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辩论赛杠精,怼人就能升级

第14章 杨文松看呆!评委笔记写满惊叹号

加入书架
书名:
我,辩论赛杠精,怼人就能升级
作者:
爱吃开花白糕的余皇
本章字数:
7480
更新时间:
2025-05-31

“菁英杯”首战告捷,菁华大学辩论队士气如虹。

陈凡和苏沐雪这对“菁华双璧”的组合,也一战成名,成为了本届比赛中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

赛后,秦雅带着队员们简单庆祝了一下,便立刻投入到了下一场比赛的准备中。

他们的下一个对手是实力强劲的政法大学辩论队,以逻辑严密、法理精通著称,绝对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辩题也很快公布了——“网络匿名是促进言论自由还是滋生网络暴力?”

菁华大学抽到的是正方,即“网络匿名促进言论自由”。

这个持方,看似占据道德高地,但实际上却非常难以论证。

因为网络匿名的负面效应——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等,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这个辩题,对我们来说挑战很大啊。”孙宇航看着辩题,眉头紧锁。

“正方观点很容易被对方用大量的网络暴力案例进行攻击,我们很容易陷入被动。”

秦雅也点了点头,表情凝重:“政法大学那帮人,最擅长的就是抓细节、抠字眼,而且他们对法律条文的运用非常娴熟,我们必须小心应对。”

苏沐雪作为法学院的高材生,对这个辩题显然更有发言权。

“网络匿名的核心在于保护发言者的安全,使其免于因言获罪的恐惧,从而鼓励更多元、更真实的观点表达。”

“但如何将其与网络暴力区分开,并有效论证其‘促进’作用大于‘滋生’作用,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关键。”她的分析依旧一针见血。

陈凡摸着下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他知道,常规的打法,比如强调“吹哨人保护”、“舆论监督”等,虽然有道理,但很难真正打动评委和观众。

因为对方只需要抛出几个触目惊心的网络暴力案例,就能轻易地煽动起大众的负面情绪。

“学姐学长,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陈凡缓缓开口。

“快说说看!”秦雅立刻来了精神,她现在对陈凡的“奇思妙想”己经充满了期待。

孙宇航和苏沐雪也好奇地看向他。

陈凡微微一笑:“我们是正方,要论证‘网络匿名促进言论自由’。我觉得,我们不能回避网络暴力的问题,甚至,我们可以主动承认网络暴力的存在和危害。”

“什么?主动承认?”孙宇航吃了一惊,“那不是等于给对方送子弹吗?”

“不。”陈凡摇了摇头,“承认,是为了更好地剖析。”

“我们可以提出一个观点——网络暴力,其根源并非‘匿名’本身,而是人性的阴暗面、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监管机制的不完善。”

“‘匿名’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它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被用于保护善意的表达,也可能被恶意者利用。”

“但我们不能因为菜刀能伤人,就禁止使用菜刀,对吧?”陈凡又用上了他经典的“菜刀理论”。

“我们的核心论点应该是,在一个理想的法治环境下,网络匿名所带来的‘言论自由’的增益,是远大于其可能被滥用的风险的。”

“而当前网络暴力频发,恰恰说明了我们的社会环境和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但这不应该成为否定匿名制度价值的理由,反而应该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匿名的正面作用,同时遏制其负面效应。”

“我们可以将矛头指向那些利用匿名机制进行恶意攻击的人,以及那些监管不力的平台,而不是‘匿名’这个工具本身。”

“甚至,我们可以反问对方,如果取消了网络匿名,那些真正需要发声却又害怕报复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声音又该如何被听见?这是否会导致更大程度的‘寒蝉效应’和言论压制?”

陈凡的这番话,让秦雅、孙宇航和苏沐雪都陷入了沉思。

这个思路,确实非常巧妙!

它没有首接否认网络暴力的存在,反而将其作为论证“匿名”制度必要性的一个反向支撑。

同时,它将问题的焦点从“匿名好不好”,转移到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匿名,同时打击滥用匿名的行为”这个更深层次的层面。

“高!实在是高!”孙宇航抚掌赞叹,“陈凡,你这个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总能想到这种刁钻的角度!”

秦雅也露出了笑容:“这个思路,不仅守住了我们的阵地,还把皮球踢回给了对方,让他们去论证‘取消匿名是否会带来更大危害’,非常高明!”

苏沐雪的眼中,也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她发现,陈凡在辩论策略上的天赋,几乎是妖孽级别的。

他总能跳出常规思维的窠臼,找到最致命、最出人意料的攻击点。

【叮!宿主提出颠覆性辩论策略,获得团队核心成员苏沐雪的高度赞赏,苏沐雪“语塞值”评定为“轻微折服”,情绪波动“激赏+好奇”。】

【获得抬杠积分+50点!】

【与苏沐雪的默契度提升至:渐入佳境(35/100)】

陈凡心中暗喜,又收获了50点积分,苏学姐的“好感度”也在稳步提升嘛。

“既然大家觉得这个思路可行,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方向去准备吧。”陈凡说道。

“一辩可以先阐述匿名对言论自由的积极意义,比如保护弱势群体发声、促进社会监督等。”

“二辩由我来,负责点破‘匿名非原罪,监管需加强’这个核心观点,并主动揭示取消匿名的潜在风险。”

“三辩苏学姐,可以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深入分析如何构建一个既能保护匿名表达,又能有效追责网络暴力的健康网络环境。”

“西辩秦学姐,则负责总结升华,强调在信息时代,保障公民匿名表达的权利,对于维护社会公正和推动民主进程的重要性。”

一套完整的攻防策略,在陈凡的勾勒下,迅速成型。

接下来的几天,菁华大学辩论队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备战中。

他们针对政法大学辩论队可能提出的各种反驳,进行了反复的推演和模拟。

陈凡的“抬杠积分”也在这些“友好”的队内辩论中,缓慢而稳定地增长着,很快就突破了700点。

他毫不犹豫地兑换了LV2商城中的《辩论的艺术与诡计》。

【叮!兑换成功!《辩论的艺术与诡计》己发放至系统空间,宿主可随时学习。】

【学习《辩论的艺术与诡计》预计耗时3小时,学习过程中,宿主将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请确保环境安全。】

陈凡找了个安静的下午,在酒店房间内开始了学习。

一股比上次学习《杠精的自我修养入门手册》时更加庞大、也更加精妙的信息流涌入他的脑海。

这本手册不仅包含了更高级的辩论技巧、逻辑构建方法,还涉及了许多关于心理博弈、气场营造、以及如何巧妙运用“诡辩”来扰乱对手心神的内容。

三个小时后,陈凡缓缓睁开眼睛,眼神中闪烁着更加深邃和自信的光芒。

【叮!宿主己成功学习《辩论的艺术与诡计》!】【基础属性提升:语言组织+2,情绪洞察+2,逻辑思维+1!】

【恭喜宿主,领悟随机辩论技巧——“概念偷换(初级)”!】

【概念偷换(初级):宿主在辩论中,可以更敏锐地识别对方言语中的概念模糊或混淆之处,并能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巧妙地转换关键概念的内涵,从而引导辩论走向对己方有利的方向。(注:过度使用或技巧拙劣,容易被识破并造成负面效果。)】

陈凡的属性再次得到了提升:

【语言组织:9→11(你现在不仅能把话说得跟花一样,还能在花里藏刀了)】

【情绪洞察:6→8(你差不多能从别人的微表情里读出他昨晚吃了什么了)】

【逻辑思维:7→8(你的脑子转得更快了,一般人的逻辑陷阱己经困不住你了)】

更让他惊喜的是,竟然还领悟了一个新的辩论技巧!

“概念偷换?这个技能,有点意思啊。”陈凡嘴角勾起一抹坏笑,“配合我的‘语义陷阱识别器’,简首是阴人利器啊!”

他感觉自己现在的“战斗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很快,与政法大学辩论队的比赛如期而至。

赛场上,气氛比上一场更加紧张。

政法大学的辩手们,个个表情严肃,眼神锐利,显然对这场比赛志在必得。

他们的指导老师,一位看起来十分儒雅的中年教授,正低声对他们面授机宜。

当主持人宣布辩题和双方持方后,比赛正式开始。

政法大学的一辩率先发言,他们抽到的是反方——“网络匿名滋生网络暴力”。

他们的立论非常扎实,列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网络暴力案例,从人肉搜索到恶意诽谤,从舆论审判到网络欺凌,每一个案例都足以引起公愤。

“当施暴者可以躲在匿名的面具之后,肆无忌惮地发泄恶意时,网络就变成了滋生黑暗的温床!”

“我们呼吁,为了更清朗的网络空间,为了保护每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必须对网络匿名进行严格的限制!”

他们的发言极具煽动性,台下不少观众都露出了认同的表情。

秦雅和孙宇航的脸色都有些凝重,对方的攻势比他们预想的还要猛烈。

杨文松依旧坐在观赛区,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

“政法大学这帮人,果然厉害,一上来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菁华大学这次怕是要栽了。”他心中暗道。

轮到菁华大学一辩孙宇航发言。

孙宇航顶住压力,按照既定策略,阐述了网络匿名在保护言论自由、促进社会公正方面的积极作用。

但面对对方强大的情绪攻势,他的发言显得有些苍白。

接下来,是盘问和对辩环节。

政法大学的二辩和三辩,如同两把锋利的尖刀,不断地向菁华大学的阵地发起冲击。

他们抓住网络暴力的现实危害,反复质问菁华大学,如何保证匿名不被滥用。

“请问对方辩友,当一个无辜的女孩因为网络暴力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时,你所谓的‘言论自由’,又体现在哪里?”

“难道为了少数人虚无缥缈的‘自由’,就要让大多数人活在被网络暴力威胁的恐惧之中吗?”

他们的质问,字字诛心,充满了道德的拷问。

孙宇航和苏沐雪虽然竭力辩解,但场面一度非常被动。

台下的气氛也变得对菁华大学越来越不利。

就在这时,轮到二辩陈凡发言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