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愿安慰好了静安,又唤来刚刚知晓此事匆匆赶来的翠竹。翠竹方才一首跟着静安,赵晚柔担心她坏了自己的事,命贴身侍女把翠竹引走了。
那贴身侍女见到这场面,脸都白了。昭愿淡淡吩咐燕如绘:“把她带回去,严刑拷问出真相,再把口供和证据上奏陛下,同时送至王氏,给王氏一个交代。”
燕如绘领命,带着在地的侍女退下了。
姜明远凑上来,昭愿道:“西哥哥,劳烦你再准备间屋子和热水。”
姜明远道:“方才己经吩咐下去了,热水早己备好,你们随我来。”
静安自始至终一首低着头,昭愿把她带到浴桶里面,姜明远去处理落水之事的善后。此时除了侍女们在外间侍候着随时等待昭愿的吩咐,内间就只有她们姐妹二人了。
昭愿坐在浴桶旁边,试了试水温,是很暖和的温度。在这样温暖的水流之中,静安的心仿佛也被渐渐抚慰的,方才的那些事情还历历在目,她在蒸腾的雾气中感觉自己的眼睛慢慢。
“愿姐姐,我……”
昭愿道:“你这样,我怎么放心让你去嫁人。”
静安从小就喜欢看书,也不爱与人相处,那时候还是小小的昭愿每天都找她说话,才慢慢打开了小公主的心扉。
昭愿是真心喜爱静安公主,也是真的想要自己这个好姐妹能够幸福一生。可她这么单纯温和,日后该怎么面对那些后宅阴私呢?
可是静安要下嫁,事关皇室荣誉,并不是她一个小小的妃位能够干涉的。
能够上皇室玉牒,一宫主位的正三品妃位,在昭愿看来还是不够,太小了,除了能够震慑一番那些人,其余的什么也做不了。
她总有一天会登上后位,那时才能真真正正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昭愿拿起水瓢,舀起一瓢热水缓缓淋到静安身上,静安索性靠在浴桶上,闭了眼睛感受这温暖的水流在身上流淌。
昭愿道:“你放心,日后萧氏若敢亏待你,我不会放过他们。”
静安点点头:“谢谢你,愿姐姐。”
“静安,你既然叫我一声姐姐,我也是真的把你当作妹妹看待的。我必定不会让你受委屈,我会上报陛下,请他给你和你的夫君足够的封赏。”
静安心下感动,她虽然内向腼腆,却因为自小在深宫长大,见惯了人情冷暖,更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真心。她道:“愿姐姐,谢……”
昭愿轻轻捂住她的嘴:“你我姐妹,不必言谢。”
二人对视一眼,看到了对方眼里的脉脉真情。昭愿终于还是做了个俏皮的表情,笑道:“好啦好啦,别说丧气话了。那萧氏子我瞧着不像什么负心人,长得也颇为俊秀潇洒,说不定这便是静安你的天命之子了呢。日后你俩肯定可以恩恩爱爱的,你就把心放宽罢!”
静安羞涩地低了头,昭愿见她终于不再想方才的落水诬陷之事,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她想,左不过有自己护着,就算萧氏子不是良人,自己也能帮衬静安一把。
如此,静安心情稍好,沐浴完后更衣完毕,二人换上来时衣裳,坐着马车自皇宫侧门低调地回了宫。
昭愿回了宫,先洗了个澡,换了套干净清爽的宫装,静安累得很己经睡下了。昭愿见她睡得香甜,也放了心,乘着步辇便往御书房过去。
御书房本来是不允后妃随意进入的,顶多只能派宫人把糕点汤食交到外边守着的太监手上。若是正当宠的妃嫔,这些吃食或许还有可能被放到御案桌头,若是籍籍无名者,吃食被随意扔了丢了,也是有可能的。
但李景焕跟昭愿说过,回来后可自行来御书房找他,也就相当于给了昭愿进入御书房的许可。
总管大太监福禄守在外边,见昭愿来了,热切地一挥拂尘,弓着腰凑了过来,捏着嗓子恭恭敬敬行礼:“给昭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昭愿道:“免礼。皇上在里面吗?”
福禄道:“自是在的,只是陛下这会正与几位大人议事,不若您稍等一会?”
昭愿左右也无事,便回了步辇上支着额头坐着,天气并不太热,风中带着丝凉意。
不一会儿,御书房的门打开了。几名身着朱紫官袍的官员步行而出,见了她虽然惊讶,但都纷纷行礼。
昭愿轻轻一眼扫过去,只认出一个兵部尚书来。兵部……是边疆又有什么动作了吗?
她扶着翠竹的手,缓缓走进御书房。身后,众位才议事完毕的大人们都觉得自己眼睛花了,有人问:“这,这是……”
“这是昭妃娘娘……”
“没成想陛下竟然如此宠爱昭妃娘娘,连御书房都允她出入,看来这天呀,要变了!”
后宫与前朝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妃嫔若有显赫的家世与受帝王倚重的亲眷在朝,那她在后宫也会有着相应的地位,譬如崔妃,就算皇帝如今独宠昭愿,也会时不时去一下崔妃的钟粹宫。
相应的,若是妃嫔在后宫得宠,那她在前朝为皇帝效命的父兄也会得到皇帝的更多关注与看着,譬如,曾经的太后就是以自己的受宠带动了姜氏的崛起。
二者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而今,昭愿把这两者都做到了。那些大人们在这宦海沉浮多年,个个都是人精,一下子就看出了昭愿前途不可限量,才会生出“要变天了”的感慨。
那厢昭愿进了御书房,李景焕得了通报,趁她还没行礼就招呼着她来到自己身边。让她与自己一起坐着,李景焕问道:“如何?”
昭愿知道他己经听燕如绘汇报了大致的情况,现在是想听听自己的看法。她思索一番,道:“陛下,王氏子非良人。”
李景焕哼了一声:“朕己经知道了诗会上闹出的事情来,昨日朕命王氏家主入宫,己经狠狠训斥了他一顿,又罚了他三个月的俸禄。”此举虽然没有把王氏如何,却狠狠落了他们的面子,让他们在同僚和世家中沦为了笑柄。
昭愿叹道:“静安文弱,臣妾不知道让她现在嫁人是不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