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风站在天机城外的山岗上,望着远方那座熙攘喧嚣的巨城,心中一片清明。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舞台,而这个舞台,才是真正检验实力的地方。
玄羽在他身旁伸了个懒腰,语气轻松:“你说咱们这次去,会不会被那些大宗门的天才按在地上摩擦?”
“如果怕被摩擦,就别来。”云逸尘慢悠悠地扇着蒲扇,嘴角带着几分调侃,“不过嘛,辰风这小子现在可是有七十二般变化的人了,谁敢轻易动他?”
辰风笑了笑,没有接话。他知道,真正决定命运的从来不是天赋,而是准备和努力。这一路走来,他早己明白:强者之所以强,并非天生,而是因为他们从未停下变强的脚步。
三人一路同行,回到家族驻地后,辰风便一头扎进了自己的修炼室中。
桌上摊开了一堆从遗迹中带出的典籍与玉简,有的泛黄残破,有的则依旧散发着淡淡的灵光。辰风盘膝坐在地上,一本一本地翻阅、整理,将其中的功法、法术、心法一一归类。
“这些传承,有些是远古大能留下的秘术,有些则是配合七十二般变化使用的特殊神通……”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玄羽推门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辰风正专注地记录着什么,桌上的纸张己经堆成了一小摞,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仿佛生怕遗漏任何细节。
“你这是要写本《洪荒百科全书》吗?”玄羽忍不住打趣道。
“资料越多,准备越充分。”辰风头也不抬地说,“修仙交流会可不是儿戏,各大宗门、世家都会派出精英弟子,甚至还有不少散修中的高手。我必须确保自己能在关键时刻拿出压箱底的手段。”
玄羽挠了挠头,坐到他旁边:“那你打算怎么安排?要不要我也帮你查点资料?”
辰风终于抬起头,露出一丝笑意:“你要是愿意帮忙,那就太好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两人几乎泡在了家族藏经阁中。辰风负责整理自己掌握的功法,而玄羽则负责搜集其他势力可能在交流会上展示的法术信息。
“你看这个,青阳宗的‘九霄雷诀’,据说练到极致可以引动天劫之力。”玄羽拿着一本古籍,兴奋地指着其中一页。
辰风接过一看,眉头微皱:“这门法术虽然霸道,但修炼门槛极高,而且容易走火入魔。如果是他们派来的弟子,大概率不会用这招。”
“那这个呢?”玄羽又翻出一页,“赤焰谷的‘焚天火掌’,威力不小,听说他们宗主年轻时就是靠这门法术成名的。”
辰风认真地看了一遍,点头道:“这门法术倒是值得留意。它的核心在于火焰凝练,若是在战斗中突然施展,确实有可能打个措手不及。”
两人一边讨论,一边将重点法术标记出来,再结合辰风自身的七十二般变化,研究应对之策。
与此同时,辰风也开始尝试融合新获得的神通。他发现,一些法术之间存在微妙的联系,若能巧妙运用,完全可以在战斗中形成连锁反应。
比如“千幻化形”与“虚空步”的组合,可以让对手难以判断他的真实位置;而“雷霆真身”配合“金蝉脱壳”,则可以在关键时刻保命反击。
玄羽看着辰风不断尝试新的组合方式,忍不住感叹:“你这家伙,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只是想活得久一点罢了。”辰风淡淡一笑,眼神却透出一股沉稳与坚定。
随着交流会的临近,辰风的准备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他开始调整自身状态,每天清晨练习变化之术,午时研读法术,傍晚则进行实战模拟。
每一次演练,他都力求完美。哪怕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偏差,也会反复纠正。
玄羽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你这也太拼了吧?”
“这不是拼不拼的问题。”辰风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是必须做到的事。我们不知道会在交流会上遇到什么样的对手,如果因为一点疏忽输了,那可不只是丢脸那么简单。”
玄羽沉默片刻,忽然站起身来:“好,既然你这么认真,那我也不能拖后腿!”
从那天起,玄羽也开始加强训练。他不像辰风那样拥有七十二般变化,但他也有自己的优势——对灵气的掌控极为精准,战斗节奏感极强。
两人白天切磋,晚上总结,渐渐摸索出一套默契的配合方式。
某日夜里,辰风独自一人站在庭院中,抬头望向夜空。星辰如织,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古老的秘密。
他缓缓闭上眼,体内灵气流转,一道道法术在脑海中浮现。他试着将几种不同的变化融汇贯通,试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战斗体系。
就在这一刻,他忽然感受到胸口一阵悸动——那种异样的感觉再次出现,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
辰风猛地睁开眼,眼神中闪过一抹惊疑。
“这股气息……难道是?”
他低头看向胸口,那里似乎藏着某个尚未解开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或许正是他未来成长的关键。
“看来,这场交流会不仅是一次挑战,更是一场机遇。”
翌日清晨,玄羽推开房门,发现辰风己经站在院中,一身青袍随风轻扬,整个人看上去神采奕奕。
“昨晚睡得不错?”玄羽笑着问。
“昨晚……有点收获。”辰风目光深邃,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走吧,该出发了。”
两人收拾妥当,踏上了前往天机城的旅程。一路上,玄羽兴致勃勃地聊着各种关于交流会的传闻,而辰风则默默前行,思绪早己飞向即将到来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