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计划顺风顺水地推进着。
几天后,庙会热热闹闹地开场了。叶沫兮他们的摊位前,围满了人。街头艺人卖力表演,精彩的节目引得阵阵喝彩。叶沫兮和蒲锦继趁机推销商品,精美的收纳盒、漂亮的头绳发卡,让人目不暇接。顾客们纷纷掏钱购买,销售额蹭蹭往上涨。
晚上收摊时,叶沫兮看着满满一箱钱,笑得合不拢嘴:“今天赚大发了!这庙会真值!”蒲锦继也满脸笑意:“是啊,照这样下去,咱们的生意肯定越来越好。”
此后,他们的生意越发红火。村里村外的人都知道了他们这儿有新奇又实用的玩意儿,顾客像潮水一般涌来。原本空荡荡的仓库,变得满满当当,货物进进出出,忙得不可开交。
一天中午,烈日高悬。叶沫兮正忙着清点货物,刘婶风风火火地跑进来,喘着粗气:“沫兮啊,不好啦!对面街新开了一家铺子,卖的东西跟咱们差不多,价格还比咱们便宜好多!”
叶沫兮心里“咯噔”一下,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和蒲锦继一起赶到对面街。只见那家铺子门庭若市,顾客们正兴致勃勃地挑选商品。
一个大妈拿着头绳,乐呵呵地说:“这家的头绳真便宜,比之前那家划算多了!”另一个大叔也点头附和:“是啊是啊,以后就来这儿买了。”
叶沫兮眉头紧皱,心里一阵焦虑。这时,蒲锦继指着旁边的一张海报,气愤地说:“你看,他们还在恶意诋毁咱们,说咱们的东西质量差!”叶沫兮凑近一看,海报上写着醒目的大字:“拒绝劣质,选择实惠!”下面还配了几张对比图,把自家的产品说得一无是处。
回到店里,叶沫兮坐在椅子上,陷入沉思。她双手托腮,努力回忆现代商业知识。突然,她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些应对策略。但这毕竟是70年代,不能完全照搬现代的方法,还得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院里。叶沫兮把蒲锦继和刘婶叫到一起,讨论应对同行竞争的办法。
刘婶率先发言:“要不咱们也降价?薄利多销嘛。” 蒲锦继皱了皱眉:“降价不是长久之计,咱们的成本摆在那儿,降太多就没利润了。”
叶沫兮点点头:“刘婶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蒲锦继说得也对。咱们不能盲目降价。我觉得可以提升服务质量,给顾客更好的购物体验。”
刘婶有些疑惑:“啥叫提升服务质量啊?” 叶沫兮解释道:“就是顾客来买东西的时候,咱们更热情周到一些,帮他们挑选合适的商品,还可以提供一些小赠品。”
蒲锦继摸着下巴思考:“这是个办法,不过还得优化一下产品。咱们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功能或者新款式。”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最终,他们制定了一个初步方案:一方面提升服务质量,培训员工更加热情礼貌地接待顾客;另一方面优化产品,设计一些新的收纳盒款式和头绳发卡样式。
第二天一早,叶沫兮就开始行动。她把员工们召集起来,进行服务培训。她亲自示范,如何微笑、如何与顾客交流。员工们学得有模有样。
同时,蒲锦继带着几个心灵手巧的工人,开始研究新的产品款式。他们找来各种材料,剪剪、缝缝、粘粘,忙得不亦乐乎。
几天过去了,新的产品陆续出炉。一款带有分层设计的收纳盒,能更好地分类放置物品;还有一款头绳,上面镶嵌了彩色的珠子,显得格外漂亮。
叶沫兮信心满满地把新产品摆上货架,期待着能吸引更多顾客。然而,市场反馈却没有那么理想。虽然有一些顾客称赞新产品不错,但整体的客流量并没有明显增加。那些被低价吸引过去的顾客,依旧没有回来的迹象。
叶沫兮站在空荡荡的店里,眉头紧锁。这时,一个神秘人悄悄走进店门,压低声音说:“你以为这点改变就能扭转局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