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旭这次来到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电视剧里面造反未成功的兖王,他的执念是皇位。
要不是皇帝迟迟不愿意立太子,他何至于到造反的地步。
也怪他自已,心慈手软,都起兵造反了,还非得追求什么传位诏书,最后反倒让皇帝养子赵宗实捡了漏。
他不管接替他重活一世的是人是鬼,反正必须登上皇位。
不就是一个皇位吗,简单。
现在是1047年,距离1127 年的靖康之耻还有整整80年。
1127 年,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要是不改变,那他的后代就是其中受辱的一员。
就算原主没有登基的愿望,也必须造反,宋朝的皇帝大多数都是软骨头,指望他们收复失地,那还不如指望头猪能上树。
没注意过宋朝地图的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何其他朝代京师不是在京城就是在长安、咸阳这些地方,为何独宋朝会在东京这旮旯。
因为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天下大乱。
936 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夺取后唐政权,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请求契丹(辽)出兵相助。
其中北京就是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他们就是想在那建都城都建不了。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宋朝失去了重要的军事防线。
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可以长驱直入,直逼中原腹地。
其实宋朝武力还是蛮强的,曾多次打赢了外敌。
但皇帝和大臣都在背后拖后腿,打胜仗反而要赔偿对方,这去哪说理去。
苏旭到宋朝后,是兖王起兵造反的前夕。
他这次派士兵把皇宫团团围住,连只麻雀也飞不出去。
然后在进东京的路上设下重重路障,不管什么人路过,凡是试图闯关的,一律射杀。
所以明兰钻狗洞出去却发现宫墙外都有士兵,不敢出去,只能在狗洞边上等待士兵退去。
荣妃的妹妹荣飞燕在马球会上对齐衡一见倾心,并迅速遣人到齐国公府提亲,欲与齐衡结亲。
被邕王女儿嘉成县主派人在元宵灯会上将其掳走,并让贼人轮番凌辱她,随后将其扔在大街上,致使荣飞燕名节尽毁,后悬梁自尽。
因此原因荣妃恨极了邕王,这才与兖王里应外合造反,希望能为妹妹报仇。
她与邕王和平宁郡主的是是非非苏旭不想理会,原著造反这么严肃的事情,兖王还在和荣妃折腾邕王和平宁郡主这两个小喽啰。
反派死于动作多,怪不得被偷家。
苏旭径自去皇帝老儿那里,才到门口就见一小宫女出来,应该就是送血诏和兵符的人了。
一剑斩杀后,搜身果然搜到这两样东西。
推开房门后,见到惊慌失措的曹皇后,宋仁宗赵祯倒挺镇定的。
但当他瞥见苏旭手里的血书和兵符时,却深感大局已定,顿时面如死灰。
“皇上,请下旨传位于本王吧!”苏旭举起手里的两样东西,有恃无恐。
“这,”赵祯吐吐吞吞,想拖延时间,“先立你为太子如何?”
苏旭直接将其扯下来,自已写了一份传位诏书,然后盖上玉玺。
字迹不一样又如何,有玉玺就行。
为确保赵祯不闹其他幺蛾子,苏旭直接从空间掏出两枚药喂给赵祯和曹皇后。
他们俩被迫咽下不知名的药丸子,慌得急忙干呕想吐出来。
但不一会儿药效就起作用,人就昏昏欲睡过去了。
而顾廷烨护着赵宗实、赵策英进京,在郊外遇到了苏旭提前安排好的关卡。
等他们以商人进京的理由被拒后,赵宗实想反悔回禹州。
但这都快到东京了,顾廷烨实在不想放弃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与赵策英对视一眼后,率先出手攻击守关的士兵。
受到攻击后的将士无差别攻击赵宗实队伍,赵宗实被逼上梁山,示意其余人一起上。
顾廷烨手持红缨枪,身姿矫健地穿梭于混乱的人群中,精湛的武艺,巧妙挡下一次次致命攻击,持枪展开反击,将一个个将士刺死。
眼见就要闯过这里进入东京城了,对方的援兵竟然到了。
原来是苏旭处理完宫里的事后,用兵符调士兵前往东京城外,拦截各路进京救驾的投机者。
援兵见已方队友即将被杀之殆尽,怒不可遏,弓箭手射箭,死活不论。
顾廷烨见势不妙,连忙退回后方护着赵宗实。
但弓箭过于密集,赵宗实被射中胸口,倒地而亡。
赵策英悲痛欲绝,分神之下也被箭矢射中,与父亲一同亡于此地。
顾廷烨眼见加官进爵的保障没有了,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去。
他自身武力高超,敌人又不想远离关卡,怕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所以顺利逃出生天。
回过神来才发现,独他一人活了下来。
又小心从密林中回望,发现那群人随意将赵宗实等人的尸体堆放在一起,就地掩埋。
心中惴惴不安,可怜赵宗实与赵策英二人为宗室之人,却只能埋尸荒野。
他发誓,等以后有机会必让二人风光大葬。
但从禹州出来的一群人,全都寂灭于此,他实在不知如何和他们的家眷交代。
看来禹州是不能回去了,只能等东京事了后,再进去打探消息。
以后再找关系去其他地方谋事吧!
苏旭对外宣布皇上皇后病重,日后由他登基。
大臣们不敢相信,但皇帝确实卧病在床,至今未醒。
而兖王带兵上朝,谁反对他登基就被拖下去杀掉。
反正宋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读书人,朝臣上的老臣杀多了就换上一批年轻人,还更有利于政策的颁布。
宋朝讲究刑不上士大夫,之前都是政斗失败后被贬官或罢黜为庶人,他们何曾见过这么血腥的造反。
韩章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老臣,在朝廷中有着重要地位,看不惯兖王的做法,怒骂他为乱臣贼子。
苏旭也不惯着他,不为他所用的臣子有再大的才能也是敌人,杀之。
一国重臣被杀,众人胆寒下也只能恭迎新帝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