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小路往下走,道路狭窄弯曲
周围雾气环绕,有湿气自然有水分,因为路是泥土路,有水地上也泥泞湿滑
余家几人往下走都很小心
路两边都是大亩的茶地,茶叶分多种,二塘岭的茶叶属于洱茶的一种分支
因喜好土地,名叫“金雾眉”
茶叶吸收了充足的水分,泡出来的茶水少了些茶叶的苦涩,入口偏润
因此有很多茶商来采购
这也是长幸村的重要收入之一,老人们就靠着每年的几亩茶地维持生计
走了不到二十分钟,余子月因为被余老爷子抱着,走在最前头,第一个看到下方隐隐的房屋
雾气中的房屋远远看着都是黑色的瓦房,墙面是泥土砖搭建而成,在灰色的天空下看着有些阴森
余子月和余子云自从下了这条小路都不敢说话
“阿章!”“哥!”
突然两声喊声打破现场有些寂静的气氛
余老爷子看到前方屋前出现的人,瞬间激动的喊:“姐!”“阿国”
余家众人纷纷往声音的方向看去
就见到下面屋子门前陆陆续续的走出几个人,打头的是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妇人
老妇人头上裹着一条蓝色布巾,身上穿着一件蓝色的布衫,布衫外面套了一件灰色的马甲
虽然头发花白,但是老妇人眼睛炯炯有神,眉眼跟余老爷子有五分像,正是余老爷子的姐姐余生花
后面跟着出来的是余老爷子的二弟余正国
余正国行二,比余老爷子小两岁,长相跟余老爷子有几分相似,但余正国五官菱角更柔和一些,没有余老爷子的锋利
两人看到余正章都很激动,余家就四个孩子,彼此之前感情都很深厚
余老爷子因为在忙村定居的原因,四兄妹只有每年祭祖的时候才能聚上一聚
虽然两方都看到了彼此,但是还是隔了一些距离
等余老爷子带着杨秀萍几人走到屋前,才看清了屋前的众人
余生花带着丈夫林志华和儿子林海山,余正国带着儿子余安幸,还有余家上一辈堂叔余景洪和余景城,余家子辈的余正品
余正章一抬眼就看到两位年事已高的堂叔杵着拐棍站在后面
连忙走到两位老人跟前,弯腰恭敬的喊:“二叔,三叔”
余景洪和余景城看到余正章神色激动:“阿章回来了,好,真好”
“这是阿萍吧”余景洪眯着眼睛,看着杨秀萍问道
杨秀萍也上前对着两个老人说:“是的,二叔,三叔,我是阿萍”
余景城笑着说:“也是有段时间没见了,你爸前不久还来跟我们拜过年呢”
杨秀萍一听,笑得更真诚了些:“我还没回家呢,我爸去拜二老,也是去沾沾您二老的福气”
杨秀萍也是长幸村的,父亲杨致富是长幸村的村支书,和林志华是搭档,两人也共事了很多年
女儿杨秀萍嫁给了余家长子余正章,杨家和余家也成了拐着弯的亲戚
看到余正章怀里的余子月,余生花笑着说:“这就是月月?长得可真好”,说完笑着摸了摸余子月的头
余正国也附和道:“是长得好,将来一定有出息”
两人心想,自家弟弟、哥哥看中的孩子,一定是好的
爱屋及乌,两人也喜欢余子月
余老爷子听着两人这话,笑得开心得不行
忙跟余子月说:“月月,快跟大奶奶和小爷爷打招呼”
余子月乖乖的喊:“大奶奶,小爷爷”
“哎,月月真乖”
说着又指着余景洪和余景城说:“这是太爷爷”
余子月又喊:“太爷爷”
余景洪和余景城虽然对自家侄子宠孙女有点惊讶,但是也笑着应道:“哎,月月乖”
“姐,姐夫”杨秀萍也朝着余生花和后面的林志华打招呼,面上是难得的乖巧样子
“哎,阿萍,有段时间不见了”余生花笑着对杨秀萍说
面对这个大姑姐,杨秀萍一向是尊敬的
余生花身为余家大姐,一直是个很有责任和担当的人
当年为了余家能顺利定居在长幸村,果断选择嫁给当时还是村子儿子的林志华
维系了余家在长幸村的关系,使得余家在长幸村有了依靠,安稳定居
嫁到林家后,在看到社会形式变化和长幸村的局限后,余生花也积极支持余老爷子在年轻的时候出去找活,跳出农村的局限
因为余老爷子的长子身份,老爷子当年准备离开长幸村时还遭到了余家长辈们的阻止
但是在余生花多次的游说下的,余老爷子才能顺利出村
否则,凭当时余家众人的阻拦,余老爷子作为余家主支长子,是不可能离开长幸村的
余正花也跟站在余老爷子后面的余安益沈兰几人打招呼
看着面前的两个侄子,余生花眼里满是欣慰,只是视线转到余安能身上时,顿了一下
看到余生花视线扫过自已,余安能立马凑上前笑呵呵的打招呼:“姑妈”
“哎,阿能”
余生花应了一声,一言难尽看着小侄子,心想就弟弟这个儿子不着调,看着不像个聪明的
看了看余老爷子身后,余生花疑惑的问:“阿则呢”
余正章说:“车子坐不下,阿则一家是坐客车来的,估计还得一会”
余生花一听,点了点头:“也是,那我们先进去坐吧”
众人才簇拥着余老爷子一家进到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