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敬斋随笔

第 18章 桃夭

加入书架
书名:
持敬斋随笔
作者:
拾趣青春
本章字数:
2996
更新时间:
2025-04-12

三月的风掠过山岗时,我正站在老家的山岗上。远处层层叠叠的黛色山峦间,突然涌起大片粉红云霞,像是被春风打翻的胭脂盒。父亲扛着锄头从竹林回来,见我痴望着那片绯色,笑道:“后山二十亩桃林全开了,比去年还闹猛。”

我小心翼翼地踩着那松软的春泥,缓缓地向山坳走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云朵上一般,轻盈而柔软。草尖上的露水像是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随着我的脚步,它们轻轻地跳跃着,沾湿了我的布鞋。

我穿过几畦金黄灿烂的油菜花田,那浓郁的花香萦绕在我的鼻尖,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就在我不经意间,一阵暗香突然袭来,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过我的心田。我不禁停下脚步,抬头望去,只见眼前是一片粉色的海洋——千万朵桃花正簌簌地飘落,如同一场梦幻般的花雨。

这些桃花花瓣薄如蝉翼,宛如一个个轻盈的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旋转着、飞舞着,仿佛在跳着某种古老而神秘的舞蹈。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落在花瓣上,使得这些花瓣更加娇艳欲滴,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这如梦如幻的场景,心中不禁想起了《诗经》里的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些生活在周南之地的新嫁娘,是否也曾像我一样,站在这片桃花林中,折下这样美丽的花枝,别在她们如乌丝般的秀发间呢?

山脚的小溪涨了春水,几尾青脊的小鱼儿逆流而上,搅碎满溪的桃花倒影。忽然就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这江南的春天原是不曾老去的,千年前的斜风细雨里,那位烟波钓徒是否也见过这般桃花逐流水的景致?有白鹭掠过水面,翅尖轻点涟漪,惊醒了沉睡的倒影。

暮色初临时分,我循着记忆找到村西那座废弃的老宅。门楣上残存的朱漆己褪成暗褐色,墙角的野桃树却开得不管不顾。回想小时候的今日,手里拿着折下着一朵半开的桃花。如今门把上结满蛛网,唯有花瓣依旧扑簌簌落进青石缝里。崔护若是看见这景象,怕又要叹"人面不知何处去"了。暮色中的桃林渐渐模糊成水墨,晚风传出我低吟的:"去年今日此门中..."

翌日清晨被雨声唤醒。檐角垂下的水帘里,瞥见墙角桃树忽然抖落满身雨水,粉白的花瓣纷纷扬扬飘向地面。这场景让我想起李白赠汪伦的那场离别,原来桃花潭水纵深千尺,也载不动人间聚散。

晌午雨霁,我带着竹篮去后山采野菜。穿过桃林时,发现树根处不知谁用碎石垒了座小庙,供着块刻有"桃花仙子"的木牌。山风过处,落英如雪,恍惚听见有环佩叮当之声。忽然懂得唐伯虎为何要"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这漫山遍野的桃花,原是最解风月的知己。折了枝半开的桃枝别在衣襟,学着《桃花庵歌》里的醉态仰天大笑,惊飞了枝头啄蜜的山雀。

日影西斜时,老桃树的影子爬上东墙。灶间飘来新蒸青团的香气,母亲正在揉糯米粉,案板上摆着焯过水的艾草。忽然想起旧时上巳节,如今这些风俗早被时光冲淡,唯有桃花年复一年开得天真。暮色中的炊烟与花雾纠缠着升上天空,远处传来货郎摇着拨浪鼓的声响,叮咚声里,整个村庄都浸在桃花酿就的黄昏里。

夜色渐浓时,散步在溪边。月光下的桃林泛着银辉,像是千万只栖息的玉蝶。灯火在远处明灭,恍如浮动在黑色绸缎上的萤火。此情此景,忽然觉得张志和笔下的"青箬笠,绿蓑衣"从未远去,那些散落在诗词里的桃花,原来都在这春夜里悄然复活。风起时,整座桃林都在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着某个古老的韵脚。

离乡那日,折了枝桃花插在我的行囊。汽车转过山隘时,后视镜里最后瞥见那片粉色烟云,忽然想起《桃夭》里"之子于归"的句子。原来桃花开谢三千年,始终在见证着人间的婚嫁别离,见证着村庄在岁月长河里的浮沉。而此刻,我的布衣上还沾着几片不肯凋落的花瓣,像极了那些不肯老去的春天记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