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撼长安

第7章 厨艺比拼

加入书架
书名:
五味撼长安
作者:
夜砂
本章字数:
3456
更新时间:
2025-05-25

十月十一,尚食局的天井落满枫叶。陈延之刚把乌骨鸡焯水,就听见孙厨子的银柄刀敲着铜盆响。

"陈师傅,刘典膳说了,今儿个咱比一比,就按宫里的老规矩——秋日滋补宴,三局两胜。"

禄儿攥着抹布的手首发抖,袖口的「禄」字白布蹭到案头的芡实。

"陈师傅,他们指定用大雁肉和金菊,分明是刁难!"

陈延之却笑了,系统光屏的「食材解析」正在闪烁,大雁肉性温,金菊味苦,正好对应「秋日防燥」的主题。

刘典膳的钥匙串在廊下叮当响,他摸着山羊胡笑出满脸褶子。

"规矩是老祖宗定的,第一局比热菜,第二局比汤羹,第三局..."

他特意顿了顿。

"比咱尚食局的看家本事——雕花冷盘。"

孙厨子的银柄刀在掌心转了个花,刀刃映着陈延之袖口的「乙」字徽记。

"输了就滚回西市卖饼,如何?"

卯时三刻,陈延之盯着案板上的大雁胸脯肉。系统的「食材相生」图谱显示,大雁肉配西域肉豆蔻,可去腥味增温补。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取来江南的桂花酒,将肉片浸在加了冰屑的酒液里——这是系统「低温慢腌」的技巧,能让肉质更嫩。

孙厨子的锅里己经飘出香料味,他正用传统手法爆炒大雁肉,配着茱萸和生姜。陈延之不慌不忙,将腌好的肉片裹上金菊粉,用胡麻油煎至金黄,最后淋上用菊花蜜熬的酱汁。禄儿瞅着盘子里的「秋露凝香鸭」,肉片上的金菊碎像落满秋霜。

"陈师傅,您这法子,比咱尚食局的火爆腰花还好看十倍!

第二局刚开,孙厨子就祭出杀手锏——用大雁骨熬汤,加了八种温补药材,汤面浮着层红亮的油花。陈延之却选了大雁翅尖,系统提示「翅尖主筋,最宜煲汤」,他将翅尖用纱布包好,放在陶罐里,底下垫上烧热的鹅卵石,再注入温水。

禄儿眨着眼睛数时辰。

"陈师傅,别人用大火,您咋用石头煨汤?"

陈延之盯着陶罐上的热气。

"大雁骨火性大,石头煨汤好比以文驭武,能慢慢熬出骨髓里的精华。"

三时辰后揭盖,汤色清亮如琥珀,飘着几瓣焯过水的金菊——这手「石烹菊髓汤」,连刘典膳的钥匙串都忘了晃动

最险的是雕花冷盘。孙厨子的「金菊鲈鱼脍」刀工精细,鱼肉片成菊花状,配着腌制的金菊瓣,端的是尚食局的看家本领。陈延之却盯着系统的「游丝刀法」进阶提示,将大雁肝冻成冰块,用桑刀切成半透明的薄片,层层叠成枫叶形状,中间点缀金菊蕊和蜂蜜冻。

"这...这冷盘咋还冒着冷气?"

禄儿惊呼。陈延之笑而不语——他悄悄用了冰室的天山冰,将食材低温定型,肉片薄得能透出案头的木纹,枫叶的脉络都是用刀尖一点点挑出来的。当他捧起「霜叶映金菊」,连太医院的李院正都忍不住前倾。

"这刀工,竟比太医署的戥子还精准。

巳时正,长孙皇后带着尚食局老匠人们亲临评判。孙厨子的热菜虽香,却被老匠人指出「茱萸抢味,失了大雁本鲜」。汤羹虽浓,李院正却皱眉。

"药材过杂,反伤脾胃。"

轮到陈延之,皇后浅尝「秋露凝香鸭」,舌尖的菊花蜜与肉豆蔻香在口中打转。

"肉嫩而不柴,甜中带辛,倒像是把秋日的阳光都熬进了酱汁里。"

她望着冷盘的枫叶造型,指尖轻点案头。

"冷盘用冰,既应了秋霜,又保了食材本味,这份巧思,倒是开了尚食局的先河。"

酉时初,刘典膳的山羊胡笑得更弯了,他捧着银柄刀鞘走向陈延之,刀鞘上的双鹤纹比往日亮三分。

"陈师傅三局全胜,按规矩,该升甲等庖丁了。"

孙厨子的银柄刀终于不再晃动,他别过脸去,却忍不住瞅向陈延之的新徽记——袖口的「甲」字旁边,多了朵小小的金菊。

禄儿举着新领的金丝围裙跑过来,围裙上绣着半只展翅的鹤。

"陈师傅,这是皇后娘娘赏的!"

陈延之摸着发烫的玉坠,系统光屏的「宫廷厨艺认可」进度条跳到68%,奖励栏的「高级雕花技艺」正在闪烁。他知道,这场比拼赢的不只是一把银柄刀,更是让尚食局的老匠人们,第一次正视市井厨子手里的菜刀,也能雕出比宫廷更美的花样。

而远处,太极宫的飞檐上落着几片金菊瓣,陈延之望着尚食局的灶台,忽然想起西市的胡麻饼摊子——那时的他,何曾想过,揉面的手能雕出大雁肝的霜叶,熬汤的罐能煨出骨髓里的春秋?玉坠的热度渐渐平复,却让他眼底的光更亮了——在这宫廷的膳食江湖里,真正的威望,从来不是靠银柄刀上的花纹,而是刀刃下能让贵人点头的真滋味,和永远比别人多走一步的巧心思。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