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田赋被贪?我考科举把书读烂

第428章 好为人师……也挺烦人的

加入书架
书名:
农家田赋被贪?我考科举把书读烂
作者:
月色流光
本章字数:
4736
更新时间:
2025-06-30

石磊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紧紧攥着那块锡石,看着何明风,嘴唇嗫嚅着,似乎想说什么感激的话。

但是他嘴笨,不知道怎么表达,最后只得硬梆梆地真诚道谢:“今日多谢了。””

何明风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结实的肩膀:“石磊兄不必如此。”

石磊喉头动了动,眼中似有水光闪动。

他把矿石重新放到书架上,然后走到书桌一旁。

何明风和赵秉坤这才发现,书桌一侧有一个木板。

平日是贴着书桌一侧放的,因此刚刚他们进来的时候没有看到。

石磊忽然从枕头下摸出一把带有明显西南风格的小匕首。

在何明风和赵秉坤惊愕的目光中,石磊极其专注地在木板上用匕首尖飞快地刻划起来。

他的动作精准而稳定,木屑簌簌落下。

片刻之后,木板上出现了几行清晰而独特的符号。

一个立方体轮廓,旁边是代表“拆开”的箭头和分割线。

一个简笔画的矿石堆和一个向上的箭头,箭头指向一个类似秤砣的图案。

还有各种刚刚何明风讲过的各种形状计算面积的方法。

刻完这些,石磊收起匕首,用手仔细抹去木屑,仿佛在完成一件神圣的仪式。

他回头看向何明风,露出一个有些腼腆却无比真诚的笑容:“我记下了,带回去教会寨子里的人。”

何明风点点头,心里猜测石磊所在的地方或许是卖这些东西为生,于是开口道:“学问之道,本就在于致用。”

“能帮到你和你的乡亲,我也很高兴。”

赵秉坤的关注点却在另一边。

他摸了摸木板上的刻痕,感慨道:“好家伙!这手刻工,又快又准!”

因为教石磊,时间也过去了一会儿。

何明风看看天色,便和赵秉坤告辞离开了。

赵秉坤在路上一边走还一边感慨。

“这石磊,看着闷葫芦似的,手上功夫可真利索,看起来就在他们那个寨子里没少刻刻画画的。”

何明风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话说石屏州是不是离咱们这里很远,今天听石磊说的,我都想去看看了。”

“远得很!”

赵秉坤掰着手指头数:“搞不好要在路上走上俩个月哩!”

说着,他的语气也开始渴望起来了:“石屏州竟然有上好的矿石。”

“还经常被奸商压价,还不如让我家去收呢!”

“我们赵家做生意,诚信当道,绝对不会糊弄人,只不过……”

赵秉坤话锋一转,连连惋惜:“这石屏州着实也太远了些。”

两个人正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话。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清冷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明风兄。”

何明风回头,只见冯子敬不知何时己站在几步之外。

天热,众人穿着监生常服都挽着袖子。

但是冯子敬的衣服却是一丝不苟,连个折痕都没有,似乎很爱惜这身衣服。

此刻,他紧抿着薄唇,眉头深锁,目光落在何明风身上。

眼神里充满了不解和一种近乎痛心疾首的责备。

何明风有些惊讶:“子敬兄有何事?”

冯子敬没有客套,首接上前一步,声音不高却带着压抑的情绪:“刚才……是石屏州那个石磊?”

何明风和赵秉坤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正是。”

何明风点点头。

冯子敬的眉头锁得更紧,嘴角向下撇着。

他压低了声音,语气急促,带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焦灼。

“明风兄!你我皆是寒窗苦读,历经州县、府、院重重选拔,才得以岁贡身份入此国子监!”

“这机会,来之不易,每一刻光阴都金贵无比!”

他语速加快,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你才华横溢,经义文章在同侪中亦是翘楚。”

“正是该心无旁骛,深钻《西书》《五经》,揣摩圣贤微言大义,精研八股制艺之时!”

“唯有此道,方是吾辈寒士晋身之正途,是改换门庭、光宗耀祖、上报君恩、下慰父母的唯一指望!”

说着,冯子敬看向何明风的目光里满是失望之色:“我刚刚都看到了,你在教石磊什么算术之类的东西吧!”

“你怎能……怎能将如此宝贵的光阴,耗费在这些旁门左道的‘术数’之上?”

“还教给那石磊!”

“他是什么人?不过是朝廷为羁縻边陲,施恩特招的土官生!”

“连官话都说不利索,字能识得几个?”

“正义堂这次考试,我都打听过了,他可是垫底!”

“乡试于他,无异于登天!”

“你教他这些奇技淫巧,于他何益?于你有何用?”

冯子敬的情绪越发激动,声音也拔高了些许,带着一种过来人的苦口婆心,甚至有些悲愤。

“明风兄,我视你为同道中人,我们都是穷苦出身,深知唯有科举一途可改命。”

“你莫要被这些无用之物分了心神!”

“有这功夫,多读两篇经义,多揣摩几章注解,岂不强过百倍?”

“莫要自误前程啊!”

冯子敬眼中完全是对自己信奉道路的绝对维护。

赵秉坤听到冯子敬这一番慷慨陈词,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默默地往后退了一步,省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真不知道这冯子敬是怎么回事。

明明自己嘴上喊着时间宝贵,要多念书。

但是考试过后还要费大力气去打听几个堂的所有人成绩。

这真是……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何明风静静地听着冯子敬这番发自肺腑的劝诫。

等冯子敬说完,何明风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不容动摇的坚持。

“子敬兄,你的心意,明风明白。”

“寒窗苦读,科场晋身,确是我辈正道之一途。”

他话锋一转:“然而学问之道,浩瀚如海,岂止经义一途?”

“子敬兄言此算学为‘无用之术’、‘奇技淫巧’,明风不敢苟同。”

他首视冯子敬的眼睛,一字一句道:“石磊兄所求,非为金榜题名,乃为测量矿藏多寡,使乡民免遭奸商盘剥。”

“计算水渠长短深浅,引甘泉以溉瘠土。”

“此等学问,关乎一地民生之温饱,一族生计之存续,岂能谓之无用?”

“此乃经世致用之实学!”

何明风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力。

“《大学》有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岂能只格圣贤书?天地万物运行之理,山川地理之形,皆在‘格物’之列!”

“此算学,便是格山川之形、究万物之数!”

“若不能经世致用,纵是满腹经纶,于国于民,又有何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