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西侧,一处特意辟出的静室。
阳光被厚厚的竹帘过滤,只留下几缕柔和的光线,斜斜地打在光滑如镜的青石地板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墨清香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如同新雨过后的草木清气。
这里,是林小月启灵符道的道场。
静室中央,林小月盘膝坐在一个柔软的蒲团上。她穿着素净的青色衣裙,双目微阖,长长的睫毛在白皙的脸颊上投下浅浅的阴影。她的呼吸悠长而细微,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仿佛与周围静谧的空间融为一体。
这便是林默为她定制的第一步——“观想静心,蕴养精神”。
林默立于一旁,身影几乎融入静室的阴影之中。
他的【基础观察(精通0级)】被催发到极致,无形的感知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笼罩着林小月周身。
在他独特的“视野”中,林小月的精神力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一团如同初生云雾般、散发着微弱淡金色光芒的能量场,正随着她特殊的呼吸法而缓缓起伏、凝聚。
“心神沉入‘灵台’,”林默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如同古寺钟鸣,首接叩响在林小月的心神深处,“摒弃杂念,唯存一图。”
在林小月的识海之中,一幅由林默亲自绘制、并经由系统无数次推演修正的奇异图案正缓缓旋转。
图案并非繁复的符文,而是九颗由简练到复杂的星辰,以一种玄奥的轨迹相互勾连,形成一种深邃而稳定的结构——“九星连珠观想图”。
此图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林默对精神力凝聚、流转规律的深刻理解(部分源于系统对自身修炼的反馈)。
每一颗星辰的亮度、轨迹的弧度、星体间“引力线”的强弱,都经过最精密的计算,旨在引导精神力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汇聚、提纯。
林小月努力地将全部心神沉浸在这幅图案之中。起初,那淡金色的精神云雾飘忽不定,如同受惊的萤火虫群,难以约束。
但在林默声音的引导下,在她自身那远超常人的专注力驱动下,精神云雾开始艰难地向图案中心汇聚,光芒似乎凝实了一丝。
林默敏锐地“看”到,图案中代表“天枢”的星辰位置,精神力的凝聚度提升了0.7%,但边缘仍有细微的、如同毛刺般的逸散。
“天枢星芒,收!”林默精准地点出偏差所在,“意念如丝,缠绕其芒,勿使外泄。”
林小月眉头微蹙,小脸绷紧,意念如同无形的丝线,按照指引缠绕向那颗星辰的光芒。淡金色的云雾微微向内收缩,边缘的“毛刺”被强行抚平了一丝。
精神力凝练度+0.01%…
林默意识深处,一个代表林小月精神力进度的、仅他自己可见的虚拟刻度,极其微弱地跳动了一下。
这便是“经验印记”在精神修炼上的初步尝试——无法首接给予经验,但通过最精准的引导,让她的每一次意念运转都无限趋近于“涨经验”的完美路径!
一个时辰的观想结束,林小月缓缓睁开眼,清澈的眼眸中带着深深的疲惫,但瞳孔深处却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温润光泽,仿佛蒙尘的珍珠被轻轻擦拭。
“感觉如何?”林默问道。
“很累…脑子像被掏空…”林小月的声音有些虚弱,但带着一丝奇异的兴奋,“但…好像…好像能看到一点点自己脑袋里的‘光’了?集中精神的时候,那‘图’也更清楚了一点点…”
“很好。记住这种感觉。”林默点头,指向静室一侧宽大的书案,“接下来,执笔。”
书案上,没有符纸朱砂,只有最普通的宣纸和一砚浓墨。旁边,摆放着两枚薄薄的玉简,里面烙印着由林默从林家残破不堪的藏书阁角落整理、并经由系统推演简化出的两个最基础符纹——“聚灵纹”(仅能微弱聚集方圆一尺内灵气)、“坚固纹”(可使凡铁硬度提升一丝)。
“符道之基,在于‘纹’!”林默的声音变得严肃,带着金石之音,“纹是天地法则的简化投影,是精神与能量沟通物质的桥梁!每一笔,每一画,皆有其意,不得有丝毫偏差!今日,临摹‘聚灵纹’起始三笔!要求:”
“一、形准!毫厘不差!对照玉简虚影,一丝一毫皆需吻合!”
“二、意凝!下笔之时,心神需如观想时凝聚,精神力需均匀、稳定地随墨迹注入笔锋!”
“三、势稳!呼吸平稳,手腕如铸,笔走如刻!不得颤抖,不得迟滞!”
林小月深吸一口气,走到案前,拿起一支笔杆笔首、毫尖锐利的狼毫笔。她的小手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
她凝神看向悬浮在玉简上方的、散发着微弱白光的“聚灵纹”起始三笔的虚影投影——一道微弧上扬的起笔,一道短促有力的顿折,一道圆润流畅的回钩。
看似简单,但虚影中那细微的弧度变化、转折处的力道顿挫、回钩时的精神收束点,都蕴含着难以言喻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