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春花秋月之更替,匆匆六载已逝矣。
在这六年内,由户部牵头的远洋贸易日趋成熟,官船如织穿梭于重洋之间,一箱箱奇珍异宝、香料满载而归,金银似百川归海,财富之巨令人咋舌,尽显繁荣。
官船航行之处,尽是财富之路,货物往来间,获利如洪流涌进。
由于皇家私库和国库被迫分开,苏旭对外开展远洋贸易的时候就让皇室独占一成。
当时康乾帝看不到远洋贸易的暴利, 对只占一成的提议毫无异议,如今可谓是追悔莫及。
第一年试探性远洋,船只不多,但利润竟也有三四百万之巨。
随着每年船只的增加,利润更是成倍增长。
到如今,远洋贸易的利润竟比朝廷的税收还要高出一倍。
从第二年开始,就陆续有大臣上书请求开放私人远洋贸易,但康乾帝不想给其他人分杯羹,一直压着没同意。
但近来呼声越来越大,局势已逐渐脱离康乾帝的掌控,朝堂上关于开放私人远洋贸易的争论愈发激烈,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滔滔不绝。
乾清宫内,康乾帝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对当初短视的懊恼,同时也对苏旭的先见之明暗暗称奇。
已经一跃成为从一品户部尚书的苏旭淡定从容地看着朝廷上的闹剧,这场由远洋贸易引发的风波只是一个开始,朝廷与海外国家的碰撞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他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劫取他国的财富,更是要为这个国家铸就一道海上的钢铁长城。
苏旭当初忽悠康乾帝同意远洋贸易,就是想着利益驱使人心,等国家全面开放远洋贸易后,频繁的贸易,必然会与其他海外国家发生利益分歧,更甚者发生武力冲突。
于国内众人而言,远洋贸易所带来的富贵若想长续不衰,朝廷必然要壮大海军之实力,为商船的安全航行保驾护航,确保财源似江河长流。
当海军的力量强大至巅峰之时,西方国家妄图染指中原之地便成了永不可及的幻梦,强大的海军将是护国之神,令中原大地永不受西方列强的铁蹄践踏。
那些在朝堂上上书的大臣们,有的是为了国家繁荣,希望借此给民间开拓新的财源;有的则是眼红于远洋贸易的暴利,妄图从中分得一块肥肉。
但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逼迫着康乾帝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终于,康乾帝决定召开一次御前会议,专门商讨远洋贸易之事。
朝堂上,大臣们各抒已见,争论声此起彼伏。
而苏旭,作为远洋贸易的关键人物,被康乾帝点名发言。
他不急不缓,向皇帝和众大臣行礼后,沉稳说道:“陛下,诸位大人,远洋贸易之利,吾等有目共睹。
然开放私人贸易,不可贸然为之。需建立完善的海贸税法,组建海军,可保我朝商船之安全,亦可扬我大国之威。”
康乾帝听后微微点头,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他决定先命苏旭着手制定海贸税法草案,同时令兵部筹备海军扩编事宜。
而对于开放私人远洋贸易,则暂且搁置,待一切准备妥当,再做定夺。
消息传出,民间和朝堂都暂时平静了下来,但这平静之下,却是暗流涌动,都知道允许私人海贸已成定局。
各家纷纷让匠人造船,张罗熟悉水性之人,事先准备好,等圣旨一下,他们就可以第一时间开船出海。
林母三年前病重,看着膝下的十个孙子及九个孙女,含笑而终。
当时正值海贸的关键时刻,康乾帝下令夺情,让苏旭带孝上值。
自从婆母去世后,齐靖瑶越发自在了,虽然林母从不找事,但头上有重婆婆,总要小心行事。
今年林府刚好出孝,她名下的儿子与女儿正逢适婚年龄,最近都忙着张罗此事。
齐靖瑶拿着名单去书房找苏旭,“夫君,这是妾身挑出来适合玉仁和蒹玉的人选。”
苏旭起身抱住齐靖瑶,一起坐在逍遥竹椅上,“我看看。”
“对了夫君,昨儿甄贵妃暗示妾身想选蒹玉为十二皇子妃,妾身说此事由夫君做主。”齐靖瑶与苏旭耳鬓厮磨,相偎相依。
苏旭与齐靖瑶鼻尖相碰,奖励般啄了一口她的脸颊,“瑶儿做得对,不必考虑皇室与宗室,你夫君我掌管户部,一向是中立,绝不能与皇子结亲。”
“礼部尚书的孙子司马鸿不错,年纪轻轻就是举人,父亲还是陕西巡抚,最重要的是有家规,三十无子才纳妾。要是品行不错,那就极适合蒹玉。”
苏旭思及前年见到的白院长,继续道:“江西白鹿洞书院的白院长有一女正是二八年华,辛苦夫人去打听一下白家小姐的为人。”
齐靖瑶也不问京城距离江西千里之遥,苏旭是怎么知道人家有适龄的女儿。
夫妻二人又说了会私房话,她就派人去查苏旭所说的两人。
苏旭这边也恰巧在书斋偶遇了司马鸿,考察后发现学识和人品都不错。
回去和齐靖瑶一合计,她从后宅中探查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加上司马鸿之母慈善和蔼,大女婿初步选定是司马鸿。
苏旭下朝后与礼部尚书闲聊了几句,就坐马车回府。
礼部尚书听出苏旭的暗示,内心暗喜,苏旭位极人臣,谁人不想与之结亲。
休沐后司马家就递帖子拜访林府,借此机会让蒹玉与司马鸿见了一面,双方第一都印象不错。
于是司马鸿与林蒹玉的婚事就此定下,婚期定在两年后。
而派去白鹿洞书院的人也回话说白家小姐对外名声很好,德才兼备,秀外慧中。
于是苏旭让远在江西的同僚充当媒人,白院长同意后,林府才派遣官媒与林玉仁去江西下聘。
林府大儿子与大女儿定亲的消息一出,有意向与林府结亲的都喟然长叹,林府行动也太快了吧!
甄贵妃看林府如此不给面子,暗搓搓向康乾帝告状,说苏旭看不上十二皇子。
康乾帝觉得甄贵妃野心太大了,竟敢染指户部,接下来几个月甄贵妃一直备受冷落。
又觉得苏旭不愧是他的肱股之臣,不与皇子同流合污,等林府办喜宴的时候就派人给新人赏赐。
参与宴会之人又是惊讶于苏旭的简在帝心,连儿女成婚皇上都有所赏赐。