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杀完年猪后,杨秀萍就准备带着沈兰去打糍粑
昨天余子月大伯余安然打了电话回来,说大年三十前一天带老婆孩子回来,可把老太太高兴坏了
想到大孙女余子倩喜欢吃糍粑,杨秀萍又忙活起来,大孙女爱吃的,那肯定要安排
于是昨天晚上,杨秀萍又让沈兰和余庆芳两人把糯米泡好,准备第二天去别人家打
这个年代,打糍粑需要用石墨工具打,打糍粑还得有技巧
对于平时干农活就很辛苦的农村人来说,这个技术大家平时没时间琢磨,所以村里就只有两家人会,一家是上寨的周家,一家是中原的方家
方家就是李春海的前任妻子方珠家,因着余安益和李春海的关系,所以方家肯定不能去的
往年余家都是去周家打,今年也是如此
会这打糍粑技术的是周家老二周红衣,周红衣是招婿的
周家老太太陈桂花一共生了五个女儿,还死了一个,周家算是良善人家,也没法,所以就打算在四个女儿中挑一个招婿
按理说应该是老大招婿,但是周家老大周红娟跟外村人好上了,非要嫁,周家只能把眼光放在老二周红衣身上
周红衣也是个能人,这打糍粑别看听着简单,但是需要在糯米刚蒸熟的时候就打,既需要手能耐热,也需要有把子力气
周红衣为了练这技术,手常年通红,都是烫的
杨秀萍带着沈兰到周家时,村里已经有人在排队了
“哎呦,老姐姐,你咋来了”陈桂花看到杨秀萍进到自家,也是一脸惊奇
杨秀萍可是村里老太太中的富贵花,一般不喜欢和村里老太太来往,因为杨秀萍觉得村里老太太埋汰,不爱干净
但是并不代表杨秀萍在村里就没个说话人,陈桂花就是杨秀萍看得上眼的一个
主要敢在村里招婿的,周家可是忙村第一人
周老头周大刚还没有意见,可想陈桂花是个有能耐的,杨秀萍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这不是有段时间没来找你了,正好家里准备打点糍粑,就来找你唠唠嗑”杨秀萍说道
杨秀萍回忙村也有段时间了,终于找到个说话人,也是开心不已,进周家院子就和陈桂花聊上了
“婶子好”站在旁边的沈兰也跟陈桂花打了个招呼
“哎,阿兰也来了啊,快进来吧”陈桂花应了沈兰后,又接着对杨秀萍说:“姐姐,你这个儿媳妇可娶得不错啊”
杨秀萍听到陈桂花这么一说,也忍不住心里自得起来,虽然沈兰是儿子自已找的,跟自已也没啥关系,但是老太太就喜欢听好听话
面上还是忍不住谦虚道:“哪有,红衣才是真的能干”,杨秀萍也互夸了一下
两人一番对话,可算是把人情世故拿捏得明明白白,两人都被对方的话说的心情舒畅,话都说到了对方点子上
“阿兰,快去吧,红衣在磨坊里面,你直接过去就行”
陈桂花交代了沈兰一声,就拉着杨秀萍去屋里
沈兰看着两个老太太激动的步子都快了起来,忍不住轻笑一声
沈兰走到磨坊里头,就看到里面有三个人,一个女的正在打糍粑,正是周红衣,还有一个男的在打配合,是周家招的女婿黄信明
坐在板凳上等的正是李树平新娶的媳妇赵芳,还都是熟人
几人看到沈兰进来,忙打招呼:“阿兰,来了啊”“嫂子好”
沈兰对着几人笑了笑说:“是的,红衣姐,我今天也来打点糍粑”,说完,把背上背的糯米放在地上,然后在旁边坐了下来
坐在旁边的赵芳忍不住偷偷打量起沈兰
刚嫁到李家,赵芳就见证了余家上门感谢老公李树平的场景,所以对余家印象深刻
沈兰感受着旁边的目光,忍不住笑着开口说:“阿芳,阿平呢?”
听到沈兰突然说话,还是问自家老公,对于新婚媳妇来说,赵芳忍不住羞涩了一下
然后开口说:“阿平在家里喂猪,说是一会来接我,让我先上来打着”
说着心里也是止不住的甜蜜,李树平是个踏实人,人也细心,对自已很好
“阿平人是真不错,你又温柔,你们俩啊可真是绝配一对”沈兰笑着说
沈兰听到李树平的细致,内心也是感到一丝羡慕,自家老公余安益可没有这么紧着自已的时候
周红衣听到赵芳的话也是一阵羡慕
忍不住看向自家老公黄信明,就看到黄信明正在木讷的打着糍粑,没有一点反应的样子,忍不住心里又一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