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基层干部的乡村蜕变之路

第16章 新貌展新程

加入书架
书名:
两代基层干部的乡村蜕变之路
作者:
深见镜
本章字数:
2642
更新时间:
2025-05-29

随着赵总的落网和省纪委的深入调查,河顺村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进入了快车道。龙建国作为村里的主心骨,每天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他不仅需要协调各方资源,还要处理村民在搬迁和保护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古槐广场上,工人们正在搭建临时指挥所。龙建国拿着图纸,与设计师反复核对新区规划的每一个细节。他坚持要让新区的建筑风格与古村相协调,既要有现代生活的便利,又要保留乡村的质朴气息。每一个角落的设计,他都要亲自过目,确保既符合实用性,又能与古村的风貌相得益彰。

一天傍晚,龙建国正准备回家,却看到村口聚集了一群人。他快步走过去,发现村民们围着一台挖掘机,情绪激动。“这棵树不能挖!它在这里长了十几年了!”王婶子扯着嗓子喊。“这是新区规划的一部分,得移走。”挖掘机师傅无奈地说。

龙建国挤进人群,了解情况后立刻拍板:“停下!新区绿化要保留原有树木,能移栽的尽量移栽,不能动的就地保护。”王婶子抹着眼泪连声道谢。龙建国却皱起眉头——新区建设涉及的树木有上百棵,逐一评估保护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

“小王,”他转身对村委会的年轻人说,“从明天开始,你带人统计新区范围内所有树木,能保留的绝不砍伐。另外,去县里请移栽专家指导。”小王点头应允,立刻着手安排。

夜色渐浓,龙建国独自走到古槐下。树上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随风飘动。他的手机突然响起,是远在省城的郑教授:“老龙,省里批了专项培训资金,让你们村派几个人去学习古建筑修缮技术。”

龙建国眼前一亮:“这太好了!我们正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过,”郑教授话锋一转,“培训周期三个月,期间村里修缮工作可能受影响。”龙建国犹豫片刻:“我派龙磊带队去学,他学历高接受快。这边我再请县里的师傅先顶着。”挂断电话,他抬头望向星空。三个月对儿子来说是个机遇,但村里正忙,父子俩能兼顾得了吗?

就在这时,龙磊拿着一份修缮进度表走了过来:“爸,我在修缮老宅时发现一些结构问题,可能需要更专业的技术。”龙建国将郑教授的提议告诉了儿子。龙磊沉思片刻,点了点头:“爸,我去。这对我和村子都是一次机会。”

父子俩回到办公室,开始详细规划培训事宜。龙建国决定在儿子培训期间,邀请县里的古建筑专家来村里指导修缮工作。同时,他安排村里的年轻人协助专家,确保修缮工作不受影响。

接下来的几天,龙建国忙得不可开交。他在村子里奔波,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新区建设与古村保护同步推进。村民们看到他的辛勤付出,纷纷自发加入到建设中来。一些有手艺的村民主动参与新区的装饰工作,为新建筑增添了许多乡村特色。

在古建筑修缮方面,龙磊带领的团队经过专业培训后,带回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他们在修缮过程中,不仅注重外观的恢复,更重视结构的加固和保护。老宅在他们的巧手下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顺村的新貌逐渐显现。新区里,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周围绿树成荫,花香西溢。古村里,修缮一新的老宅、祠堂与古槐相映成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龙建国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全村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河顺村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