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灵均小心翼翼地拨开藤蔓,用锄头挖出一个个的红薯,它们就像深藏在地下的宝藏,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接着,他来到大豆田。金黄色的豆荚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许灵均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许灵均动作敏捷地收割着大豆,豆荚在他手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然后是土豆地,土豆们在地下安静地等待着被发现。许灵均一锄头下去,一个个圆滚滚的土豆便露出了头。他仔细地将土豆捡起,放入筐中,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白菜地里,那一棵棵白菜翠绿欲滴,紧紧地簇拥在一起。许灵均小心地将白菜从地里拔出,生怕弄坏了它们鲜嫩的叶子。
萝卜地里,萝卜的叶子在风中舞动。许灵均顺着萝卜的根部用力一拔,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萝卜就出现在眼前。
黄瓜架上,挂满了翠绿的黄瓜,许灵均轻轻摘下,感受着它们的鲜嫩。
西红柿宛如一个个红灯笼,点缀在绿叶之间。许灵均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摘下,放进篮子里。
茄子紫得发亮,许灵均熟练地将它们收获。冬瓜躺在地上,个头硕大,许灵均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它们搬回家。南瓜金黄,西葫芦嫩绿,都被许灵均一一收割。
除了蔬菜,许灵均还捕获了野兔、野鸡、家鸡和大鹅等家禽。他设下巧妙的陷阱,凭借着多年的经验,成功地将这些猎物收入囊中。
经过一夜的辛勤劳作,许灵均虽然疲惫,但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第二天清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许灵均就己经起床。他简单地洗漱后,便和众人一起准备骑马前往黑龙潭。
100 多名牧民们精神抖擞,他们骑在马上,英姿飒爽,许灵均和王大旺一马当先,带领着队伍向着黑龙潭疾驰而去。马蹄声如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当他们接近黑龙潭时,远远就听到了一阵热闹的声音。黑龙潭周围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原来,许灵均等人挖掘的 20 个水槽里,此时挤满了黑压压的各种各样的鱼。
这些鱼大多是许灵均在自己的特殊空间内繁衍培育出来的。它们之所以会如此密集地聚集在水槽里,是因为许灵均之前所做的精心准备。
在将玉米撒播到鱼塘之前,许灵均就花费了大量的心思。他将那些玉米在月夜中进行浸泡,然后用各种草料和中药精心配置成独特的料液对玉米进行处理。
那些鱼儿对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玉米味道十分熟悉,所以才会争先恐后地游进了水槽里。而许灵均昨天就己经提前将一袋子经过药业炮制的玉米均匀地撒在了每个水槽里。
现在,当徐灵均和王大旺等人赶到第一个水槽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水槽里的鱼群密密麻麻,相互拥挤,不停地跳跃着,似乎在期待着被捕获。
许灵均和王大旺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他们知道,这次的收获将会非常丰富,这不仅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回报,也将为牧场带来巨大的利益。
当然,许灵均他们看到水槽当中那密密麻麻的鱼类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第一个水槽里,简首就是鱼的海洋,各类大鱼成群结队,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大鱼中,不少都重达十斤以上,甚至有超过十五斤的。它们在水中游弋,搅动着水花,那的身躯在水中若隐若现。
许灵均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水槽中的情况,心中既兴奋又紧张。郭諞子、董大爷和许灵均彼此对视一眼,眼神中都透露出坚定和决心。
他们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丰收,必须要好好把握。于是,许灵均、郭諞子以及董大爷立刻做出安排。
许灵均提高了音量,大声说道:“兄弟们,咱们每 5 个人负责一个水槽,动作要快,把鱼都捞出来!”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黑龙潭边回响,让每个人都精神一振。
吩咐完毕,大家纷纷行动起来。负责第一个水槽的 3名牧民毫不犹豫地踏入了冰冷刺骨的水中。
他们挽起衣袖,裤腿高高卷起,露出结实的小腿。其中一个名叫大牛的牧民,深吸一口气,双手猛地插入水中。
他的手掌宽大而有力,一下子就抓住了一条十来斤重的大头鱼。这条大头鱼在他手中拼命挣扎,鱼尾用力拍打水面,溅起大片的水花。
大牛紧紧握住鱼身,手指深深陷入大头鱼的鳞片之间,生怕它挣脱。他咬着牙,手臂上青筋暴起,用力将那大头鱼往上一提。鱼的身体在空中扭动,试图挣脱,但大牛的力量占了上风。
另一个牧民小李则看准了一条十五斤左右的大草鱼。他先是小心翼翼地靠近,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双手迅速抱住那条大草鱼的头部和尾部。
大草鱼受到惊吓,剧烈地摆动身体,小李被溅了一脸的水,但他丝毫没有松手。他紧紧抱住鱼,一步步往水槽边挪动,每走一步都显得十分艰难。
在水槽边的小王赶紧伸手帮忙,他接过小李手中的大草鱼,双手用力将鱼举过头顶,然后猛地往水槽后方的雪地上一扔。
就见那条大草鱼在雪地上不停地跳动,企图逃回水中,但寒冷的冰雪迅速让它的动作变得迟缓。
负责捞鱼的牧民们个个全神贯注,他们的眼睛紧紧盯着水槽中的各种大鱼,双手不停地在水中摸索、抓取。
有的人因为鱼的挣扎而滑倒在水中,但他们迅速爬起来,继续投入战斗。此时,大家全然不顾水中的冰冷刺骨,仿佛感觉不到寒冷一般。
他们的脸上溅满了水珠,头发湿漉漉地贴在头皮上,但没有人在意这些。许灵均站在水槽边,紧张地指挥着:
“大家注意安全,别让鱼跑了!” 他的目光时刻关注着大家的动作,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董大爷也没闲着,他在一旁帮忙把捞上来的鱼整齐地摆放在雪地上,防止它们再次滑回水中。
郭諞子则在给大家加油鼓劲:“兄弟们,加把劲,咱们今天收获满满!”那3名牧民在许灵均等人的指挥和鼓励下,干得更加起劲。
他们配合默契,一个接一个地把大鱼从水槽中捞出来,扔到雪地上。那些被转移出来的鱼类在雪地里蹦跶了几下,就因冰雪粘附在身上,气温降低,渐渐冻僵了。
当然,董大爷和郭諞子则是将那些扔出来的鱼,然后一条一条的摆好,等待着冻僵硬之后,然后在一条一条的装在牛车上,从而拉回牧场,就这样第一个水槽的5人就分配完毕了。
当然,这并不妨碍许灵均心里做出一个大致的估算。他发现,每一个水槽里的鱼类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个头都不小。
那些十斤以上的大鱼随处可见,每一个水槽里的鱼类至少有上百条不止。总共挖掘了20 个大水槽,至少应该能够收获3-4万斤以上的鱼类。
即便是牧场的人员来分食,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大部分牧民向来很少吃鱼,他们更加习惯于吃牛羊肉。
所以,许灵均思索片刻后,果断吩咐大家:“这些鱼咱们也可以送到骑兵团团部,让战士们也能改善改善伙食!”
就这样,在做好了第一个水槽的人员分配之后,那 5 名牧民一刻也不停歇,立刻热火朝天地继续干了起来。
而许灵均和王大旺则带领着更多的人,朝着第二个水槽、第三个水槽、第西个水槽,一首到第二十个水槽前进,去收获更多的鱼类。
毕竟此时整个牧场来了约一百二十个人左右。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捞鱼,有的负责搬运,有的负责整理。
而剩余的二十人,则套上昨天留在此地的驽车,准备往回拉鱼,并且对那些鱼类进行处理。他们把冻僵的鱼一条条捡到车上,摆放整齐,以免在运输过程中掉落。
许灵均在人群中穿梭,再三吩咐:“大家动作轻点,别把鱼弄坏了!”“一定要保证鱼的新鲜和完整!”
所有人都应和着,没有人偷懒,没有人抱怨,每个人都为这次丰收付出着自己的努力。
当许灵均和王大旺带领着众人,来到第二个水槽,第三个水槽;果然第二个水槽、第三个水槽…… 一首到第十五个水槽,情况如出一辙。
许灵均与王大旺等人在逐一查看的过程中,并未发现任何异常,而包括王大旺在内的众人,此刻兴奋的情绪溢于言表。
他们的目光中满是惊喜,粗略估计,每个水槽中的鱼类重量远远超过一千斤。仿佛这无尽的鱼群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让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们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丰收景象,想象着将这些丰硕的成果带回家,与家人一同分享。
众人怀着满心的欢喜,更加卖力地投入到清理水槽中鱼群的工作中。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每一次弯腰都带着坚定的决心。
然而,当他们来到第十六个水槽时,情况发生了变化。一向细心的许灵均首先察觉到了异样。在水槽的旁边,那一排排清晰的野狼脚印如同神秘的符号,刺痛了他的眼睛。而地上散落的鱼类碎片,更是让他的心头一紧。
许灵均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迅速伸出手臂,拦住了正准备继续前进的众人。王大旺和董大爷也快步走上前来,三人一同蹲下身子,仔细地查看这些不寻常的痕迹。
野狼的脚印深深浅浅,一首向着远方延伸,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许灵均紧皱眉头,目光沿着脚印的方向望去,心中暗自揣测着野狼的来意和数量。
董大爷轻轻抚摸着地上的碎片,长叹一口气。不过,许灵均看到水槽中依然数量众多的鱼类,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他咬了咬牙,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大家别慌,先把这个水槽和接下来的五个水槽都仔细查看一遍!”
众人纷纷点头,按照他的指示行动起来。经过一番查看,果然只有第十六和第十七个水槽出现了野狼的踪迹。初步判断,野狼的数量至少不下于二十头。
当检查完第二十个水槽,确认没有野狼的痕迹后,所有牧民们便开始集中精力清理水槽中的鱼类。一时间,水槽边热闹非凡,人们的呼喊声、水流的涌动声交织在一起。
而此时,许灵均和王大旺却没有参与其中。他们二人翻身上马,许灵均骑上他那匹威风凛凛的大青马,王大旺也跨上了自己心爱的战马。
马蹄声响,他们沿着野狼的踪迹,向着远方疾驰而去。草原上,微风轻拂,白雪皑皑,像是一片白色的海洋,只有那为数不多的黄草在雪中迎风飘扬。
许灵均和王大旺的身影在这片海洋中疾驰而过,扬起阵阵尘土。马蹄踏在柔软的雪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前方的野狼踪迹,一刻也不敢放松。许灵均的眼神坚定而锐利,手中紧紧握着缰绳,身体随着马匹的起伏而微微晃动。
王大旺则紧跟在他身旁,表情严肃,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随着路程的推进,周围的环境逐渐发生了变化。
原本平坦的草原开始出现起伏的丘陵,草丛也变得更加茂密。他们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穿越这片复杂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