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命运,从穿越西路军开始

第29章 军长职务被撤

加入书架
书名:
改变命运,从穿越西路军开始
作者:
月光不够花
本章字数:
6164
更新时间:
2025-07-07

陈海颂接着说:“孙钰青同志目前的重伤状况,也需要他安心养伤。暂时由王书生同志全权指挥红九军接下来的作战,也是为了让红九军能够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战斗。等孙钰青同志养好伤,他还可以肩负更多的重任。”

红二十五师师长听了陈海颂的话,渐渐冷静了下来。他知道,陈海颂说得有道理。在这个关键时刻,红九军需要稳定,需要一个能够带领大家继续战斗的指挥官。

“我代表红九军,诚恳接受红西路军总部的指导和批评;我们红九军会深刻反思,从这次的战斗中汲取教训,争取在未来的战斗中做得更好。”

陈海颂的话语掷地有声,展现出了一名优秀指挥员的担当和决心。

陈常昊则是继续看着众人,继续说道:“我们红军是一支有纪律的军队,军令如山,任何人都不能违反。但我们也是一支讲人情、讲大义的军队。“

“孙钰青同志的功绩我们不会忘记,等他伤好之后,我们依然会给他机会,让他为革命事业继续做出贡献。”

关于古浪城撤离总结的会议在紧张而又严肃的气氛中结束了。众人陆续走出会议室,外面的风雪依然很大,但他们的心中却多了一份坚定和信念。

红九军的将士们知道,他们面临的挑战还很多,但他们有信心在新的指挥下继续战斗。

这场关于红九军从古浪城撤离的事件,虽然充满了争议和矛盾,但最终在组织的正确决策和将士们的理解支持下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它让西路军的将士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纪律的重要性,也让他们明白了在困难面前要勇于担当、顾全大局。

之后,孙钰青得知自己被暂时撤离指挥权的消息后,并没有丝毫的怨言。他躺在简陋的病床上,虽然身体还很虚弱,但他的眼神却依然坚定。

“我理解组织的决定,违反军令是我的过错。我会安心养伤,等伤好之后,我会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他对来看望他的战友陈海颂和王书生说道。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书生肩负起了指挥红九军的重任。他带领着红九军的将士们,在西北的大地上继续与敌人展开战斗。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一次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而孙钰青则在后方安心养伤。他每天都会关注着前线的消息,虽然不能亲自指挥战斗,但他的心却始终与红九军的将士们在一起。

他利用养伤的时间,总结古浪城战斗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在西北的这片土地上,西路军的将士们继续书写着他们的英雄传奇,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路军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敌人不断增兵,对西路军形成了更加严密的包围。

但红九军的将士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在孙钰青和王书生等将领的带领下,团结一心,顽强抵抗。

接下来的会议,主要是对整个古浪城三次战斗进行经验总结。为了让总结更加全面、深入,会议决定扩大参与人员范围,将所有团级干部都纳入其中。

很快,会议现场又热闹了起来,大家陆陆续续地走进会场,找好自己的位置坐下,眼神中透露出对这场总结会议的期待。

这次的会议由红九军政委陈海颂主持,虽然陈常昊主席和总指挥以及副总指挥都列席参加,但是他们却再也没有任何的发言。

此时的陈海颂站在前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会议流程。而作为西路军主席的陈常昊则静静地坐在一旁,认真倾听着大家的发言。

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陷入沉思,似乎在思考着这些总结对整个西路军未来作战的启示。

教导团团长叶鸣宇,虽然带着绷带,但是作为第一个发言的团级干部,他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自己对这次战斗的看法。

“各位同志,这次古浪城的战斗,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战斗,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

“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枪支弹药、马匹以及食物。”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神情显得有些激动。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枪支弹药,在面对马家军的时候,我们就能更有力地进行反击,给他们更沉重的打击,好在军长带领我们,完成了对于进入古浪城内马家军的剿灭,收获了大量的枪支和弹药,包括粮食和肉类,我们红九军能够及时撤离到这里来,离不开军长的天才指挥。”

“如果有了充足的马匹,我们就能实现机动作战,灵活地应对敌人的进攻和防守。而食物,则是我们战士们能够持续战斗的根本保障。如果有了这些,我相信我们能够歼灭更多的敌人,消灭马家军更多的有生力量。”

叶鸣于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会场上响起了一阵低沉的议论声。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认同他的观点。

接着,27师最后殿后的实际指挥人,27师的政治主任易寒文站了起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然坚定。

“叶团长说得很对,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在阻击马家军的战斗中,我们的战士们都非常英勇,但是由于枪支弹药的匮乏,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靠近,却无法给予他们有效的打击。“

“而且,没有足够的马匹,我们的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能及时地支援友军或者转移阵地。”

“最后,我作为红27师最后的阻击人员,没有想到自己还能活着回来,是军长和教导团的同志给予了我和那三十名同志继续活下来的希望。”

七十三团的团长张尚达也站起身来,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充满了力量。

“这次战斗,我们团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是付出的代价也非常惨重。我们的战士们在缺乏枪支弹药的情况下,只能用血肉之躯去对抗敌人的枪炮。“

“很多战士为了保卫阵地,只能拿大刀、长矛、甚至木棍和敌人战斗,最终壮烈牺牲。我们的伤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我们却没有足够的药品和物资来救治他们。”他说着,眼中闪烁着泪花,声音也有些哽咽。

七十西团的团长李泰国,紧接着发言:“我们团在战斗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的阵地多次被敌人突破,就是因为我们的火力不够强大。“

“而且,我们的步兵火力太薄弱,无法对敌人进行有效的迂回包抄。我们只能被动地防守,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

七十五团的团长杨荣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强调了缺乏机动作战能力对战斗的影响:

“我们没有大量的战马,也没有组建专门的骑兵师,这使得我们在战场上的灵活性大打折扣。“

“敌人的骑兵可以快速地穿插、迂回,而我们却只能在原地坚守,很难对敌人形成有效的打击。我们的骑兵团原本就人数不多,而且还缺少枪支和马匹,真正能够投入战斗的骑兵力量少之又少。”

随后,27师的各团团长,以及红九军总部的团级干部,也踊跃发言,大家的发言结束后,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每个人都在思考着这些问题,思考着如何解决红九军面临的困境。陈海颂政委站起身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同志们,大家说得都很对。这次古浪三战,我们虽然歼敌数量众多,但是我们也损失惨重。我们的伤员接近 2000 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我们必须要认真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想办法解决。”

他走到墙边,拿起一块石头,在土墙上面写下了几个关键词:枪支弹药、马匹、机动作战、灵活策略。

“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枪支弹药和马匹,导致我们缺乏机动作战的能力。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与会众人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首先大家一致认为红九军应该立刻重组骑兵团,并且扩大骑兵团的编制。

“我们要让骑兵团成为我们红九军的一把利刃,能够在战场上灵活地穿插、迂回,给敌人骑兵致命的打击,同时给予我们更多的战场信息。”一名团长激动地说道。

其次,大家还提出了要与马家军进行灵活作战的策略。不再采取一味的强攻或者死守,而是以歼灭马家军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

“我们要根据敌人的特点和战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灵活多变的作战计划。不能再像之前那样,陷入被动的局面。”另一名干部补充道。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