室里偷吃冰棍的日子,那些在画室里追逐梦想的时光,都成了他们最珍贵的宝藏,支撑着他们在追梦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多年后,当有人问起林小满创作灵感的来源,她总会指着工作室墙上那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穿着校服的少年少女站在老槐树下,阳光正好,笑容灿烂。而她的漫画里,永远有青春最美好的模样,有梦想最炽热的温度,还有那个陪她一起疯、一起闹、一起成长的人。
工作室成立初期,资金与名气的双重压力像乌云般笼罩着林小满和陆野。为了节省开支,两人租住在城郊老旧的居民楼里,白天忙着接单画插画、设计海报,晚上则一头扎进《青春方程式》的创作中。陆野甚至还兼职了篮球教练,把赚来的钱都投进工作室的运营里。
某个加班的深夜,林小满盯着电脑屏幕上反复修改却仍不满意的分镜,突然崩溃大哭。陆野慌忙从隔壁房间冲过来,手足无措地递上纸巾,最后干脆把她搂进怀里:“不哭不哭,咱们不画了,明天我带你去游乐场抓娃娃。”
林小满埋在他胸口闷声说:“我就是觉得……觉得对不起你,你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选择。”陆野听后,伸手揉乱她的头发:“傻丫头,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就是跟着你一起‘瞎折腾’。再说了,我们可是要成为‘漫画界传奇搭档’的人!”
转机出现在一次漫展上。林小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青春方程式》的实体书和周边参加展会。没想到,他们的摊位前很快排起了长队,有粉丝举着自制的同人图对林小满说:“姐姐,你的漫画让我想起了高中时暗恋的男生!”还有学生红着眼眶说:“看到主角坚持画画的样子,我也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了!”
陆野站在一旁,看着林小满被粉丝簇拥,眼眶不自觉地泛红。他偷偷拍下这一幕,配上文字发在朋友圈:“看吧,我就说我家小满是最厉害的!”
随着《青春方程式》的爆火,工作室逐渐走上正轨。他们开始接到动画改编的邀约,还受邀参加国际漫画展。在飞往国外的飞机上,林小满望着舷窗外的云海,转头问陆野:“你还记得高中时你说的‘稿费是一辈子的冰棍’吗?”
陆野勾起嘴角,从口袋里掏出两根草莓冰棍:“喏,包你吃到腻。”两人相视而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蝉鸣聒噪的夏天。
事业稳定后,陆野在一个樱花纷飞的傍晚,带着林小满回到了母校。曾经斑驳的涂鸦墙己被重新粉刷,老槐树下却立起了新的石碑,上面刻着校友捐赠的字样。陆野单膝跪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画着卡通图案的戒指盒:“林小满同学,从高中给你当冰棍小弟,到现在当你的专属模特兼助理,我觉得是时候升级一下身份了。你愿意让我当你一辈子的‘漫画男主角’吗?”
林小满的眼泪砸在花瓣上,她笑着点头,任由陆野为她戴上戒指。远处,放学的学生们嬉笑打闹着经过,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婚后,林小满怀孕时仍坚持创作。陆野包揽了所有家务,还特意报班学习育儿知识。当女儿出生后,家里的绘本架上多了许多林小满创作的亲子漫画,画里总是有个笨手笨脚却充满爱意的爸爸,和一个在艺术氛围中快乐成长的小女孩。
多年过去,《青春方程式》的动画版斩获无数奖项,而林小满和陆野的故事,也被粉丝们称为“现实版的浪漫童话”。在一次访谈中,主持人问林小满创作的秘诀,她望向坐在观众席上向她比心的陆野,微笑着说:“大概是因为,我的漫画里永远有永不褪色的热爱,和一路相伴的温暖吧。”
暮色中的工作室里,当年那片银杏叶书签依然静静躺在画稿旁。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而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如同永不落幕的青春,永远热烈,永远鲜活。
女儿陆星遥六岁那年,在父母的工作室里发现了一本布满岁月痕迹的素描本。泛黄的纸页间,穿着篮球服的少年跃然纸上,旁边用稚嫩的笔迹写着:“今天他投篮的样子,像会发光的星星。”星遥举着本子追问妈妈画中是谁,林小满与正在准备晚餐的陆野对视一眼,厨房里的煎蛋突然“滋啦”迸出欢快的油花。
“那是你爸爸年轻时候的‘黑历史’。”林小满刮了刮女儿的鼻尖,顺手把她抱到画架前,“要不要听妈妈讲一讲,两颗小星星是怎么相遇的故事?”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星遥晃着小脚丫,听着那些藏在冰棍纸、涂鸦墙和未送出的情书里的青春往事,眼睛越睁越大。
随着《青春方程式》衍生出的主题乐园即将开业,林小满和陆野带着女儿重返母校做公益讲座。站在曾经的教室前,陆野指着斑驳的课桌笑说:“当年我就在这儿,用修正液刻下了‘陆野到此一游’。”话音未落,前排戴着眼镜的男生突然举手:“老师!这张桌子现在还在,学长学姐们都把它当打卡景点!”
讲座结束后,一群学生围上来。有个扎着双马尾的女孩红着脸递上自己画的漫画:“林老师,您的作品让我有勇气学画画,可我爸妈说这是不务正业……”林小满翻开画稿,画面里笨拙却充满灵气的线条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年少时光。她蹲下身,指着窗外的老槐树说:“看见那棵树了吗?二十年前,也有个女孩在树下捡到一片叶子,然后决定把梦想画成现实。”
陆野适时递来两根冰棍,分给女孩一根:“别小看冰棍的力量,它能让所有坚持都变得甜蜜。”夕阳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极了多年前的某个午后。
主题乐园开业那天,星遥戴着自制的漫画家徽章在人群里穿梭。当她发现有个小男孩躲在角落抹眼泪,立刻像个小大人似的蹲下来:“你怎么啦?是找不到最喜欢的角色人偶吗?”男孩抽噎着举起手中画纸:“我画的画被同学笑了,说我永远当不了漫画家。”
星遥眼睛一亮,拉着男孩跑到父母面前。林小满接过画稿,画上歪歪扭扭的机器人正在发射爱心,旁边写着“送给妈妈”。“你知道吗?”她把男孩抱到腿上,“这个机器人比我十六岁画的还要棒,因为它会发射爱呀!”陆野则掏出手机开始录像:“小伙子,以后你火了,这可是珍贵的出道影像!”
夜幕降临,乐园的摩天轮亮起暖黄色的灯光。一家三口坐在轿厢里,脚下是被灯光勾勒出轮廓的《青春方程式》主题街区。星遥突然指着远处惊呼:“爸爸妈妈看!那个姐姐在画我们!”玻璃窗外,年轻的画师正用画笔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刻,画纸上,两个成年人带着孩子的背影,与二十年前树下并肩的少年少女,渐渐重叠成永恒的光影。
回家的路上,星遥靠在陆野肩头打盹,手里还紧紧攥着白天收集的漫画稿。林小满翻看着粉丝留言,最新一条写着:“谢谢您的作品,让我在最迷茫的时候,找到了人生的画笔。”车窗外的霓虹掠过,陆野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与多年前在画室里给她捂暖画笔时一模一样。
月光洒在工作室的窗台上,那片银杏叶书签在夜风里轻轻颤动。林小满打开电脑,新建文档的光标不停闪烁。她望向熟睡的女儿和正在整理画稿的丈夫,指尖在键盘上落下第一行字:“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相信梦想的人——无论十七岁,还是七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