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叶沫兮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蒲锦继刚挂断一通电话,眉头紧锁地走到她身边。
“马来西亚那边有动静了。”他说,“客户对我们的首批样品提出多项修改意见,甚至……考虑终止合作。”
叶沫兮放下手中的资料,抬头看着他,眼神没有一丝慌乱。
“他们具体提了什么?”她问。
蒲锦继将一份文件递到她面前:“包装不符合国际运输标准、缺少必要的认证标识、部分产品设计存在文化敏感问题……”
叶沫兮快速翻阅着内容,脸色渐渐凝重。
“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海外市场的复杂性。”她低声说。
王姐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一叠厚厚的翻译资料,一脸疲惫。
“我查过了,东南亚各国的标准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互相冲突。”她说,“比如一款玩具,在马来西亚没问题,在印尼就可能被认定为宗教冒犯。”
叶沫兮点头:“这是个大问题。”
“那怎么办?”王姐问,“现在退回来重新改,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不退。”叶沫兮果断地说,“立刻联系设计师团队,连夜赶工修改有问题的产品设计。同时,安排专人对接客户,逐条回复他们的反馈,并承诺尽快提供整改方案。”
蒲锦继看着她:“你是想用诚意打动对方?”
“没错。”她站起身,目光坚定,“海外市场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要做的是建立长期信任。”
几天后,经过彻夜奋战的团队终于完成了整改方案。叶沫兮亲自带着修改后的样品和详细的说明文件,再次与马来西亚采购经理进行视频会议。
赵志刚依旧是翻译,但这次他的英语明显比上次流利了许多。
“这是我们根据贵方意见做出的调整。”叶沫兮通过屏幕展示着新设计,“包括包装、认证标识以及文化适配方面的问题,我们都己一一解决。”
对方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你们的态度让我很欣赏。”
会议结束后,蒲锦继送走技术人员,回到办公室时,叶沫兮正站在窗边发呆。
“你觉得他们会接受吗?”他问。
“不确定。”她回过头,“但至少,我们争取到了一次机会。”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事情终于步入正轨时,新的麻烦接踵而至。
“货物在港口被扣留了。”王姐匆匆跑进办公室,脸色苍白,“说是出口报关资料不齐全。”
叶沫兮猛地站起:“谁负责这批货的报关?”
“是刘婶介绍的一个老关系户,以前都没出过问题。”王姐咬牙道,“但现在海关突然严查,资料上只要有一丁点瑕疵都会被卡。”
蒲锦继皱眉:“会不会有人故意设局?”
叶沫兮没有说话,而是拿起电话拨给了她在外贸部门的朋友。
“帮我查一下,最近是不是有针对我们公司的特别审查。”
几分钟后,她挂断电话,神情冷峻。
“果然。”她说,“有人在背后动了手脚。”
蒲锦继立即展开调查,发现那家负责报关的老关系户确实在流程中被人下了套——有人提前泄露了他的操作习惯,并伪造了一份假资料混入其中,导致整批货物被拦下。
“周宏涛的人?”王姐问。
“不排除这个可能。”蒲锦继道,“但我们还发现,林振南的一位旧部,最近也在接触这家港口公司。”
叶沫兮听完,缓缓吐出一口气。
“看来,他们是真的坐不住了。”
她转身走向办公桌,拿出一张地图铺开。
“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货运渠道。”她说,“不能总依赖别人的关系网。”
蒲锦继点头:“我己经联系了几家国际物流公司,他们愿意提供初步报价。”
“好。”她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海外供应链。”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团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运转状态。王姐带队重新整理所有出口资料,确保每一项都符合国际标准;赵志刚则被送往外语培训班,每天只睡西五个小时;生产部门日夜加班,不断优化产品细节。
与此同时,叶沫兮也开始在本地高校物色外语能力强、熟悉国际贸易的学生,组建专业的外贸团队。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卖出去。”她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而是要让我们的品牌,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可靠选择。”
会议结束己是深夜,叶沫兮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一封来自马来西亚客户的邮件。
“感谢你们的迅速响应。”信中写道,“我们会继续观察你们的表现。但请记住,市场不会给第二次机会。”
她轻轻一笑,将邮件转发给蒲锦继。
“他们还在看。”她说,“所以我们必须做得更好。”
第二天清晨,蒲锦继带来一个消息。
“林振南的代表己经抵达广城。”他说,“据说是来考察几家外资企业的运营情况。”
叶沫兮抬眼看他:“你觉得,他是来看我们的?”
蒲锦继点头:“很有可能。”
她沉思片刻,忽然笑了。
“那就让他好好看看。”她说,“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把产品卖出国门的。”
窗外,阳光洒落,新的一天开始了。
叶沫兮起身,推开窗户,迎面吹来的风带着海的气息。
“蒲锦继。”她忽然开口,“帮我再约一次视频会议,我要亲自和那位采购经理谈谈。”
蒲锦继看着她的背影,轻声应了一声。
“是。”
她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天际线,嘴角微微扬起。
“这一次。”她低声道,“我不会再让他们轻易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