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会战英雄儿女)
李宗仁作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肩负着指挥全局的重任,他冷静沉着,制定战略,协调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将各支不同派系的军队凝聚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为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自忠将军在临沂保卫战中,摒弃个人恩怨,率部星夜驰援,与庞炳勋部携手作战,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击退日军,展现了大义凛然的高尚品格和抗日军人的英雄气概。
王铭章师长在滕县保卫战中,明知敌众我寡,却毅然坚守阵地,首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他的牺牲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还有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普通士兵,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背景,但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都怀着一颗爱国之心,舍生忘死,冲锋陷阵,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这些英雄儿女们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丰碑上,为后世所敬仰和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而不懈奋斗。
........................................
(徐州会战战略意义)。
首先,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中国军队以伤亡 6.5 万余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 2.6 万余人,使日军妄图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受到沉重打击。
其次,会战迟滞了日军的进攻速度,为中国军队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中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向战略相持阶段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再者,徐州会战的胜利,尤其是台儿庄大捷,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全国军民的抗战决心,打破了日军 “不可战胜” 的神话,让全国人民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激发了全国各界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志,进一步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发展。
此外,会战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提升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争取国际援助和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徐州会战的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军事层面,更在政治、精神和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上为中国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永载史册,彰显着中国军民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
........................................
徐州会战背后的铁血指挥链,李宗仁、张自忠率西北军、川军、桂军、中央军等二十余部铸就抗战钢铁防线。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
副司令长官 李品仙 韩复榘
参谋长 徐祖诒
副参谋长 黎行恕
第二集团军(西北军孙连仲部)总司令 孙连仲
第三十军(西北军孙连仲部)军长 田镇南,辖第30师(张金照)、第31师(池峰城)
第西十二军(西北军孙连仲部)军长 冯安邦,辖第27师(黄樵松)、独立第44旅(吴鹏举)
第三集团军(西北军韩复榘部)代总司令 孙桐萱
第十二军(西北军韩复榘部)军长 孙桐萱,辖第20师(孙桐萱)、第81师(展书堂)
第五十五军(西北军韩复榘部)军长 曹福林,辖第29师(曹福林)、第74师(李汉章)
第五十六军(西北军韩复榘部)军长 谷良民,辖第22师(谷良民)、手枪旅(吴化文)
第十一集团军(新桂系)总司令 李品仙
第三十一军(新桂系)军长 韦云淞,辖第131师(覃连芳)、第135师(苏祖馨)、第138师(莫德宏)
第二十一集团军(新桂系)总司令 廖磊
第西十八军(新桂系)军长 廖磊,辖第173师(贺维珍)、第174师(王赞斌)、第175师(区寿年)
第七十西军(新桂系)军长 周祖晃,辖第170师(徐启明)、第171师(杨复昌)、第175师(程树芳)
第二十二集团军(川军)总司令 邓锡侯;代总司令 孙震
第西十一军(川军孙震部)军长 孙震,辖第122师(王铭章)、第124师(王士俊)
第西十五军(川军邓锡侯部)军长 陈鼎勋,辖第125师(孙鼎勋代)、第127师(陈离)
第二十西集团军(中央军)代总司令 韩德勤
第五十七军(东北军)军长 缪澂流,辖第111师(常恩多)、第112师(霍守义)
第八十七军(中央军)军长 韩德勤,辖第33师(韩德勤)、第117师(李守维)、江苏保安团队
第二十六集团军(原首鲁军)总司令 徐源泉
第十军(原首鲁军)军长 徐源泉,辖第41师(丁治磐)、第48师(徐继武)
第119师(罗树甲)
第二十七集团军(川军杨森部)总司令 杨森
第二十军(川军杨森部)军长 杨森,辖第133师(杨汉域)、第134师(杨汉烈)
第三军团(西北军庞炳勋部)军团长 庞炳勋
第西十军(西北军庞炳勋部)军长 庞炳勋,辖第39师(马法五)
第十九军团(西北军冯治安部)军团长 冯治安
第七十七军(西北军冯治安部)军长 冯治安,辖第37师(柴建场)、第132师(王长海)、第179师(何基沣)
第二十军团(中央军)军团长 汤恩伯
第五十二军(中央军)军长 关麟征,辖第2师(郑洞国)、第25师(张耀明)
第八十五军(中央军)军长 王仲廉,辖第4师(陈大庆)、第89师(张雪中)
第110师(张轸)
第二十七军团(西北军张自忠部)军团长 张自忠
第五十九军(西北军张自忠部)军长 张自忠,辖第38师(黄维纲)、第180师(刘振三)、骑兵第8师(张德明)
........................................
第二军(中央军)军长 李延年,辖第3师(李玉堂)、第9师(李延年)
第二十二军(湘军谭延闿部)军长 谭道源,辖第50师(陈光煜)
第西十六军(陕军)军长 樊崧甫,辖第28师(黄钊)、第49师(周士冕)、第92师(黄国梁)
第五十一军(东北军)军长 于学忠,辖第113师(周光烈)、第114师(牟中珩)
第六十军(滇军龙云部)军长 卢汉,辖第182师(安恩溥)、第183师(高荫槐)、第184师(张冲)
第六十八军(西北军刘汝明部)军长 刘汝明,辖第119师(李金田)、第143师(李曾志)
第六十九军(西北军石友三部)军长 石友三,辖第181师(石友三)、新编第6师(高树勋)
第七十五军(原五省联军)军长 周碞,辖第6师(张琪)、第93师(甘丽初)
第九十二军(中央军)军长 李仙洲,辖第13师(吴良琛)、第21师(李仙洲)
第95师(罗奇)第104师(王文彦)炮兵第1旅第1团炮兵第4、第5、第6、第7团
........................................
第五战区在当时可谓是声名狼藉,被人们戏称为“杂牌军集中营”。这一区域内,除了汤恩伯所率领的第20兵团之外,其余部队皆来自各个不同的派系,其中包括西北军、东北军、滇军、川军以及桂军等等。
这些军队犹如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
更糟糕的是,由于中央军长期拖欠军饷,这些杂牌军的兵额实际上都严重不足。
士兵们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训练也难以得到保障,士气自然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当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徐州时,时间己经悄然流逝到了 1937 年的岁末。
此时的局势异常严峻,济南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川军郭大建率领着大部分兵力作为预备队,紧急奔赴济南增援。
我和丁司令带领着一千多人马,来到了徐州。
此时的徐州刚下了一场雪,到处是雪白雪白的。
迎接我们的并不是想象中的热烈场面,而是一支看起来颇为杂乱的队伍。
李将军亲自带队前来迎接,但这支队伍人数不过区区几十号人,而且每个人的表情都各不相同,仿佛各怀心事。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身着各式各样的军服,有黄色的、蓝色的、灰色的,甚至还有一些破旧不堪的,这充分展现出了这支所谓“杂牌军”的独特风貌。
李将军站在队伍中央,虽然他的个子并不高,但他的面容却始终洋溢着微笑,透露出一种强大的人格魅力。
在他的身后,那几十号人似乎都受到了他的影响,自觉地站成一排,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秩序。
简单的问候和客套之后,众人便纷纷散去,各自休息。
然而,我和丁司令却被李将军留了下来,一同走进了作战室。
一进入作战室,我立刻被其宽敞的空间所震撼。
房间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圆桌,而在圆桌的中央,则是一个精致的徐州地形沙盘。
这张圆桌足够容纳三十人同时就座,显然是为了方便军事会议而设计的。
........................................
李将军面色凝重地站在地图前,他唤来参谋,介绍当前的战况。
一位年轻的军官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过来。他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这位军官站定后,开始介绍起最新的情报。
“据我们的侦察,倭军准备从南、北两个方向向徐州逼近,并最终实现合围。华中的倭军目前主要以金陵为据点,第十三师团等部队正在金陵城北集结,暂时还没有大规模的行动。”年轻军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的话语让人不禁感到一丝紧张。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地图上的济南地区,继续说道:“而华北的倭军第2集团军己经对济南完成了北、东、西三面的包围,形势十分危急。不过,好消息是川军的郭大建将军率领大部分兵力正在迅速向济南机动,进行救援。”
听到这里,丁司令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他深知济南一旦失守,倭军将会以济南和金陵为据点,南北夹击,徐州必将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
然而,正当大家都忧心忡忡的时候,李将军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他的笑声把这紧张的氛围驱散了。
“两位,不必如此担忧。”李将军笑着说道,“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将军率领着十万大军正严密地守卫着济南,现在又有川军三万多弟兄北上增援,济南必定能够安然无恙。”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众人的心间,让原本沉重的气氛稍稍缓解了一些。
丁司令面容稍缓,“李将军运筹帷幄,调度巧妙,自是无忧。”
只有我知道济南很快会陷落,私下还是要提醒一下丁司令,让郭军长有心理准备。
“我们去吃饭,晚上有个盛大的欢迎酒会,为两位接风洗尘!”
我们紧跟着李将军的步伐,一同向外走去。
就在这时,刚才向我们介绍情况的那位参谋快步走到了我的身旁,面带微笑地说道:“久仰郭特派员的大名,今日有幸得见,实在是令我倍感荣幸啊!”
我连忙谦逊地回应道:“过奖了,过奖了。还未请教老兄尊姓大名呢?”
只见那参谋微微一笑,自我介绍道:“在下李云飞,能与郭特派员相识,真是三生有幸啊!”
听到“李云飞”这个名字,我心中不由得一愣。原来,他竟然就是那个赫赫有名的铁血救国团的成员!只是不知道他是否知晓我的真实身份呢?
我不动声色地继续与他寒暄着:“李兄跟随李将军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郭某真是佩服!”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