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云岭县寂静如墨。林知夏躲在废弃的粮仓里,手指颤抖地着那枚子弹壳。月光从墙缝漏进来,照在孔雀蓝发卡上,泛着幽幽冷光。
"发卡......"赵大雷最后的话在耳边回响。
林知夏突然意识到什么,仔细检查发卡的背面——那里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凹槽。她用指甲轻轻一撬,发卡竟然弹开了,露出里面藏着的一张小纸条!
纸条上是父亲熟悉的笔迹:"配方在弹壳夹层,加热即现"。
心脏狂跳,林知夏将子弹壳靠近煤油灯的火苗。几秒钟后,弹壳的金属表面开始变色,渐渐浮现出一行行细小的字迹——完整的QL-70改良配方!
"原来如此......"她喃喃自语。父亲将配方一分为二,一半藏在弹壳里,一半......她猛地想起苏曼珠临死前塞给她的那枚纽扣。
翻遍口袋,终于找到那枚刻着"QL-70-8"的孔雀蓝纽扣。同样的方法加热后,纽扣背面也显现出密密麻麻的化学公式。
"知夏......"
一个虚弱的声音从粮仓门口传来。林知夏惊得差点打翻煤油灯——是顾沉舟!他的白衬衫几乎被血浸透,金丝眼镜碎了一片,踉踉跄跄地扶着门框。
"你怎么......"
"赵大雷帮我逃出来的。"顾沉舟艰难地走到她身边,"他......不行了......"
林知夏的眼泪砸在手中的配方上。那个总是憨笑着摸耳朵的赵大雷,那个默默爱着苏曼珠的汉子,用生命为他们争取了时间。
"赵卫国的人马上会搜到这里。"顾沉舟查看了一下配方,眼睛一亮,"这是完整的!我们得立刻去县广播站!"
"广播站?"
"全县都能听到的地方。"顾沉舟的嘴角渗出血丝,"把配方公开,赵卫国就无计可施了。"
林知夏扶着他向县城方向跑去。顾沉舟的伤势比想象中严重,没走多远就跪倒在地。
"你先走......"他喘息着说,"我拖住他们......"
"不行!"林知夏倔强地架起他的胳膊,"要走一起走!"
晨雾中,县广播站的灰色小楼若隐若现。就在两人即将到达时,身后传来摩托车的轰鸣声。
"快跑!"顾沉舟猛地推开她。
林知夏跌跌撞撞地冲向广播站大门。值班的老张头正在打盹,被她撞门的声响惊醒。
"干什么的!"
"张叔!是我!"林知夏上气不接下气,"赵卫国要杀我们!"
老张头认出了她,浑浊的眼睛瞪得老大:"林、林知青?你不是......"
没时间解释了。林知夏首接冲向播音室,老张头想拦,却被随后赶来的顾沉舟拦住。
"老张......"顾沉舟虚弱地笑了笑,"还记得顾建国吗?"
老张头的手僵在半空:"顾、顾技术员?"
播音室的门被反锁。林知夏手忙脚乱地打开设备,将配方纸放在话筒前。就在这时,窗户被砸碎,赵卫国的狞笑从背后传来:
"抓到你了!"
林知夏猛地按下广播按钮,同时转身面对赵卫国黑洞洞的枪口。
"全县的革命同志们......"她的声音通过大喇叭传遍云岭县的每个角落,"我是知青林知夏,现在公布QL-70的真相......"
"闭嘴!"赵卫国扣动扳机。
枪声与广播声同时响起。林知夏以为自己死定了,却看见赵卫国突然瞪大眼睛,缓缓倒下——顾沉舟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手术刀插进了他的后背!
"继续......"顾沉舟靠着墙滑坐在地,鲜血从嘴角溢出。
林知夏含着泪,一字一句地念完了配方。当她念到最后一行"林正南、顾建国,1970.3.14"时,广播站外己经聚集了闻讯赶来的群众。
阳光穿透晨雾,照在顾沉舟苍白的脸上。林知夏跪在他身边,紧紧握住他的手。
"结束了......"他虚弱地笑了笑。
"不,是新的开始。"林知夏将孔雀蓝发卡别在他胸前,"我们一起回城,好吗?"
顾沉舟的目光越过她,看向窗外的朝阳:"好......"
三个月后,省医学院的梧桐树下,林知夏翻看着最新的《医学学报》。头版刊登着QL-70改良成果——"青蓝素"正式通过临床验证,即将用于治疗高原病。
"看这个。"顾沉舟递给她一封信。
信是周晓梅写来的,说赵大雷被追认为烈士,和苏曼珠合葬在向阳的山坡上。县里为QL-70事件的受害者立了纪念碑,父亲和顾建国的名字刻在最前面。
"还有这个。"顾沉舟又拿出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父亲和顾建国,站在704工程的门牌前,笑容灿烂。背面写着:"科学报国,此生无悔"。
林知夏将照片贴在胸口,感受着阳光的温度。在某个向阳的山坡上,一枚孔雀蓝的发卡静静地躺在墓碑前,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关于青春、理想与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