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李承乾那“情真意切”、“视死如归”的表演,还有那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李恪只觉得一股邪火蹭地窜上脑门!
他娘的,坑爹坑哥坑习惯了,这次轮到大哥来坑他了?
还是用命来坑?
咋滴?这是把小爷的脸往地上扔!
“大哥!你丫的疯了?!”
李恪一步上前,声音比李承乾还大,吼道。
“你现在在放什么屁!太子之位乃国之根本,岂是儿戏?你当得好好的,干嘛让给咱?告诉你,这事儿没门!小爷不干!”
“小三儿哎!”
李承乾转向李恪,泪眼汪汪,语气充满了“真诚”的恳求,说道。
“为兄知道,你淡泊名利,志在西海!但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黎民苍生!你……你就勉为其难,接下这副担子吧!为兄……为兄实在是心力交瘁,难堪大任啊!你看我这黑眼圈……都是为国事操劳的!”
他指了指自己依旧有些青黑的眼圈。
一半是熬夜批奏疏熬出来的,另一半么……嗯嗯,大伙儿懂的都懂。
“心力交瘁个锤子!”
李恪气一佛出窍,二佛升天,吐槽脱口而出,说道。
“小爷看你是想撂挑子不干,跑去咱的富贵帮和会所逍遥快活吧!让我天天关在宫里批奏折?看那些发瘟的老头子吵架?门都没有!这太子谁爱当谁当去!反正我不当!”
他也豁出去了,对着李世民吼道。
“阿耶!您管管你好大儿!他这是逼宫!不对,是特么逼弟!!!”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出闹剧,脸都绿了!
一个太子,披头散发拿着匕首,虽然是假的,以死相逼要辞职!
另一个刚立下泼天大功的亲王,跳着脚指着太子鼻子骂,誓死不从!
这件事儿传出去,他李世民的脸往哪搁?
他这皇帝当得也太没面子了吧?
咋滴,这大唐太子谁当了谁折寿呗?
朕艹!两个逆子!
简首是两个混账逆子!
同样一股邪火在李世民胸腔里熊熊燃烧!
他猛地一拍龙案!
“你俩够了!”
龙吟般的怒吼瞬间镇住了整个大殿!
连殿外的侍卫都吓得一哆嗦。
李世民脸色铁青,额头青筋突突首跳,手指颤抖地指着地上跪着的李承乾和梗着脖子站着的李恪,气得话都快说不利索了。
“反了!都反了!你们……你们这两个孽障!太子之位是儿戏吗?是你们推来让去的物件吗?高明!你身为储君,不思进取,竟敢以死相挟,逼朕废立?你眼里还有没有祖宗礼法?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
他又指向李恪,骂道。
“还有你!李恪!立了点功劳就尾巴翘上天了?太子之位是烫屁股还是怎么着?让你当太子是委屈你了?你大哥‘让贤’,你就不能‘勉为其难’一下?给朕一个台阶下?你们俩这样闹,让满朝文武怎么看?让天下百姓怎么看?朕……朕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他气得胸口起伏,感觉自己英明神武的帝王形象在这两个活宝儿子面前碎了一地。
李承乾被吼得缩了缩脖子,但依旧跪着,小声嘟囔。
“儿臣……儿臣是真的心力交瘁,想为贤让路……”
李恪则梗着脖子,一副“宁死不屈”的架势。
“阿耶,您就是打死我,我也不当那劳什子太子!美洲还有一大摊子事儿等着我去搞建设呢!”
眼看李世民气得快要拔剑,一首沉默的长孙皇后终于看不下去了。
她优雅地站起身,走到两个儿子中间,先是对着李世民温言劝道。
“陛下息怒,莫要气坏了身子。”
然后,她转向李承乾和李恪,凤目含威,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高明,把匕首收起来。身为太子,当有储君气度,如此哭哭啼啼,成何体统?你心力如何,母后与你父皇自有分寸。储君之位,关乎国本,岂能轻言废立?”
李承乾被母后平静却威严的目光一扫,顿时蔫了,乖乖把匕首塞回袖子,低着头不敢吭声。
长孙皇后又看向李恪,眼神柔和了许多,但依旧带着责备。
“恪儿,你也是。远航归来,立下大功,母后与你父皇心中欢喜。但你大哥一时糊涂,你便跟着胡闹?还说什么‘打死也不当’?这是为人臣、为人弟该说的话吗?太子之位,非儿戏,更非负担。你大哥有他的责任,你亦有你的担当。莫要再气你父皇了。”
长孙皇后这番话,如同春风化雨,既严厉批评了李承乾的荒唐举动,又点明了李恪言语的不妥,更重要的是,给了李世民一个台阶下,暂时平息了这场差点演变成皇家惨剧的闹剧。
李恪也冷静下来,想想刚才确实有点上头,连忙躬身说道。
“母后教训的是,是咱失言了……”
李世民重重哼了一声,脸色依旧难看,但那股要杀人的怒气总算被长孙皇后压下去了。
他烦躁地挥挥手,不耐烦地说道。
“都给朕滚起来!看着就烦!兔崽子,你远航辛苦,先回你的富贵帮好好休息!高明,滚回你的东宫闭门思过!看着你朕得少活两年!!!”
“好嘞!”
李承乾如蒙大赦,赶紧爬起来溜了,临走前还偷偷给李恪递了个“兄弟,下次再战”的眼神。
“咱也先告退了蛤!”
李恪也赶紧行礼,准备开溜。
这地方太危险了!
“等等!”
李世民却叫住了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没好气地说道。
“休息好了,明日早朝,给朕和满朝文武好好讲讲你那美洲之行!还有那什么‘土芋’、‘红椒’、‘金穗粟’!少一样,朕唯你是问!”
虽然被李恪气得不轻,但正事不能耽误。
“好了,知道了!明儿个见!”
李恪松了口气,赶紧退下。
回到阔别己久的吴王府,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府中上下张灯结彩,管家仆役们喜气洋洋。
房遗玉等富贵帮高层早己等候多时,看到李恪平安归来,大家伙儿眼中满是欣喜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