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禾考虑了一下,家里地大,把竹子种在角落,问题应该不大。再多留意些,如果真的影响到其他作物的生长,及时的除掉就好。
崔衍行那边送完东西,就往回走,远远的就看见一个穿着白裙白袄的女的站在路上,朝他招手。心里还想,这大冷天的,谁家孩子这么没脑子?
一个油门就过去了,赶紧回去看能不能帮上小禾的忙。
沈禾观察了下,对方显然是懂行的,送过来的部分是竹子粗壮的根节处,这种有气生根的分枝成活率很高,用来繁殖新竹再合适不过。
竹子也不能直接扦插,还需要用水浸泡两三天。沈禾动作麻利的把竹子泡上了,只有根系吸足水分才能促发新根。
*
竹子种的话,也不用深栽,浅栽即可,一般根系会向下扎根十几,二十厘米左右。竹子一般种上两三年,就可以收获新鲜竹笋。
竹笋吃法就多了,凉拌、清炒,包饺子。
说到包饺子,两个人已经商量好过年的那天,就包猪肉松茸的,那松茸吃的省,还有一些足够吃顿饺子了。
前两天,崔衍行自已去积分兑换中心买了个抽真空的机器,价格不贵。
“小禾,你还记得之前看见的市场不?”
“嗯呢,咋了。”
崔衍行就说了,自已看见那边的街道和临街的商铺都打扫干净了。
沈禾这会儿正在处理多余的红薯,也不能天天吃烤红薯、蒸红薯。她正做地瓜干和红薯粉条。
“不知道市场能不能开起来。”沈禾说了这么一句,就招呼着崔衍行过来帮着给地瓜干抽真空封口。
因为他们选的是边缘,东郊11个区,肯定也有不少有种植天赋的人,能现场交易的话,沈禾也很愿意去捧场。
*
一到冬天,人就懒惰,家里的动物都不怎么愿意动。董事长都减少了带着众禽出来溜达的频率。干活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不干活,没想到时间反而更快了。
沈禾正在刷绿村,岁月后来回复说很喜欢她的蔬菜,还夸了她的种植技术。
“看来今年指定不会下雪了。”
崔衍行是个勤快的,不是打扫卫生,就是研究着做点什么机器。
气温不高,植物的生长速度也慢了下来,花生和毛豆年前是别想成熟了,好在有了肉之后,其他的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滴滴!”
外面又有车喇叭的声音,俩人对视一眼,不能再是岁月了吧?再这样下去,沈禾都要怀疑自已是不是对方的私生女了。
忙忙乎乎的套上衣服,崔衍行骑着三轮车,沈禾猫在他身后躲风。签收后,手机叮咚的响了。
沈禾拿起来一看,“是小莓。”
“小禾姐,我看见显示签收了,谢谢你的菜,一点小小回礼,希望你能喜欢~”那天给李老板和武泽州的菜送走之后,隔了一天沈禾又整理出来一份给小莓的。
人家给药材这个事,的确是要好好感谢,后来沈禾又刷了刷帖子,看到气温升高之后,不仅是对动植物有影响,人也很可能得怪病,这时候药品就显得特别重要。
想什么来什么,有时候沈禾真的会怀疑自已是不是在做梦,不然为啥总是万事顺意呢?
“退烧药、解毒剂、消炎药,都是特别实用的!”沈禾举起药瓶给崔衍行看,上面特别贴心的还贴了标签。
朋友之间处着都是相互的,自已这边有什么东西也想着对方就可以了,沈禾是这么想的。计较太多,或者心理负担太重的话,最后两个人都不会舒服。
只要不是单方面的索取或者付出,沈禾觉得都能处,日久见人心嘛。
中午两个人做的疙瘩汤,加了番茄和鸡蛋,还有生菜叶。小火咕嘟着也挺香。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崔衍行似乎挺喜欢研究吃食的。时不时的给弄点新花样。
崔衍行呢?听着沈禾夸他,吃的香,就喜滋滋的。
还有就是沈禾发现对方最近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捣鼓什么东西,但是吧,既然对方遮掩,就说明不想让自已知道,她也就没多问。
“小禾!”
听见这声音,崔衍行脸都绿了,这小子怎么又来了?这次武泽州倒是没带种子过来,反而是带了些米面,他一个人来的。
看着厨房里咕嘟咕嘟冒泡的疙瘩汤,他笑了,“大哥,我今天能在这里吃饭不?”
还是那个一脸无邪的笑,崔衍行也笑了,“当然行,多吃点!”
两个人看起来挺融洽,不过真融洽还是假融洽咱们就不知道了。
现在地里也没什么活,吃过饭他也没什么理由留下,和两个人打了个招呼也就走了。
沈禾这才打开那两个袋子,里面的面粉比他们买的细腻很多,米看起来也是一样。转念一想,对方这是给自已送年礼来了。
“行哥,这面不错,过年包饺子就用这个吧!”
“嗯。”
沈禾把米面归置好,口中还说着,“还真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啊。”
崔衍行无奈摇头,这家伙似乎根本没开窍啊!
*
很快来到大年三十,热热闹闹的,崔衍行还从外面买了俩灯笼挂门口了。
沈禾挺喜欢现在他们房子的布局,新盖的房子前面还有一间房,这样不能直接看见后面这间,让她特别有安全感。
董事长在沈禾旁边陪着,她正库库库库剁肉馅,崔衍行在旁边和面。众禽在院子里自由活动,特别热闹。
现在也没有春晚,人们没啥娱乐活动,两个人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聊年后开春的计划。倒也不觉得无聊。
“年后弄个计划表出来,现在种的多了,有时候总是忘事。”
崔衍行同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打算去买个白板,这样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干的活写下来,吃过早饭可以再看是不是需要修改。
饺子下锅,天也渐渐暗下来了。白白胖胖的饺子、切好的香肠,炒蘑菇、蚝油生菜、炸土豆片、猪肉粉条。
热热闹闹的,沈禾拍了几张照片,其中只把两小碗饺子po上了绿村。
“第一年。”
崔衍行有样学样,两个人发完就正式开饭了。
如果点进某人的绿村个人主页,就会看到,
“第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