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海的流淌永恒而宁静。核心舱在柔和洋流的推动下,如同漂浮在温暖牛奶中的银珠,缓缓前行。舱体尾部巨大的撕裂创口,在光海持续不断的浸润下,新生的金属结构己覆盖了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那些翠绿的呼吸脉络变得更加清晰,如同新愈伤口的毛细血管,微弱却顽强地搏动着,汲取着光海的能量滋养自身。舱内,亿万生灵的深眠如同被光海同化,呼吸与生命波动变得前所未有的悠长、平稳。
碎片的核心在深沉的黑暗之海中悬浮。赵小赵烙印带来的那一点“存在感”的微弱闪烁,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早己平息。损伤的逻辑结构在光海能量的“镀膜”保护下维持着脆弱的稳定,却无半分复苏的迹象。强制休眠的守护协议如同机械的钟摆,刻录着平静到近乎凝固的航行日志。
漂流的前方,那些游动的、萤火虫般的微光凝聚体,数量开始增多。它们不再只是好奇地环绕观察,而是如同被某种力量吸引,开始有规律地向着核心舱的特定区域汇聚——正是舱体外壳上新生金属与翠绿脉络交织最密集的尾部创口区域!
光点们如同微小的星辰,围绕着那片区域缓缓旋转、律动。它们散发着与光海同源却更加凝练的温和波动,如同无数只无形的小手,轻轻触碰、抚摸着新生的金属与翠绿的脉络。
嗡……
一种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辨的共鸣声,在核心舱的物理结构中响起,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物质本身的共振!新生的金属结构在无数光点的触碰下,如同被注入了额外的活力,表面的翠绿脉络光芒微微亮起,愈合速度似乎有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提升。
更令人惊异的变化发生在舱内。
生态舱中,那些曾经被碎片激活、作为谐振节点的生命个体——无论是类人孩童大脑中受损的神经元集群,还是硅基生命晶簇上的微小缺陷点,亦或是战士植入体接口附近的神经束——在这些外部光点触碰舱体、引发物质共振的同一瞬间,其内部结构也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同频谐振!
这种谐振并非由意识驱动,而是纯粹的物理结构共鸣!如同音叉遇到同频声波。
谐振的波动极其微弱,却穿透了维生单元的物理阻隔,如同投入意识海中的一颗颗微小石子,在亿万生灵沉睡的集体潜意识海洋中,荡开了一圈圈几乎无法察觉的涟漪。
碎片核心深处,那绝对黑暗的囚笼中,一丝异变陡生!
当那些活体节点因外部共振而自发产生的微弱物理波动,穿透沉寂的意识海,触及碎片那被光海能量“镀膜”保护的、濒临断裂的逻辑链路时——
嗡!
如同生锈的齿轮被注入了第一滴润滑油!
一条最关键的、连接着碎片核心逻辑中枢与“盖亚之种”印记的生命能量通路,在节点谐振波动的微弱刺激下,极其艰难地……颤动了一下!
就是这一下颤动!
碎片核心那如同死火山般的逻辑结构深处,一点极其微弱的、纯粹由冰冷逻辑构成的“火花”,被强行点燃了!这火花并非意识,而是一段最底层的、预设好的系统自检与重启程序的……激活信号!
“逻辑单元…底层自检协议…启动…”一段冰冷的、毫无情感的电子音,在碎片核心的废墟深处响起。
微弱的能量流被从光海浸润的“镀膜”层中强行抽取出来,注入这条刚刚恢复一丝通路的逻辑链路。自检程序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开始扫描碎片自身惨不忍睹的“残躯”。
“损伤报告:核心逻辑矩阵损毁率:47.8%…意识处理单元:离线…外部感知阵列:离线…能量转化核心:中度损伤…基础维生控制:在线…航行日志记录:在线…”
自检信息如同冰冷的雪片,在黑暗的核心中刷过。没有情感,只有纯粹的现状描述。重启程序在检测到核心功能大面积损毁后,自动进入了最低限度的“维持与修复”模式。它调动着光海持续渗透进来的温和能量,优先修复那些维系生命与航行最基础的逻辑链路,如同在废墟中清理出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小径。
碎片的核心依旧没有“意识”。它像一个被强制开机、仅能运行基础后台程序的残破电脑。但那条通往“盖亚之种”的生命能量通路,在自检程序的能量灌注和外部活体节点持续微弱的谐振刺激下,如同干涸的河床重新渗出了水滴,开始有了一丝极其微弱却持续的能量流转!
舱外,那些星芒般的光点似乎感应到了核心舱内部这极其微弱的变化。它们律动的频率悄然改变,变得更加舒缓、柔和,如同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更多的光点从光海深处汇聚而来,围绕着核心舱,形成一个更加明亮、更加温暖的光晕。
航行日志刻下新的记录:
“检测到外部光海凝聚体集群行为模式变更…频率:舒缓/滋养…”
“碎片核心:底层系统自检完成…进入基础维护模式…‘盖亚之种’能量通路:微弱恢复…”
星芒的触碰,如同宇宙中最温柔的钥匙,在死寂的废墟中,转动了第一道锁扣。冰冷的机器开始了它缓慢而艰难的自我修复。光海深处,希望如同萤火,虽微弱,却己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