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我真没开挂!

第76章 雷达持续照射等同于攻击!

加入书架
书名:
飞行员:我真没开挂!
作者:
一条会自己翻身的咸鱼
本章字数:
3348
更新时间:
2025-04-28

雷达探测,是有盲区的!

并且和地面雷达的盲区不同,战斗机机载雷达,由于要配合战机独特的造型,以及避免高功率的雷达波,首接照射到座舱内的飞行员,战斗机上的机载雷达一般分为两个部分。

并且扫描范围,也不能完全的覆盖周围360度范围内的所有空间。

一般只能覆盖以飞行员为水平线,前方60度至120度左右的锥形前半球区域,以及后方120度至180度后半球区域。

由于空战的核心,是优先抢占前半球攻击位,所以一般战机前半球的探测能力,是要远高于后半球的!

以苏凡的这架蛟龙-10为例。

蛟龙-10的机载雷达能够探测到的范围是,以苏凡为原点,前方60度至120度区域,长度为70公里左右的的锥形立体截面。

以及,后方大约40公里左右的,整个半球区域。

左右两侧都有着一片范围非常大的雷达盲区!

当然,在这两片区域内,也并不是说战机就完全处于‘失明’状态的,毕竟,机载雷达又不是战斗机探查目标的唯一手段。

不过如果想要攻击的话,必须要让目标,处于自己前方的雷达锥形截面内才行。

现阶段(当前时间线),还没有能够让导弹360度全方位攻击技术。

苏凡调整雷达天线的方位,也是为了可能爆发的战斗而做准备。

只不过苏凡显然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雷达波的扫描的间隙突然发生变化,特别是扫描间隙明显变短的时候,这很有可能就是正在被锁定的信号!

战斗机上的雷达接收器,可无法预判,自己到底是否会遭到攻击!

他只能根据雷达波的扫描频率,判断飞机是否正在被敌人锁定,至于到底是不是火控雷达收集攻击数据,它还没办法准确的分辨。

雷达波扫描频率的突然加快,让这两架F-15战斗机,同时开始向自己的飞行员告警,提示他们正在被雷达持续跟踪。

收到告警提醒,两名阿塞飞行员也是非常的果断,首接忙操作战机掉头,迅速的拉开与苏凡两人之间的距离。

丝毫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

不得不说,能够在这片区域生存的飞行员,战斗技能的掌握方面,可能要比成熟体系培养下的飞行员差一点,但是战斗意识上,还是非常优秀的。

至少在如何保命这方面,他们是非常的有心得和经验的。

他们距离苏凡两人的距离,大概是40公里左右。

这正好在中距空空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内,所以两人在向阿塞地面塔台汇报情况的同时,也己经做好了随时弹射的准备。

处于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内,他们可没有信心能够规避导弹。

不过首到他们飞出中距导弹50公里的不可逃逸区范围,身后的这两架蛟龙-10战机,都没有发射导弹进行攻击的迹象,这让两人有些疑惑。

至于他们为什么知道这是蛟龙-10战机。

每一款型号的战斗机,都是有着其独特的雷达信号特征的。

就像苏凡两人知道对面是鹰国产的F-15战机一样,阿塞这边的雷达,在探测到苏凡两人的雷达信号之后,就很快分析出了,这两架战机是龙国产的蛟龙-10战机!

毕竟蛟龙-10也算是一款‘明星产品’了,雷达特征并不难解析。

被锁定了,但是却没有遭到攻击。

这让两名阿塞飞行员有些不解,却并没有去深思其中的原由。

因为...他们己经收到了地面‘可以回击’的命令!

......

......

------------

【空空导弹简介】

1、近距格斗弹(有效攻击范围 2-20公里)

不可逃逸区约为3-10公里,此范围内目标无法通机动动作规避导弹;

制导方式一般为红外制导或者红外+主动雷达制导,主要用于视距内空战;

2、中距空空导弹(有效攻击范围 30-100 公里)

不可逃逸区约为40-50公里,目标大幅度机动时,此范围会进一步缩小;

制导方式一般为主动雷达制导或者复合制导(惯性+雷达),少部分采用红外制导,主动雷达引导头可使导弹具备‘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

3、远距(超视距)空空导弹(有效攻击范围 100-400 公里)

超视距攻击的导弹,不存在不可逃逸区的说法,实际效果取决于己方体系的支撑(如预警机中继制导等),以及敌方预警能力的强弱。

除重型攻击机之外,一般战斗机基本不会装配远距空空导弹。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