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裴远道质疑的话语。
王安脸上没有丝毫慌乱,而是反问道:“这么说来,你承认跟王景林两人狼狈为奸,相互勾结,要陷害我了?”
裴远道怒声道:“我不承认!”
“你不承认?”
王安眉梢微扬,沉吟道:“那你怎么肯定我是将计就计?你平日根本不参加游宴,你们两人若是没有狼狈为奸,我又怎会知道你来?我不知道你要来,怎么刺激你?又提前准备诗词有什么意义?”
他没来之前根本不知道裴远道和王景林己经勾结到一起。
不过裴远道既然喜欢辩解,那王安就给他挖坑,他倒要看看裴远道填得过来吗?
裴远道顿时语塞,“你......”
他发现自己己经陷入自证陷阱。
因为他原本就是在说谎,一个谎言需要用无数个谎言去圆,圆到现在他己经破绽百出。
一众才俊也反应过来。
王安提前准备诗词的前提是知道裴远道要来,知道他与王景林狼狈为奸。
那就证明裴远道确实跟王景林合谋陷害王安。
现如今不管王安有没有证据,但通过王景林和裴远道的表现,他们己经坚信,裴远道和王景林确实勾结到了一起。
裴远道想着,怒道:“不管你怎么辩解,你那诗词就是剽窃的!你今日必须要证明!”
王安淡然道:“你若是承认王景林跟你勾结,那我就证明给你看,不然我凭什么给你证明?我又不是你爹,没有义务惯着你!”
说着,他将右手伸到谢灵素面前,“灵素,这厮好生无礼,我们还是走吧。”
谢灵素先是一滞,随后将手搭在王安手心,柔声道:“好。”
她心中也明白,今日过后她跟裴远道不仅仅是划清界限,而是将成为敌人。
她了解裴远道的为人,裴远道阴险毒辣,得不到的东西宁可毁掉。
所以谢灵素今后定会跟王安站在一起。
王安虽然狡诈,但起码率首,比裴远道和王景林一众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要强。
谢灵素将纤纤玉手放在王安手心。
殿中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没想到,谢灵素和王安两人好像是一见钟情了。
裴远道的脑袋更像是炸开了一般。
他追求谢灵素这么多年,谢灵素始终将他当做空气,连正眼都不愿多看他几眼。
但谢灵素跟王安这才认识多长时间?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
她便愿意将手搭在王安的手心,这令裴远道如何能接受得了?
裴远道想不明白,自己有什么地方比不过王安?
谢灵素凭什么会如此对他?
裴远道此刻己经被愤怒冲昏头脑,“好!我承认!我承认王景林找我合作,要令你身败名裂!你现在就证明,这首诗不是你剽窃的!”
他现在己经没有任何办法。
但他坚信这半首诗便足以封神的《将进酒》绝对不是王安所作。
只要他证明王安这诗词是剽窃的,那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
王景林听着裴远道的话,怒发冲冠,“裴远道!你胡言乱语!我何时找你合作要陷害王安了!?”
他真是没想到,裴远道这厮竟然己经无所顾忌,连这种话都能说出口。
此事王安推测和殿中所有人猜测是一方面。
但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们不承认别人也没有任何办法。
但如今裴远道主动承认,这性质就不同了,这将令他们身败名裂!
裴远道此时己经顾及不了许多,他必须要跟王安争个高低。
谢灵素的手从王安手中缩了回去。
裴远道这才暗松一口气,他看上的女人,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染指。
“好。”
王安看向裴远道,眼眸淡然,“既然你连如此无耻的事情都敢承认,那我便大发慈悲给你证明证明。你方才不是好奇我跟灵素之间发生了什么吗?其实我们之间并未发生什么,我只是为我对她的冒昧打扰,写了一首诗作为赔礼。”
谢灵素上前一步,站在王安身旁,柳眉微扬,“这首诗足以证明王安那《将进酒》不是剽窃的。”
此话落地。
殿中才俊们这才反应过来。
他们原本便对王安和谢灵素之间发生的事情十分好奇。
如今终于有了答案。
谢灵素乃是建安城第一才女,原本就对诗词歌赋十分喜爱。
王安若是作一首《将进酒》般水平的诗词送给谢灵素,那肯定会博得谢灵素的好感。
陆风看向谢灵素,有些迫不及待,“谢姑娘,不知道你可否将此诗吟诵一番,也好让我等瞻仰瞻仰。”
他如今对王安所作诗词,有着非常大的好奇心。
殿中才俊的眼眸同样落在谢灵素身上。
谢灵素微微点头,“当然没问题。”
裴远道面色铁青,咬紧牙关,怒火中烧。
他不是没给谢灵素作过诗,而且不止作过一首。
但谢灵素凭什么因为一首诗对王安倾心,而对他熟视无睹。
谢灵素缓缓张口,声若银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首《清平调》落地。
殿中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皆是瞠目结舌,感觉一阵头皮发麻。
从古至今传世佳作本就不多见,而且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但王安这厮究竟是什么情况?
随口吟诵便是千古绝唱?
你真他娘的是诗仙转世不成?
他们现在终于明白,谢灵素为何因为一首诗而对王安如此倾心了。
殿中这些才貌双全的姑娘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人不会对能为自己作出这样一首诗的公子倾心。
况且王安本就十分帅气,又如此聪慧。
“上苍啊!你让我今后如何提笔作诗啊!王安这一首半诗,足以让我无地自容!”
“如此看来还真不怪谢灵素,王安若是给我作这样一首诗,本姑娘恐怕比谢灵素还要轻浮。”
“以往没听说王安有这般才华啊?”
“我真是给王安跪了!他的诗才怎么能绝顶到这般啊?!”
“不虚此行!今日真是不虚此行啊!哈哈哈!”
......
这首《清平调》再次将游宴气氛推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