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场关键战役中“表现神勇”,或阵斩敌酋,或坚守要地,或救护主将,功劳簿上记录得清清楚楚。
由主将张承嗣亲自签核,兵部复核无误,得以晋升或填补了重要的营指挥使、斥候统领等职。
流程完美,无懈可击。
“沈大人?
可是这酒不合口味?”
一位新晋的营指挥使,正是名单上的孙阔海,端着酒杯凑过来,脸上堆着恭敬甚至有些谄媚的笑容,
“末将敬大人一杯!
若非大人运筹帷幄,末将哪有这立功的机会!”
沈青霄抬眼,目光平静地扫过孙阔海看似憨厚的脸,以及他身后几个同样来自寒州方向、此刻正关注着这边的军官。
“孙指挥使客气了。”
沈青霄举杯,声音平淡,
“为国杀敌,分内之事。
这酒…很好。”
他仰头饮尽,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却压不下心头那股冰冷的不适感。
太巧了。
巧得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精准地将这些人,安插到了关键的位置。
更让他如鲠在喉的是军需账目——战时从“汇通行”采购的金疮药、皮革、烈马,价格高得令人咋舌,几乎是平日的五倍!
虽然战时情有可原,但这暴利…最终流向何处?
他派去调查“汇通行”背景的心腹,至今杳无音讯。
寒州,王府
捷报的详细内容铺在赵衍面前。
他修长的手指划过张承嗣、沈青霄的名字,眼神如同淬了毒的寒冰,没有半分胜利的喜悦,只有冰冷的妒火在燃烧。
“风光无限啊…”他低声冷笑。
目光落在另一份密报上,那是关于“汇通行”在西境善后中“慷慨平价”供应物资,获得朝廷嘉奖,以及几个安插进西境军中的“暗桩”顺利晋升的简报。
“传信给‘汇通行’,”赵衍的声音不带一丝温度,
“西戎求和,药材皮革价格将一落千丈。
让他们在崩盘前,把所有囤货,尤其是金疮药和上等皮革,全部‘平价’卖给朝廷的善后衙门。
价格嘛…就按现在市价的六成吧。
记住,要打着‘体恤国难,微利报国’的旗号。
利润,七成转入‘云记’。”
他嘴角勾起残忍的弧度,
“另外,让我们收买的那些言官,可以动笔了。
张承嗣、沈青霄虽有大功,然‘穷兵黩武,耗费国帑甚巨’,‘擅启边衅,虽胜亦损国本’的弹劾,该递上去了。
还有…沈青霄在军中似对某些新晋将领颇有微词?
暗示一下,此人年少骤贵,或生骄矜,嫉贤妒能,欲打压边军功臣?”
定西城庆功宴一角。
沈青霄放下酒杯,走到僻静的城垛边。
深秋的寒风带着胜利后的萧索。
他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座笼罩在“仁德”光环下的寒王府。
指尖深深掐入掌心,留下月牙形的印记。
名单上的名字,“汇通行”的暴利,心腹的失踪…丝丝缕缕,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没有证据,只有冰冷的首觉和如山般沉重的疑云。
“寒王…赵衍…”
沈青霄低声念出这个名字,眼中燃烧着不甘的火焰,以及一种面对无形巨网般的深深无力感。
他知道,西境的战火虽熄,但另一场更加凶险、更加隐秘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那潜藏在北境阴影中的毒龙,正借着这场举国欢庆的胜利,无声地蜕皮、磨牙,积蓄着足以颠覆乾坤的力量。
徐清源也发出满足的、无声的震颤。赵衍的每一次得利都是本源气运的增长,都是徐清源的增长
灞水之畔,秋风送爽,却压不住三十里凯旋旌旗招展、鼓乐喧天的热烈。
皇帝明黄龙袍,冕旒垂珠,亲率文武百官,立于高台。
当张承嗣金甲红披,沈青霄青袍玉带,率领着甲胄染尘却杀气未褪的雄师出现在地平线时,“万岁”的声浪如山呼海啸般席卷原野!
皇帝步下高台,亲手扶起跪拜的二人,目光扫过浴血归来的将士,声音洪亮而深沉。
“将士们!尔等浴血关山,复我疆土,扬我国威!朕心甚慰!
此乃社稷之功,万民之幸!
今日朕迎尔等凯旋,代天下苍生,谢尔等忠勇!”
他对着数万将士,郑重一揖。
这一揖,让无数铁血汉子热泪盈眶,吼声震天。
“陛下万岁!大苍万胜!”
金銮殿上,封赏煊赫。
“镇西侯张承嗣!勇冠三军,阵斩敌酋,拓土有功!加食邑三千户,赐丹书铁券!擢兵部左侍郎,参赞中枢军务!”
“臣,谢陛下隆恩!”
张承嗣声若洪钟,激动拜谢。
“左都御史沈青霄!”
皇帝目光深沉,“运筹帷幄,整肃军纪,功在社稷!赐紫金鱼袋,加太子少保衔,赏黄金千两,御前行走!”
“臣,叩谢天恩!”
沈青霄深深拜下,孔雀补服下的身躯感受到的不是荣耀,而是沉甸甸的暗流。
他知道,更高的位置,是更凶险的漩涡。
数日后,朝会。
金殿森严,气氛却暗藏机锋。
新任左都御史沈青霄,立于文官前列,手持玉笏,身姿如松。
他声音清朗,打破沉寂。
“陛下,臣有本奏。西境虽定,然善后事宜尤重。
军需采购账目之中,药材、皮革、马匹等项,价格浮动远超常理,其中恐有虚耗国帑之弊。
战后叙功升迁,虽经核验,然臣细察名册,或有疏漏不公之处。
恳请陛下恩准,着都察院会同户部、兵部详查,以正视听,安军心,固国本!”
话音未落,吏部侍郎崔明远便捻着胡须,皮笑肉不笑地出列。
“沈少保忧国忧民,拳拳之心,老夫佩服。然则,此言差矣!
西戎犯境,举国震动,物资奇缺,商路阻塞,价格腾贵乃战时常态,岂能以常理度之?
‘汇通行’急朝廷之所急,甘冒风险,筹措物资,解了燃眉之急。
朝廷嘉奖其义举尚恐不及,沈少保却以‘虚耗’揣测,岂非令天下义商心寒?至于叙功升迁,”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讥诮。
“兵部、五军都督府层层核验,镇西侯张大人亲自签押,陛下御览钦定,层层把关,铁案如山!
沈少保揪着些许‘疑点’不放,莫非是质疑兵部、张侯爷不公?还是…对陛下的明断有所微词?”
他语速平缓,却字字如刀,首指沈青霄质疑同僚、藐视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